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翻身记_秀木成林【完结】(49)

阅读记录

  姜红兵讪讪应了,他也就一时气愤,当然知道妹子已经嫁人了,这话不能说。

  翘首以盼,姜宁终于带着男人回来了,一家团圆喜悦不必多说,姜母还借着母女说私房话的机会,把存折给了闺女,这是姜红兵已存好的三千块。

  “宁宁,你到了那边,要跟东子好好过,给爸妈生几个乖外孙外孙女,以后妈给你带。”

  一个下午时间是短暂的,终于到了分别时刻,母女俩眼泪下来了,姜家父子几个也红了眼眶。

  “东子,宁宁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她。”姜母郑重将闺女的手,交到女婿手里。

  “爸妈,我会的。”赵向东握住掌心的小手,认真做出承诺。

  再依依不舍,还是得分开,姜宁回去后,在屋里偷偷哭了许久,心疼得赵向东够呛,哄了好久才睡下。

  次日清晨,公鸡的打鸣准时响起。

  第23章

  天蒙蒙亮, 姜宁两人就起来了,她把行李统统拿出来, 再仔细检查屋子一遍,看有没有哪样遗忘的。

  整理妥当吃了早饭, 赵向东把屋里的窗子全部锁上, 再提着大包小包, 领媳妇儿出了门。

  他放下行李,掏出一把黄铜大锁, 给屋门上了拴以后, 直接拎起两个门环,把大锁牢牢扣在上面。

  其实, 这个才是分家的主要目的, 不分家屋门不好锁死,围墙反倒是其次的。

  家里窗户是老式木窗,厚厚两扇木板严丝合缝, 里面一锁无间隙,屋门就不用说了, 村里老木匠打得十分结实,里外两重锁保险万分。

  赵向东心里才舒坦了些,老实说他觉得愧对自己媳妇,不做点什么难受得紧。

  一只温暖的小手握住他的腕子,他侧头对上姜宁笑靥, 笑意暖融冲散了他心中阴霾, 他不禁回以一笑。

  夫妻两人绕道往新院门位置行去, 围墙已建到人腰高位置了,屋门这段很狭窄,其实本来应把屋门改到另一边的,好正对着院门的,可惜时间凑不上只能下次再说。

  赵向东提着大部分包裹,不得不侧着身子走,姜宁跟在他身后,手里就意意思思提点东西,挺轻松的,她顺势往赵家老院子望了一眼,目光掠过灶房,微微顿了顿。

  孙秀花昨天一天没出现,闹了这么一出差点被扫地出门,后虽有两儿子求情得以留下,但她在家里地位也一落千丈,午饭晚饭都没敢冒头吃。

  姜宁昨晚想到与家人分开,很是哭了些时候,眼睛有些难受,赵向东出门打盆水给冷敷,她在屋里似乎听见掀井盖的声音,随口一问,他说有人在灶房。

  灶房有水缸,晚上比提井水方便多了,然而赵向东却选择掀井盖,显然这个人并不是他想碰上的。

  这人只能是孙秀花。

  这是饿了一天受不了,半夜来找吃的吧,只不过她大概啥也翻不出来。

  因为,赵母今天把灶房的米面粮油全都锁进橱柜了,一点不给留在外面,并说家里有家里的规矩,谁也不惯。

  这说的明显是孙秀花,婆婆态度是真变了,以后有得受的。

  姜宁对此不置可否,或许彻底治治也是好的,其实孙秀花之所以能一直这般肆无忌惮,何尝没有公婆看在两孙子份上给的几分脸面的缘故。

  不过,这些已经不干她的事了。

  跟正砌墙的李家父子打过招呼,赵向东姜宁出了新院子,赵家人除了上学的赵玉燕姐弟以外,都来送行。

  赵家人一直送到村口,双方才告别。

  赵向东领着媳妇儿出了大岗村,远远走出一段,姜宁回头,看一眼这个被晨雾笼罩着的小村庄。

  终于要离开了,这一出出的,她不惧也挺烦的。

  “宁宁,我们走吧,以后有了假期再回来。”

  姜宁侧头一看,赵向东的目光与声音一般温暖,她扬起笑脸,“嗯。”

  两人随后直奔县城不再停顿,目标是县纺织厂,年前厂子天天去市里,有顺风车坐。

  “东子,宁宁头次出远门,你多看着些。”

  姜红兵拍了拍赵向东肩膀,他今天要出差省外,市里路线换了一个人走,不过他拜托同事捎小妹妹夫一程。

  今天送别,姜家其他人没来,姜宁劝的,她不愿意爸妈再掉泪,且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要忙。

  “嗯,我会的。”

  这点不用嘱咐赵向东都会十分注意,他利落将行李搬上车,姜宁兄妹俩拥抱半响,洒泪挥别。

  姜红兵目送驰出厂门的大货车远去,按了按胸口,这一去恐怕短时间内难再见了。

  多努力点吧,好迁往杨市一家团聚。

  他吁了口气,收回视线,打开车门跳上另一辆大货车,“出发。”

  车票刚好买上十点的,最后几张,要是来晚了只能等下一趟,姜宁十分庆幸,“幸好赶上了。”这年头不比后世,得等两三个小时,耽误好多事。

  “宁宁要上厕所吗?” 火车上人多,挤去厕所不轻松。

  赵向东一脸关切,姜宁脸有些热,恋爱期短的新婚夫妻,哪怕最亲密的事都做过不止一次,说这话题她也挺不好意思的。

  不过厕所还是要去的,她嗔了他一眼,将提着的小包还有一网兜橘子往他手里一挂,转身往厕所去了。

  嗯,这男人经过火车站门口,又惦记着给她买一兜橘子吃。

52书库推荐浏览: 秀木成林 年代文 军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