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王妃_解语【完结】(123)

阅读记录

  “请太后进来。”说着,他对尚跪在地上的绿衣道:“你先下去吧,朕待会儿再传你。”

  “是。”绿衣朝东方洄还有缓步走进来的卫太后行了一礼,低头退出了大殿。

  东方溯恭敬地扶卫太后至椅中坐下,“母后有什么事情,让宫人来传儿子一声就是了,何必冒着酷暑亲自过来。”

  “今日倒是还好,算不得太热。”在示意奉茶上来的宫人退下后,卫太后开口道:“哀家听说王良死了?”

  “是,昨日清晨王宅仆人发现他被人杀害在自己屋中,另外……镜玉失踪,这会儿京兆府尹已是围了倚翠阁,追查镜玉下落。”

  卫太后望着盏中碧绿似一汪上好碧玉琉璃的茶汤,淡然道:“陛下应该知道,凭魏敬成,是找不到镜玉的,而镜玉也不可能是凶手。”

  东方洄无奈地道:“儿子知道,但儿子不能直接插手这件事,所以……只能让他们先围着倚翠阁;所幸之前信王他们的人撤走过,阮娘应该趁这机会都收拾妥当了,想必搜不出什么的。”

  “倚翠阁那边,哀家倒是不担心;哀家担心的是,藏于背后的那股势力,连东凌人都敢勾结,胆子真是不小!”素来慈眉善目的卫太后,在说到最后一句时,射出一轮令人心惊胆战的精光。

  能够从一介嫔妃,一步步登上皇后之位,一边让族人暗中掌控大周江山,一边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扶持上帝位,这样的女子又岂会是一个寻常人。

  “刚才绿衣来禀,说王良死的那一晚,曾有人在其屋顶打斗,其中一伙还放了烟花信号,一拨应该是杀害了王良的东凌人,另一拨人暂时还未查明身份,儿子会让绿衣尽快去查。”

  第一卷 第一百零五章 一针见血

  第一百零五章 一针见血

  卫太后略略沉吟,“你之前与哀家说,神机营可能落在信王手里?”她虽幽居宁寿宫,但对于外界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与其说大周半壁江山掌握在卫氏一族手里,倒不如说是掌握在她的手里。

  “是有这个怀疑。”东方洄话音刚落,卫太后便道:“怎么说?”

  东方洄知道她在问安插在信王身边的那个人,“尽管他已经在信王身边待了差不多五年,但还没有得到信王全然信任,故而不曾探听到神机营的事情,只肯定信王手里确有一股未知的暗势力。”

  卫太后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目光一转,落在垂手立于一旁的尹秋身上,“你呢,也这样想?”

  尹秋在日光的影子里屈一屈膝,低头道:“奴婢不敢妄言。”

  “哀家让你说,你就只管说。”得了卫太后的话,尹秋思索半晌,徐声道:“奴婢记得,当年随太后一起入东宫之时,信王才刚刚出生,奴婢可以说是看着信王长大的;信王此人,学识丰富,尤其擅长书法,一手楷书连先帝也颇为赞赏,表面看来,品行端正,聪明能干,但信王生母,本是一名歌姬,出身低下,终她一生,最高的位份也不过是嫔,这样的出生,注定信王无缘帝位,所以……奴婢并不认为陛下会将神机营传给他。”尹秋能够成为卫太后的陪嫁丫环,并在随后的近三十年里,一直被卫太后倚为心腹,自有她过人的本事,其中一条,就是心思冷静细腻,擅于分析利弊。

  “不是信王?”东方洄满面惊讶,旋即摇头道:“但绿衣明明查到,信王身边一直有高手暗中保护。”

  尹秋微微一笑,“信王十六岁开牙建府,而今三十岁,十四年的功夫,足够他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偶尔招揽到几个高手,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琉璃坊不也有这样的人吗?”

  东方洄仔细想了一番,道:“母后也是这样想的吗?”

  卫太后抿了一口碧绿的茶汤,不紧不慢地道:“先帝虽然不太看重祖制,但也不会让一个歌姬之子登上帝位,再者,信王表面谦逊,实则孤傲自大,性情偏执,他自以为隐藏得很好,但瞒不过哀家,更瞒不过先帝。”

  “如此说来,神机营并不在信王手里?”

  卫太后眼中精光一轮,“与其盯着信王,陛下倒不如多多留意穆王。”

  “老九?”东方洄的惊讶比刚才更甚,“怎么可能是他!”

  “皇帝忘了他是什么出身?”卫太后一针见血的言语,令东方洄眉心狠狠一跳,之前被他忽略的事情,一下子全部都涌了出来,是啊,要说众皇子中,父皇最钟意的那个,不是他也不是信王,而是东方泽。

  “先帝……”卫太后望着虚空中,一抹沉积多年的怨恨浮现在眉眼间,“最是偏向他们母子,要不是你几个舅舅还有表兄弟们争气,今日坐上帝位的,就是穆王。”

  “这个儿子也明白,但是……”东方洄思索片刻,“老九的性子,母后也是知道的,冲动妄为,大周交到他手里,非得四分五裂,分离崩析不可。”

  尹秋扶一扶卫太后髻边的玉簪,“奴婢倒与陛下看法略有不同;穆王虽说年轻了一些,但他得先帝亲自抚育,言传身教,是十余位皇子之中,最像先帝的,而先帝……与冲动妄为这四个字,可是全然扯不上关系,陛下不妨再仔细想想。”

52书库推荐浏览: 解语 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