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恒虽然有心理准备,可真看到一个个刚刚还鲜活灵动的生命在自己面前摔得面目全非时,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竟没看到一枝从城头射下来的利箭,等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予恒即将伤在箭刃下时,一个人影掠到予恒身前,一手握住箭矢,并借转身之力卸去箭上的劲道。
张启凌转身看着惊魂未定的予恒,漠然道:“如果齐王下次还是这么粗心大意的话,我会建议九王将你送回金陵,以免攻城之余,还要分心照顾你!”
予恒回过神来,肃然道:“多谢张相相救,我保证不会再有下一次。”
“那就好,继续吧。”张启凌掷下箭矢,步出这场攻城战。
在接下的战役中,予恒没有再让张启凌失望,拼命将看过的兵书计策化为现实中的谋略,安排人手发起一次又一次冲击,有几次士兵甚至冲到了城头,可惜人太少,很快便被守军杀死,而冲车也在数次冲撞后四分五裂,它换来的,仅仅是城墙上一个不足三寸的坑洞。
东方泽拧眉道:“这城墙真是坚固,看来除了火炮之外,别无它法。”
张启凌就在一旁,淡然道:“这么说来,九王是同意刘副将的做法了?”
东方泽点点头,随即道:“强攻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而且不知要拖上多久,还是速战速决得好。“
张启凌恻目道:“如果我说有更好的法子,九王可愿一听?”
东方泽眸光一亮,当即道:“愿听其详。”
这一场初战,如先前所料的那样,在留下一地尸体后,无攻而返,予恒气馁的同时也终于明白,在战争面前,个人力量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从来只存在于书中。也只有像姨娘那样智谋绝顶之人,才能凭一己之力,左右整个战局。
十月十三清晨,应天百姓尚在睡梦之中时,突然被几声巨响震醒,纷纷披衣起身,结伴往巨响传来的方向奔去。
城北原本有一座土地庙,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有人去上香,香火还算不错,可这会儿所有人都傻了眼,哪里还有什么土地庙的影子,只剩下一堆焦黑的残墙断壁和零星的火光。
“这……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诧异地问着。
“你们看,那是什么?”有人眼尖,看到废墟里有东西在发光,绿幽幽的,看起来有点渗人,左右看看,谁也不敢上前。
“有来!”说话的是城东的张屠夫,最是胆大不过,大步上前捡起那个东西,入手沉甸甸的,应该是一块石头,他左右看了一眼,惊叫道:“上面有字,识字的赶紧上来认一认。”
听到这话,一名年轻书生大着胆子走了进去,借着手里的灯光逐字念道:“君王无道,天地不容;灭国屠城,因果循环!”
在短暂的沉寂后,有人发问道:“什么意思?”
书生摇头晃脑地解释道:“前一句是指天子昏庸无道,为天地所不容;后一句则是天道循环报应之意,只是这灭国屠城我还不太明白……”说到这里,他面色一白,惶惶道:“难道是指这次北周进犯?”
“不是,但也差不多了。”一名老者沉沉说着,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有认识的人问道:“吴老,这是何意?”
吴老长叹一声,“当今陛下怎么取得的南昭,你们都忘了吗?一夕之间,全城尽诛,连一个活口也没有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啊。现在老天爷是在警告我们,迟到二十年的报应……来了。”
第一卷 第八百九十二章 步允
听到这话,众人皆是后颈一凉,仿佛有屠刀架在那里,张屠夫摸一摸冰凉的脖子,颤声道:“你是说……北周会攻破应天,然后……屠城?”
吴老点头道:“从字面上来说,是这样的。”
四周死一样的寂静,连一直吹着的寒风也突然停了,不知过了多久,有人突然哭喊道:“不要!我不要死!”
这句话就像投进湖里的石子,一下子激起无数涟漪,众人纷纷喊了起来,都是一个意思——不想死。
可他们都是普通百姓,不想死又能怎么样,事情根本轮不到他们来左右,在一阵纷乱过后,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我们出城投降吧!”
出城!
这两个字就像阴霾中的一缕阳光,一下子惊醒了众人,书生最先反应过来,迭声道:“对,我们出城,听说北周的皇帝是一位仁君,他的将士应该也是讲道理的,只要我们诚心投降,定能放我们一条生路!”
张屠夫在一旁连连点头,“对对,我们现在就收拾东西出城!”
有人为难地道:“话是这么说,可城门有那么多士兵守着,我们怎么出得去?”
张屠夫沉默片刻,瞪着他那双三角眼道:“那咱们多召集一些人,硬冲出去,怎么着也得搏出一条生路来!”
“说得对,我们跟他们拼了!”
“对,之前为了对付周军,强行征召士兵,我儿子才只有十六岁,就被他们逼着去冲锋陷阵,现在又想把我们都困死在这里,实在可恨!”
52书库推荐浏览: 解语 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