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令卫太后心头一松,看这样子,东方溯对慕千雪并非太过迷恋,当不至于受其蛊惑。
这样的恭敬与笑容,一直维持到步出宁寿宫,现在是九月十三,离九月十八只剩下五天,一定要在这五天里想出法子,否则可就真要抗旨了!
心里惦记着事,在去静芳斋请安时,不免有些心不在焉,陈氏默默看在眼中,敛袖执起提梁玉壶往杯中注满茶水之后,道:“可是在想太后为璇玑公主赐婚之事?”
东方溯惊讶地道:“母妃也知道了?”
“前两日去请安的时候,太后与我提起过。”这般说着,她又道:“今日过去,太后都与你说了什么?”
东方溯沉声道:“太后打算在九月十八那日下旨赐婚。”
陈氏打量着他,有些担心地道:“你拒绝了?”
东方溯摇头道:“这是公主的事情,儿臣不便插手,不过……儿臣并不认为卫文斌是公主的良配。”
陈氏眸中掠过一丝松驰,她真怕东方溯会因为慕千雪一事,惹恼卫氏,待得定了心神后,她徐声道:“但是公主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地寄住在你府中,确实不太妥当,很容易惹来他人闲言碎语。”
东方溯不以为然地道:“那种乱嚼舌根子的话,理来做甚。”
陈氏摇头道:“岂不闻‘流言猛于虎’这句话吗?有时候,几句流言,就足以将人逼上死路。”
东方溯拧眉道:“如此说来,母妃也赞成公主嫁给卫文斌?”
陈氏长叹一声,拍着东方溯的手背道:“母妃赞成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后怎么想,她决定的事情,没人能够改变。”
陈氏这句话落在东方溯耳中,极不舒服,脱口说出心中之言,“儿臣绝不会让公主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
冬梅眼皮一跳,急忙道:“殿下,您可千万别胡来,那可是太后,违背不得,太后要赐婚,就由着她赐。”
“溯儿,冬梅说得不错,太后虽疼你,但终归尊卑长幼有别,万万不可任性妄为,以免惹太后不快。”陈氏隐晦的提醒着,卫氏的性子,没人比她更清楚,一旦惹恼了卫氏,后患无穷。
东方溯暗自吸了一口气,平静地道:“母妃放心,非万不得已,儿臣不会胡来。”
陈氏眸光微沉,“这么说来,你还是打算插手?”
在一番长久的沉寂过后,东方溯轻声道:“早在儿臣将公主从西楚带回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插手了。”
陈氏盯了他片刻,长叹道:“看来不论母妃说什么,你都听不入耳,罢了罢了。”
“请母妃恕罪。”面对东方溯的行礼,陈氏又是一声叹息,“我乏了,你退下吧。”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章 杨和
第一百三十章 杨和
“母妃好生歇息,儿臣改日再来请安。”再次拱手一礼后,东方溯退出了静芳斋;望着前后离去的身影,冬梅急急道:“太妃您为什么不再多劝劝,万一真要惹恼了太后,那可怎生得了啊!”
陈氏苦笑道:“你以为不插手这件事,溯儿便可一世无忧了吗?”
此话令冬梅想到东方泽身边潜伏未显的危机,咬一咬银牙,“话是这么说,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奴婢再去劝劝殿下?”
陈氏抚一抚冰凉的额头,无奈地道:“他的性子,你难道还会不知吗,说再多也是无用,只希望……慕千雪有法子解决这次的事情吧。”
冬梅无言相对,只能暗自叹息,祈祷他们可以安然度过此劫。
九月十五日傍晚,四个轿夫抬着一乘青呢小轿从刑部出来,坐在里面的是刑部左侍郎杨和,他每日下朝之后,都会来刑部处理公文以及各地呈上来的案件,等全部处理完之后,方才回府。
杨和看了一天的公文案件,疲惫得很,再加上轿子晃晃悠悠,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轿子已经停了,想是到府门口了,然等了一会儿,迟迟不见管家来掀帘子,倒是有烛光自轿帘缝隙中照进来。
“这个管家,去哪里了。”杨和一边说着,一边自己掀帘走了出来,人还未站直便愣在了那里,轿子所停之处,并非他以为的府门口,而是一处宽敞的庭院。
“醒了?”突如其来的声音,将杨和吓了一跳,赶紧回头望去,借着两边铜丝路灯的光芒,杨和看到一张怎么也想不到的脸庞,满面惊讶地道:“穆王?”
东方泽晃一晃手里的青玉酒壶,“本王知道杨大人心里有许多疑问,不妨坐下一边喝酒一边说。”
被他这么一说,杨和方才发现,离他几步远的地方,有一张石桌,上面摆了几样精致的小菜。
杨和呆呆地随东方泽来到石桌前,直至后者替他满上了面前的青玉酒杯方才惊醒过来,连忙道:“下官不敢!”
东方泽笑一笑,在替自己也满上后,招呼道:“坐下说话。”
依言落坐后,杨和迫不及待问出憋了许久的问题,“王爷,下官……怎么会在这里的,那几名轿夫呢?”说到此处,他心中一动,紧张地道:“可是他们不小心冲撞了王爷?”
52书库推荐浏览: 解语 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