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王妃_解语【完结】(1071)

阅读记录

  问清那间宅子地址后,京兆府尹豁然色变,在一番短暂的思索后,他连夜来到刑部求见杨尚书,杨尚书睡到一半被人吵醒,自是十分不悦,但在得知京兆府尹来意后,顿时浑身一个激灵,难以置信地道:“你刚才说是……谁?”

  “张远。”京兆府尹吐出两个令杨尚书睡意全消的字。

  杨尚书借喝茶定一定心神,“你想搜张家?”

  “是,既然张远家中有尹小姐的玉佩,必定和她当年的失踪有关;还有,大人您想,张远只是一个护卫,怎么会有那么多金银财物,太子也不可能赏这么多,下官可以肯定,这当中一定有古怪。”

  上次三司会审之后,张远因为蒋猎户的指认,被收押入刑部大牢,宅子也被刑部封了,要入屋搜查,一定要得到刑部的许可,这也是他连夜过来的原因。

  杨尚书眉头紧皱,就算府尹不提醒,他也想到了,可正因为想到,才觉得棘手;太子现在已经岌岌可危,若是再在张远那里查到不好的东西,太子的东宫之位,恐怕就真保不住了。

  他不想予怀被废,也清楚东方溯一直想要保住予怀,所以这件事就成了烫手山芋,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

  “大人……”京兆府尹见杨尚书久久不语,忍不住出声催促。

  杨尚书正要说话,小厮走到管家耳边低低说了几句,后者面色微变,在示意小厮下去后,他垂手道:“老爷,尹大人来了。”

  杨尚书满面诧异地道:“尹仲?”

  “是。”在得到管家肯定的答覆后,杨尚书将目光转向同样诧异的京兆府尹,后者知道他的意思,连忙摆手道:“不是下官,事情还没有查明,下官怎么可能去告诉尹大人。”

  杨尚书想想也是,能够做到京兆府尹的位置,可见其绝不会是一个冲动之人,“那会是谁?”

  京兆府尹仔细想了一想,道:“知道这件事的,除了下官之外,就只有师爷和几个衙役,他们都是下官使了多年的老人,没有下官的命令,绝不会向外透露半个字,会不会……是凑巧?”

  杨尚书看着外面大步走来的人影,有些无奈地道:“是不是凑巧,很快就知道了。”

  来者正是尹仲,他来到杨尚书身前,拱手道:“深夜叨拢,实属冒昧,还请尚书大人见谅。”

  “尹御史客气了,请坐。”说着,杨尚书又对管家道:“快去沏茶。”

  “不必了。”尹仲语气急促地道:“听说京兆府有了小女失踪一案的线索,但因为涉及到东宫,所以需要尚书大人出面,是这样吗?”

  果然如此!

  杨尚书与京兆府尹对视了一眼,道:“这是听谁说的?”

  尹仲略一犹豫,从袖中取出一张叠得四四方方的纸,中间有一个狭长的洞,“有人将这个钉在下官门前的柱子上。”

  杨尚书接在手里,纸上写着几行字,中间有匕首留下的痕迹,“京兆府已有令媛下落,但事关东宫,不敢妄为;如欲寻回令媛,请速去刑部尚书府中。”

  杨尚书沉吟不语,写这封匿名信的显然是知情人,究竟会是谁呢,师爷?衙差?亦或者……都不是。

  第一卷 第九百二十七章 告御状

  “到底小女被关在哪里,为什么还不去救她?”尹仲焦急地问着。

  “尹兄稍安勿躁,我们现在只是有了些许线索,并不能确定尹小姐就在那里。”京兆府尹周同的安慰并没有令尹仲平静下来,反而令他想起一事,恍然道:“我知道了,她被关在东宫,所以你们一个个都不敢去。”

  “尹兄你误会了……”不等周同说完,尹仲已是大声道:“你们不去我去,就算是太子,也不能强掳良家女子。”说着,他大步往外走去,周同赶紧将他拦住,“尹兄误会了,令媛并不在东宫。”

  “那在何处?”面对尹仲的逼问,周同不知如何回答,向杨尚书投去求救的目光,后者长叹一口气,对周同道:“去把那个窃贼带来,咱们一道去张宅。”

  到了这个时候,他已是骑虎难下,不查也得查,否则寻女心切的尹仲绝不会罢休。

  半个时辰后,众人来到张宅门口,尹仲终于知道“事关东宫”是什么意思的,思女心切的他第一个冲进黑乎乎的宅子里,一边喊着女儿的名字一边提着灯笼四处寻找。

  “去把灯都点起来。”随着杨尚书的话,灯被一盏盏点亮,能够看出宅子大致的模样,这是一间一进院的宅子,三间青瓦房围合在一起,因为就张远一个人住,所以屋子里的东西很少,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在窃贼的指点下,他们在张远所住的东厢房找到了东西,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真看到的时候,杨尚书他们还是被吓了一跳,翡翠簪子、珐琅鼻烟壶、珍珠链子、和田籽玉手串等等,每一个价值都在百金之上,更别说还有那一叠叠的银票与金锭了,粗略计算一下,这些东西价值不下于万两。

  “啊!”尹仲不知什么时候来到门口,直勾勾盯着杨尚书拿在手里的翡翠簪子,下一刻,他猛地冲进来,一把夺了过去,在仔细打量了一番后,满面激动地道:“没错,是这个!”

52书库推荐浏览: 解语 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