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简单,因为白言蹊不想日后每天都被小学生骂啊!徽州小学规定的入学时间是八岁以上,与前世那些小学生从幼儿园升一年级的岁数差不多,虽然熊孩子同样皮,但好歹不用担心拉在裤子里的问题。
挨不住萧逸之的死磨硬泡,白言蹊咬牙答应了萧逸之在《大乾公报》上打广告的请求,将徽州小学成立的消息通过《大乾公报》散布了出去,乐得萧逸之眉开眼笑。
上一年他凭借几个算科博士就将徽州书院在年榜上的排名提到了第二,今年又有了徽州小学这个政绩,想来是不会从第二掉下去的。至于‘挤掉国子监,由徽州书院跻身年榜第一’这样的想法,萧逸之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就放弃了。
年榜就是国子监中一群德高望重的老学官排的,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徽州书院绝对不可能挤掉国子监成为年榜第一。
快活林的生意一点一点扩大,桃李整天忙得脚不沾地,一边忙着张罗《大乾公报》的事情,一边忙着生意的拓展,当然,收集各路小道消息和勘测各地路线仍是快活林的重中之重。
徽州小学成立第二天,桃李就为白言蹊送来一个天大的惊喜——国子监的监生已经找到了提纯粗盐的法子,并且已经在京城中试验过了,大多数粗盐都能提纯成细盐,虽然还有一些顽固的粗盐无法提纯,但毕竟能提纯的粗盐居多,朝廷已经派工部同国子监对接了提纯粗盐之事,国子监中那些等着参加科举入仕的监生也被工部直接录用,只要能从国子监顺利毕业,那便妥妥是工部的官员。
白言蹊打心眼里替国子监高兴,看来她这条滑溜溜的泥鳅在京城中搅动出来的水花还是不小的。虽然当初她同宋清等人张罗提纯粗盐的计划半路夭折,但国子监的监生好歹做出来了,最终得益的还是大乾王朝的老百姓。
“桃李,你同我去书院里走一趟,我去写三封贺信,你让顺风快递帮我寄送到京城,一封送到国子监谢祭酒府上,一封送到工部,还有一封送去苏相爷府上,托苏相爷把消息呈给圣上。”
白言蹊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你帮我挑一些徽州的特产,包成一模一样的四份,随着那些贺信一并送到京城去。多余出来的一份送给刑部尚书府上,就说是回礼。”
‘礼尚往来’的道理白言蹊怎会不懂?只是她这次送东西为了不失偏颇惹人非议,便托快活林多带几份薄礼,反正也费不了多少钱。
当然,白言蹊托顺丰快递送去京城苏少臣府上的信是注定要被搁置了,毕竟此时的苏少臣正病歪歪地躺在鲁州府内,眼窝深陷,连地都下不了。
堂堂刑部尚书府的大小.姐司刑珍自小到大还没伺候过人呢,结果就摊上了水土不服的苏少臣,本来十天就能到的行程愣是被拖了二十多天,眼看着再走上两日就能到达徽州城,谁知苏少臣居然彻底病倒了,连马车都不能坐,只要稍微颠上一下就会又吐又泄,一副随时随地都会撒手人寰的衰样……看得司刑珍一阵胆寒。
万一苏少臣在半路上翘了辫子,那她会不会被安上一个谋杀朝廷重臣的罪名?而苏少臣又是大理寺卿,她这算是把马蜂窝捅到大理寺了,大理寺中那些心狠手辣的人说不定会将各种酷刑在她身上来一遍,而且还极有可能会连累到她爹她娘……司刑珍不寒而栗。
“苏大人,你可一定要撑住啊,千万要撑到徽州,我知晓白博士的医术很好,等咱们到了徽州后让她给你开几贴药,你的病一定会好的,半路上可千万不能出点什么事啊……”司刑珍急的直抹泪。
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苏少臣翻了一个倔强的白眼,咬牙道:“本官不过是水土不服,又不是得了什么无药可救的重病,你哭什么哭?”
司刑珍一听,特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打量了苏少臣好几眼,弱弱地问:“你说的是真的么?可我怎么看着你随时都要驾鹤西去撒手人寰含笑九泉死不瞑目呢?”
苏少臣:“……”谢峥嵘是怎么培养国子监监生的?这司刑珍好歹也是大家闺秀兼算科堂的监生,怎么说话水平这么低呢?
“司小.姐,本官水土不服,就服你!”
第102章
国子监内的监生成功提纯粗盐的消息被白言蹊刊登在了《大乾公报》上, 那一期公报一经发行, 大乾百姓顿时奔走相告, 普天同庆。
要说得知这个消息后笑不出来的人,估计只有徽州书院的院长萧逸之了。其实萧逸之也不是不高兴,他知道粗盐的问题被解决后,心里还是挺开心的,毕竟这关乎民生大计,若是粗盐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那定然会有人因此而丧命, 但萧逸之纠结的是, 提纯粗盐的人为啥不是徽州书院的学生呢?
因为心中这个执念, 萧逸之整整追在白言蹊身后碎碎念了好几天,听得白言蹊颇为无奈,其实她也挺想知道国子监的监生是如何琢磨出提纯粗盐之法的……
“不行, 白博士, 你必须想一个法子, 我们徽州书院也得弄出一点动静来!你若是不给我想出办法来, 我就赖着你不走了!”萧逸之耍赖的态度异常坚定。
白言蹊被入了魔怔的萧逸之弄得哭笑不得,她无奈道:“我也想不出法子, 你就是将我逼死也没有办法啊……群策群力的道理懂么?您如果真想搞出点动静来,那不妨把一众授课先生和学生召集起来,让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众人拾柴火焰高。”
52书库推荐浏览: 馒头不是馍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