因为占着交通便利的光,镇上实在不缺稀罕的东西,不过冬天应该没有什么青菜吧。这里有些靠北了,入了春都是船运些南方的青菜过来,而且人家也不是特意运来的都是随船捎带一些。
前一阵子镇上一家纸铺出一种新纸,又透光又结实很像糊窗的高丽纸却比高丽纸要便宜许多,用这种纸取代大棚的塑料薄膜应该没问题。
这阵子洁具卖出去的不多,窑里不需要太多的人,刘清清决定把他们找来盖大棚。
本来是在窑场附近种地的孩子们这下有空来学习先进的大棚种植技术了。
这些人全是半大小子,又多在家里或以前的主家种过地所以整地盖棚子这种事一点也不为难。等刘清清寻来的藕种下后,那一片可以种植的地面竟然全都弄好了。
武四郎是这些人中对种莲菜最上心的。平日里他就干些力气活,在陶窑那里学制胚、上色都不行,远清虽然也是尽心尽力地教他,可他就是学不会。这点就像天朝那些学习不好动手能力却很强的熊孩子,考试的成绩是个傻子,做个手工活却能出个能工巧匠。
留下了看棚子和继续种菜的人,其他人就回窑里去干活了,虽说定洁具的人不多,但不是没有。就祁三郎这架式应该还能拉来大项目,大夏人的审美观也很高,讲究大空间细节处见风格。天朝时小日本所学的唐风就是这种调调。
眼见着入了冬,这些个青菜都应该张罗起来了,一个棚种了莲菜那些个已经盖好的棚就不能闲着。
“姐,我要吃茄盒。要很多肉的馅。”自从夏天给刘小虎炸过一次茄盒,这孩子一直不忘这道菜。油炸的食物在这个时代对于每个人都有一种令口舌生香的吸引力。
“好。”刘清清突然想到天朝北方在大棚发展不够时用的一种食物储存方法。
西红柿在这里还没大面积出现,刘清清只不过在祁三郎的帐房里见过一棵,她还没张嘴要这里就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来了许多要干的工程。现在赶紧去应该能得到些种子吧。
那就只剩茄子了,冬天里经过加工再冷藏起来,应该很有市场。
大棚蔬菜因为刘清清的到来也来到了这个小村落。
土地会给勤劳的人以丰富的回报,武四郎不但照顾好了莲菜还在棚里放养了些小鸭子,每天定点喂食仔细得不得了。
刘小虎在这年入冬后吃上了自己喜欢的菜,一直脸上挂着吃货的笑容。云娘很惊讶青菜还能这么保存,也跟着刘清清学了两手。
酒娘每日里跟刘清清学了数数、说话,在豆腐店里小嘴甜到不行,许多老顾客都是冲着福娃娃一样的酒娘去的。
日子就是这么平静如水,但幸福却是点点滴滴在积累。眼见就入了冬,运河的冬天不会封冻,各种大船仍会在这里交会。
河边货栈的小二也惯会看人,客人少的时候会跑到码头边上拉客人,掌柜的会给拉来客人的小二赏钱,刘清清也很赞成这种做法。
这天胖小子拉了一伙六个人进店,只是吃饭,不存货。但这也有赏钱,就看客人点的东西贵不贵价了。头一个进来的是一位白面郎君,一脸笑模样,身高约一米七,宽袍广袖。跟着进来的这位虽然长得俊朗秀美却一身的煞气,感觉不太好相与,余下跟进来的就像是保镖。刘清清管着杂货铺,也常往货栈里瞧,见这些人被胖小子领进来也很高兴。
为嘛?他们穿得好啊。一般来他们店的客人只要穿得好一些就能点一些有特色的贵价菜,一天十桌下来就差不多够他们休息一个星期的了。只不过,这里没有星期这种算日子的法子。
果然,这桌人挑了大厅中间的桌子,又能看到外面,又暖和,头一个进来的郎君点了水煮鱼和几道肉菜。不知谁说了一句想吃点青菜,他们又招了小二要点青菜。
“你当这里是江南么,怎么能有好吃的青菜,不过就是白菜、萝卜。”
胖小子这次机灵了一回,“我们这里还有茄子。”又笑,“就是有点贵。”
“不怕你贵,只怕你做得不对口味,尽管上菜。”有嘴馋的接过话。
“好嘞!红烧茄子来一盘呐。”
要换一般人这桌菜点了也就吃了,好吃的多吃一口,不好吃的就少少尝尝,哪想到那位满身煞气的郎君差一点掀桌子。
胖小子也是见过世面的小二,马上上前,“这是怎么了?菜不好还是酒不行?您吱一声,我马上侍候着,别生气!别生气!生坏了身体不值得。”
“多话!你这里又是茄子又是过油的吃食,也不管入了冬了满街的人怎么活?”
啥?
胖小子傻了,你这是病,得治!
席掌柜马上出面,“这位客官,我们这里是做生意的,招待的就是八方来客。收了客人的钱钞让客人吃得满意就行,那大街上的人都吃什么我们怎么管得了?”
完了!站在门口的刘清清觉得找碴这人肯定不是有病,他是非常有病!我们做个青菜,还就是个茄子你至于这样嘛。
慢慢踱进来听。
“这位客官,小店从未做过犯法的生意,就连这阵子朝庭大军征北我们也捐过粮草。桃镇这里一向太平,这个茄子…茄子也是小店自家…”
“你们这些刁民有地不种,为了追逐银钱的利益种些不能饱腹的东西。幸好这次大军在北地险胜,不然你们这里已经成为一片焦土。”
52书库推荐浏览: 清色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