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上枝头_故筝【完结】(129)

阅读记录

  乐桃见她神色平静, 不由急了:“安王殿下一直都是京中贵女们爱慕的对象, 姑娘瞧见她们这样, 便不着急吗?她们都去送安王殿下了, 姑娘却坐在府里吃茶, 这……”

  萧七桐从桌上捧起了茶碗。

  茶碗通体烧制成了黑色,当她捧在掌心凑近了唇边,反倒更衬得她那十指纤纤, 唇红齿白,说不出的娇柔动人。

  乐桃瞧见这般模样, 心头跳了跳,心说, 这般模样给安王殿下瞧多好呀。

  眼下偏也只有她瞧了, 多可惜。

  “你也说了, 去的人那样多, 若我也跟着前往,只怕还未走近,便叫人挤成人干了。”

  乐桃张了张嘴,垮下脸色来:“也是,姑娘可不能同他们一处挤去!只是这样太可惜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人都去了,姑娘却不去,安王殿下会如何想……”

  当然不会有什么想法。

  她与江舜本就没有感情,对方又哪里会因为她去与不去,而心下失落呢?

  但嘴上却是不能这样说的。

  萧七桐的拇指勾了勾茶碗碗壁,笑道:“兴许他会想,这样多的人,幸而我没去呢,不然该要挤出个好歹了。”

  乐桃听罢,哑然:“……姑娘说得倒也有理。”

  萧七桐慢悠悠地将热茶抿进嘴里,顿时疲累全消。

  “都收起来罢,今个儿不抄了。”

  “哎。”乐桃应声,忙俯身开始收拾桌案上散落开的经书、纸笔。

  话分两头。

  江舜骑于马上,眼瞧着便要行出皇城了。

  跟在他身后的小太监,回头扫了一眼长长的队伍,忍不住道:“今日来的人不少,倒是不见五姑娘的身影 。”

  这回跟着江舜的并非常英,而是另一个常贴身服侍江舜的太监,名叫吴会。

  江舜没有回头去瞧,他淡淡道:“幸好她没有来,若是来了,这么多人反冲撞了她。”

  顾刚在一旁笑道:“正是!若出了意外,只怕今个儿王爷也走不了了。”

  江舜只抿了下唇,嘴角像是噙着一丝笑意,旁的话倒是没有说。

  “走罢。”江舜面上反倒没有一丝留恋的味道:“早些去,方才能早些归来。”

  顾刚嘿嘿一笑:“王爷说得有理!”

  话音落下,江舜驱马前行。

  马蹄疾驰,驶出了京城。

  众人只从后头望见安王殿下挺拔的身影,渐渐远去。

  ******

  只听得“嘭”的一声。

  半人高的花瓶被踹倒在地,立即便散成了一地碎片。

  “娘娘小心,莫叫碎片划着了。”一旁的宫人忙迎上去,扶住了应贵嫔。

  应贵嫔胸口起伏,随手揪住一旁的宫女,冷声道:“王爷今日怎么还没来?”

  宫女哑声道:“今个儿安王殿下离京,几位王爷都去送了。”

  “从前……”从前我儿离京时,怎么不见人来送?这话在应贵嫔的舌尖打了个转儿,最终还是不甘不愿地咽了下去。

  等建王来到殿中时,应贵嫔眼圈儿都红了。

  她挥退宫人,待建王行过礼后,她扶住建王起身,随即一把紧紧抓住了他的袖子,面上再也压不住忿忿之色,道:“这是什么道理?好事尽让他占尽了,他的差事轻松,又能博个孝名,登州何等富饶之地?他去走一遭,那边的官员自然与他结识……于是名声有了,一方大员也叫他拉拢了!”

  说到这里,应贵嫔眼珠子都嫉妒得通红了。

  建王倒是神色平静,他将所有的不满、愤怒都深深压在了心底,哪怕是面对自己的生母,他也不会透露半分出来。

  他道:“此事哪有这样简单。父皇此番是在削弱他,而非助长他。温室中的幼苗,一旦面临寒冬便要夭折。而常年处在天寒地冻之下的幼苗,往往更加坚韧。他安王如今已及冠,却还依旧长不大一般,由父皇牢牢护住,日后又能有何成就?”

  建王拽过凳子,在一旁坐下,又抬手为自己倒了一杯茶,道:“这件事从不是一两日便可决出胜负的。母妃且再往后瞧吧。”

  应贵嫔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劝得动的,她咬着牙道:“我已不想再去向那个贱人请安了。”

  安宜皇贵妃压在她的头上,已不是一日两日了。

  她忍了数十年,瞧着儿子有所成就了,却偏还要往下忍。

  “这贵嫔当得有什么意思!”应贵嫔冷声道。

  建王有些头疼地皱了下眉。

  这便是差距所在了。

  江舜母子盛宠多年,却始终荣宠不衰,盖因那安宜皇贵妃实在是个聪明的女人。

  若是他母妃得势,只怕要不了几年,便要干出触怒父皇的事来。

  有时候他甚至觉得,母妃地位低也是有好处的。

  地位低方才有许多事不能做。

  因而平日里就算行事肆意,倒也离谱不到哪里去,总不至到触怒父皇的地步。

  他自然也有羡慕江舜的时候。

  皇子年幼时,皆是子凭母贵。

  生母的地位高,皇子的地位方才也跟着水涨船高。

  可与其说他希望母妃同样跻身贵妃之列,倒不如说……他心底里有那么一丝的想过,若他的母妃乃是安宜皇贵妃便好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故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