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王妃_解语【完结】(352)

阅读记录

  东方洄眯起长目,咬牙道:“若是原来,朕确不用担心,可现在……他粮草充足,又有柳州、福州等将领支援,还有慕千雪这个军师,金陵城……怕是挡不住他!”当中,以慕千雪最让他忌惮,他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的女人,连一向深谋远虑的母后都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上。

  平阳王叹道:“睿王已非吴下阿蒙,要挡住他,实在不容易。”

  李明方试探道:“难不成……真要取出遗诏?可万一,这遗诏对陛下不利,该如何是好?”

  东方洄心里也是烦燥得很,遗诏必然是对自己不利,麻烦就麻烦在不知遗诏藏在哪里,这阵子为了找那份遗诏,几乎将静芳斋翻了个底朝天,始终一无所获。

  冬梅死后,母后曾几次逼问陈氏,后者宁可受十指针刺之苦,也不肯说出遗诏所在。

  平阳王思忖片刻,低声道:“陛下,金陵城储粮不多,一旦开战,对我们甚是不利,而且……一旦粮草被劫的真相传开,只怕会动摇军心。”

  东方洄面色阴郁地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放他们入京?”

  “是。”平阳王颔首道:“一来,睿王入京不可能带着这二十万士兵,至多带个一两万,等于变相给了咱们机会在城中埋伏袭杀,睿王一死,这二十万士兵群龙无首,自然重归陛下麾下;二来,对陛下威胁最大的并不是睿王或者各地将领,而是先帝那份遗诏,而遗诏所藏之处只有陈太妃才知道,所以,陛下不妨先虚与委蛇,待得陈太妃取出遗诏后,再设法将之毁去,永绝后患!”

  在惊雷银蛇的倾盆大雨中,东方洄艰难点头,“好,就依你的意思办,绿衣,派人立刻回宫将这件事禀告母后,好让母后早做准备。”

  “陛下英明!”平阳王拱手一礼,上前数步,隔着重重雨水喊道:“陛下有旨,特许睿王不卸兵权入宫,但只能带五千士兵入宫中,并且……”他扫过骑在马背上的各地将领,凝声道:“请肃老王爷与诸位殿下下令诸将回各自驻地,不得有误!”他故意将允许东方溯带入城中的人数改为五千,尽量削薄他的力量。

  第一卷 第三百章 遗诏

  第三百章 遗诏

  肃王等人闻言不约而同地往东方溯看去,虽然各地将领是他们召来的,但东方溯才是那个能够决定的人。

  在长久的静寂后,东方溯开口道:“好,我答应!”

  在众将一一离去后,一直将他们拒之门外的金陵城门终于缓缓打开,相较于荣王等人的激动,慕千雪神色却是异常凝重,低声道:“入城之后,才是真正较量的开始,一定要小心!”

  “我知道,多谢你替我做这么多事情。”东方溯声音清澈而温柔,仿佛一朵盛开在暴雨中的明艳花朵。

  慕千雪唇角漫出一丝柔情,“待得一切安宁之后,再谢不迟。”

  四目相对,有脉脉情意在彼此之间流淌,无形无迹,却是任何神兵利器都无法斩断的。

  赵平清默默看了一眼,走到陈氏身边,扶着她往金陵城行去,在他们身后,是被允许跟随入京的五千士兵,余下那些士兵全部留在原地等候命令。

  当他们赶到承德殿时,卫太后已经在了,端坐于九龙宝座旁边,一袭真红蝠纹缂丝锦衣衬得她雍容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溯儿,你回来了?”卫太后淡淡说着,语气再平常不过,仿佛东方溯只是去郊外狩了趟猎。

  “是,儿臣归来,给母后请安!”东方溯拱手行礼,将所有恨意与悲伤掩藏在平静淡漠的表相下。

  “回来就好。”卫太后微微一笑,眸光扫过慕千雪等人,“怎么一个个的都来了,有事吗?”

  肃王上前一步,拱手道:“臣等恳请太后,立即召文武百官入宫。”

  “哦?”卫太后不动声色地道:“什么事情要严重到召文武百官入宫,这外面可还下着大雨呢。”

  肃王沉声道:“事关大周存亡,还请太后即刻传旨!”

  卫太后目光如剑,在肃王身上盘旋,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宁和,“溯儿刚刚平定南境,大败齐楚两国,我大周国威正盛,这‘存亡’二字,从何而来?”

  肃王抬手,迎着她锐利森冷的目光一字一句地道:“边境固然安宁,内部却是祸患重重,若不及时根治,必会毁了大周百年基业。”

  卫太后召手示意东方洄上前后,她淡淡道:“不知肃王所说的内患是什么?”

  “臣等刚刚得知,先帝临终之前,曾有遗诏留下,故而恳请太后召众臣上朝,共同聆听先帝遗诏。”

  卫太后拉着东方洄在那张代表至高无上权利的九龙宝座上坐下,神色惊讶地道:“先帝临终之前,哀家一直陪伴左右,并不见先帝有遗诏留下,肃王从何处听来?”

  “是先帝亲口相告,陈太妃也是知道的。”肃王的话,令卫太后将目光转到陈氏身上,“是吗?怎么哀家从未听妹妹提起过?”

  陈氏平静地道:“先帝晓谕,除非大周有危,否则不得将遗诏一事告诉任何人,更不得取出,臣妾不敢有违。”

  “原来如此。”卫太后微一颔首,道:“既是这样,就请妹妹告诉遗诏所在,哀家好派人去取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解语 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