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锦棠在外头,张菊道:“嫂子,这叫个甚事儿,怎的你爹好好儿的就没了呢?瞧老太太伤心的。”
锦棠亦微微叹了一气,道:“这跟我娘无关,我娘要真想做什么,早做了,又何必等到今日?”
张菊也是一叹:“谁说不是呢,您家伯母的为人咱们是知道的,她可是个善良人。”
锦棠瞧着罗秀娟正扶着她娘,在酒肆门上哭了,遂又对张菊说道:“这些日子我不在酒肆,你们也未开张,不过你当是来过秀娟家的,她家最近可有什么事儿?”
张菊也知道锦棠与大房不对付,而且罗老太太确实整日张嘴闭嘴都是骂她之言。
人老了,因着年龄,话都有几分的可信,锦棠和葛牙妹的名声,多一半都是叫罗老太太给骂臭的。不过张菊方才也看见了,锦棠待老人是真不差。
她笑道:“你家的事儿你还问我?”她是个心直口快的,想到什么说什么,转了一念,又道:“你们家不是在商量着,要买罗家大房这一亩地大的院子吗,据说开价五千两银子呢,咱家二婶可真是有钱,五千两银子,她一手真能拿得出来?”
她说的二婶,就是齐梅了。
拿五千两银子买一所破败成这样的院子,齐梅打的,压根就不是院子的主意。
锦棠心微微沉了一沉,此时也只有冷笑。
该发生的事,似乎无论怎样阻止,都会发生。
齐梅和大房是确定勾结了的。
而因为陈淮安在净土寺替她出了回头,她没有仔细追究此事,谁知道老爹一条命就这样给作弄没了。
锦棠拉过张菊的手,笑着说:“我记得你守店的时候,膝上常裹一条熊皮褥子,把它给我找来,另,我想吃滚烫的炒米茶,但我娘总爱做咸的,拿些你家的红糖,给我冲杯甜甜的炒米茶来我吃。”
罗根发为了五千两银子,不惜谋害兄弟,如今想要的,就是把罗根旺早早葬入土中,盖棺定论,把罪定在葛牙妹身上。
最显著的,就是熬锦棠,明知道她和念堂俩孩子都经不得冻,还把灵堂搭在外面,河风呼呼儿刮的地方,就是想要冻的守灵的锦棠受不了,早些吐口葬人。
锦棠才不上当呢。
熊皮褥子加上炒米茶,葛牙妹炸好的油果子,她要暖暖和和,舒舒服服儿的,熬死大房这帮人。
至于葛牙妹,锦棠其实并不担心。
康维桢是个正人君子,既真跟葛牙妹有过一段儿,而葛牙妹因他所累,在罗家大房面前那么忍辱负气,以他在渭河县的声望,若连牢里的葛牙妹都护不好,那锦棠就白白信任他了。
*
葛牙妹被关进牢房里时,还未从丈夫已死的震惊中缓过来。
待一缓过来,她觉得不对劲儿了,因为饺子是罗秀娟端来的,而醋,是罗秀娟倒的。
但是,虽说大房和她吵架,和罗根旺却好的不得了,要说罗秀娟会给罗根旺下毒,她也觉得不可能,毕竟秀娟比锦棠还小,还是个小姑娘呢。
她本就是个冲动的性子,也是糊涂了,缩坐在牢房的角落里团了片刻,忽而意识过来,徜若知县真的开堂审案,她和康维桢的旧事会被翻出来,
要真哪样,念堂会更恨她,锦棠也会没脸见人,而罗根旺的死是翻不了案的,至少在她想来,翻不了案啊。
毕竟她可是当着人的面,提着菜刀指过罗根旺的。
昏昏绰绰儿想了半晌,她也不知怎的,认为死是自己唯一的出路,遂解下腰带,往牢狱里浅浅的横梁上一搭,太低,脚还在地上了,怎么也勒不死自己,于是屁股使劲儿的往地上坐着,妄图以自身的重量,把自己给勒死。
就在她艰难挣扎的时候,先是哐啷啷一阵铁琏响,再接着,脚步踏在空荡荡的走廊上,沙沙而来。
“当初你总觉得,嫁给渭河县最窝囊的男人,我就能收心,考学,功成名就。因为这样,就能断了我的念想。伢姐儿……”居然是康维桢,颌下一层青须,提着只朱漆面的食盒,单屈一膝跪在牢房的木框外,叹了声伢姐儿,粗大的喉结便疾速的上下而动。
“可你又岂知,在我心中,你与我是一样的,你糟蹋自己,就是在糟蹋我。”揭开食盒,将那碗菹菜土芋的凉粉端了出来,康维桢隔着栏杆递给葛牙妹,道:“锦棠托我送的,快吃了它。”
“锦棠怎知你?”葛牙妹以为自己瞒女儿瞒的好着呢。
瞒着女儿,叫女儿什么都不知道,过的没心没肺又天真快活,是她这辈子唯一的心愿。她不想叫她的锦棠知道自己曾经有过那么一段难堪的过往。
艰难的扯开腰带,她连忙拍着身上的土,落到这步田地了,妄图还能在比自己还小的,她爱慕着的这男人面前装出个体面来。
康维桢一笑:“你总拿锦棠当孩子,她其实比你懂的更多。”
葛牙妹一想也是。她怕的要命的康老夫人,锦棠敢去跟她谈生意,康老夫人望着她,满眼的蔑视,可跟锦棠却是平起平坐,可见锦棠虽是她生的,却比她厉害多了。
她接了过来,自己做的土芋凉粉,切成丝儿,又酸又香,明矾似乎稍多了一点,否则味道还会更爽口。
这样想想着,本就爱做饭食,喜欢给孩子弄东西吃的葛牙妹又不想死了,无论怎样,俩个孩子一个她,夜来做一桌香香的饭,团在一处,比这样背着名声死了要强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浣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