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己应该是太后殿下眼中“不俊“的那一拨吧。
而且自己还“无趣“……
这么一想,不够坚强的人真容易心寒加心酸。还好本王不在乎,本王是永顺朝的中流砥柱!
因为“不俊又无趣”反而方便接触太后,这事儿想想真有点悲壮。
“太后殿下,不论是谁来,不论俊丑,不论老少,您都不能心动。”
语重心长。
但是老生常谈。
朱美美不以为然。就冲他这句话,朱美美就可以断定,他一定会亲自来,而且搞不好还要晚上来。
要知道摄政王大人还是很要强的。
有时候越不能怎样,他心中会隐隐地偏要怎样。
一回宫,朱美美就关照白霜和宁柳儿准备摄政王最喜欢的茶。
宁柳儿呆半天,愣愣地道:“奴婢不知道啊。“
不知道你可以去打听啊……朱美美听了也是愁。
这就是宁柳儿,只会实话实说,当初选她到永宁宫,估计就是看中她老实,不是特别会变通。
轴有轴的好处。
白霜在旁边嫌弃:“真是的,这都不知道,最喜欢雨前的洞庭绿,咱永宁宫也有,年年都是拿冰镇着的,放过夏天也不会变黄。“
朱美美倒是有些奇怪,望了望白霜,心中生出些想法。
同样的事,何以宁柳儿不知道,白霜就知道?
也是奇怪。这不是老实不老实可以解释的。她们都没伺候过沈昭啊。
突然,朱美美就想起一件事。宸光帝夜闯永宁宫那回,沈昭就来过永宁宫的寝宫,也是夜晚,也在这儿喝过茶。
她回忆着,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因为要查自己迷魂药的来历,沈昭阴沉着脸坐下了,让自己把顺的东西全交出来,然后……白霜就给他上了茶。
是的,就是白霜上的茶!
再仔细一想,似乎上的就是刚进贡来的洞庭绿啊……
厉害了,我的白霜!
第53章 千里救兄
朱美美心里越是留意,脸上就越是无邪, 笑道:“白霜就是有心。这沈昭, 到底是宫里长大的,真是讲究。”
白霸却笑道:“倒也不是, 摄政王大人虽是先帝的弟弟,但年龄相差甚大。先帝登基的时候, 他还是个孩童,从小是在封地长大的。”
问题就在这里!
永顺朝所有的皇子皆有封地,连义子左青云都不例外。这些皇子随便你们在封地如何鱼肉百姓,只要不造反, 朝廷就不会管,但有一点很忌讳, 就是干涉朝政。
所以,皇子是绝不会理政的。
为何沈昭身为先帝的弟弟,却可以一点儿忌讳都不顾,一直留在京城?他何止干涉朝政,根本就是把持朝政啊!
朱美美好奇道:“哦?皇叔也有封地?”
“自然有了。哪个皇子没有封地啊。”
“哀家还以为皇叔一直就是在宫里长大的呢, 要不然这么年轻, 怎么就能当摄政王了。那些臣子还都听他的, 威风极了。”
说起来,从来没人跟朱美美讲过沈昭的发迹史, 朱美美好奇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今天可真是难得逮到一个好机会。
白霜本就是从小在宫里的,对这些传言自然比宁柳儿要清楚得多, 再加上她和沈昭那头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关系,对沈昭的了解也比旁人更多。
一听太后如此谓叹,当即就略带得意地笑了:“要说摄政王大人,当真是一部传奇呢。”
是啊是啊,你知道就快说呗。朱美美就是料准,凡是知道点内情的人,其实是超级希望别人膜拜她的灵通的。
果然,被朱美美和宁柳儿好奇而专注的眼光一看,白霜牌小灵通顿时上线。
说八卦第一步:左顾右盼。
说八卦第二步:压低声音。
说八卦第三步:眉飞色舞。
白霜都做到了。
据她说,沈昭在十八岁之前,的确就是一直乖乖地在封地。既没有鱼肉百姓,也没有策马奔腾。他的封地富庶而繁荣,是整个永顺朝最最安定的地区之一。
沈昭没什么爱好,连女人都不爱,一般皇子十六岁娶妻,他却偏偏沉迷于整日深入田间地头,和封地百姓同吃同住,还时常喜欢微服去各府县衙门听审民案。
也曾有世家姑娘喜欢他,大胆点的,给他寄画像写情诗,均原样寄回。惹得流言纷纷,说他怕是有断袖之癖。
不管癖不癖的,反正,就是一直没女人。
皇叔殿下是以一种非常让人震惊的方式,进入了众人视线。
话说九年前,年纪已然不小的先帝爷脑子一抽,要御驾亲征去抵抗北边大月族的侵略,吓得满朝文武跪了一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劝他三思,更有脾气暴躁的言官直接跳出来说皇帝你都这个岁数了,身体还行不行啊?
男人最恨什么?
最恨别人说自己不行!
先帝爷很恼火,这帮胆小如鼠的龟孙子,还让不让寡人当“千古名君”了,拖你妹的后腿!
不顾朝臣的强烈反对,先帝爷抓了两把药往嘴里一塞,上路了。
“上路”可不是个好词儿。
没有充分准备的“上路”,其实一点不“上路”,反而还容易让人真的“上路”。
52书库推荐浏览: 秋十八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