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香事_浣若君【完结+番外】(69)

阅读记录

  就在陈杭满脑子想着该怎么办时,便听陈淮安说道:“儿子记得,州府一开始选定的代理知县并非您,而是年龄比您长一岁的朝奉郎张其昌,怎么最后又换成您了?”

  陈杭抽唇带了丝不自然的笑:“不说它,不说它。如今紧要的是为父这个代理知县能一直做下去。这样,嘉利和嘉雨的学业上能照应得上,便你,为父也一定在任上尽可能替你弄一份大家业回来。”

  一直以来,齐梅和陈杭给陈淮安说的就是这话。

  嘉利和嘉雨俩兄弟吃苦,他享清福就好。陈家的家业,最后都是他的。

  于是,他就心安理得的吃酒耍拳,在渭河县过的好不自在潇洒。

  见陈淮安还在面前稳稳儿的站着,陈杭有些吃惊:“听说渭南府出了个拳把式,极其厉害,你不去会一会,打上两拳?”

  这其实是想把他支走,再找个补救的办法。

  陈淮安望着陈杭这抓心挠肝的样子,心头一阵冷笑,却还故意道:“今夜不是康维桢康先生在晋江酒楼给您设了宴,要贺您的高升,儿子不得陪着您一起去。”

  陈杭想把陈淮安哄出家门,吃酒的银子都给了,见仍旧哄不走他,只得耐着性子哄道:“为父攒上一份家业,甚东西都是你的,你又不走官路,不爱应酬,见他们作甚?”

  陈淮安一只劲手捏着书案上的镇石上下摇晃着,逗狗一般逗着自己的便宜爹:“儿子这不是收心在书院里读书了,往后万一也想走官途呢。”

  陈杭深深叹了一气:“作官难,作官苦,爹替你吃了苦,叫你做个享清福的富翁就好,读书哪等苦差事,让嘉雨和嘉利干去,你,我舍不得。”

  陈淮安低眉笑了笑,忽而敛了笑意:“既这么着,儿子就承父亲的好意,出去逛逛的好。”

  陈杭似乎恨不得碾走他一般,挥着手道:“去吧去吧。”

  出了书房的门,陈淮安回头,再看了陈杭一眼。

  上辈子,陈杭做了一年知县,然后,在为了能叫他参加乡试,往秦州城找关系走门路的时候,于酒楼上请陕西省提学御史陆平吃饭,点了一道南来的河豚,陆平因没吃哪东西,倒平安无事,他竟把自己给吃死了。

  吃死了渭河县的代理知县,陆平吓的,立刻就给了陈淮安一个名额,保举他参加了第二年的乡试。

  就是为着这个,陈淮安上辈子对陈杭一直心怀感激。

  相比于生父陈澈在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抛弃他,拿他抵罪,他以为养父陈杭至少算得上个厚道人。

  却没想到陈杭这个表面忠厚,刚正刻板的人,竟也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为了一个小小九品县令的职位,可以连儿媳妇都卖掉。

  查清幕后有几个主使,都做过些什么,这事儿就好办了。

  第35章 唯色不欢

  只等陈淮安一出门,陈杭的脸立刻就变了。

  他疾匆匆出了院门,便是准备要亲自去趟竹山寺找孙福宁,看他一回没有得手,可还有转寰之机。

  偏偏一出门,他就碰见齐梅的娘家侄子齐高高正急匆匆的往自家来。

  齐高高见了陈杭,远远儿的打个千儿,高高儿叫了一声:“知县大人大安。”

  陈杭还未上任了,但等了多少年才等来个代理知县的位置,一听到有人如此叫自己,虽说心中焦急,但已经是眉开眼笑了。

  齐高高笑道:“大人可是准备往竹山寺,去找咱们孙主簿的。”

  ……

  “也是巧了,我正四处瞎胡逛着,就碰见咱们孙福宁孙主薄,他说,今夜他在晋江酒楼等着您。”

  齐高高说的一本正经,就好像真是来传话儿的一样。

  因齐高高是齐梅的娘家外甥,平素也整日给齐梅做跑腿儿的,陈杭也不疑它,听完,愣了半晌,轻轻儿哦了一声,挥着手道:“行行,本官知道了,你且回去吧。”

  齐高高金鱼似的眼睛,似笑非笑的凑了过来,笑问道:“知县大人,您和孙主薄,到底是个甚关系”

  不过一句玩笑话儿,陈杭居然蓦的就发起了火:“滚滚滚,快滚。”

  齐高高虽说是个泼皮无赖,但也是齐梅娘家的侄子,要叫陈杭一声姑父的,可不是他的小奴才。

  他道:“姑父,我好心好意替您传话儿,你怎能这样子吼我?再这般,我可告诉我姑,叫她收拾你。”

  陈杭本就因为竹山寺的事情起了变故而恼火,往日在齐梅面前作小伏低,齐梅养的狗都叫的比他理直气壮些,正生着气呢,一脚踏在齐高高身上,喝道:“再不滚,本知县上任头一件事儿,就是抄你齐家。”

  灭门的知府,杀人的县令,别看县令不过九品官,可真要反起脸来,比水火还无情的。

  齐高高怪声儿的叫着:“嗬,姑父好大的官威,真真儿吓怕我了,得,我还是走呗。”

  陈杭跺了一下脚,心说这可怎生是好?

  要说孙福宁,今年也才四十出头,虽说相貌不怎么样,但毕竟是中过进士的,在渭河县算得上是个大人物了。

  也不知他和罗锦棠结的是哪门子的缘份。

  当陈杭跑到秦州府,提着银子去给自己跑官路时,孙福宁一把推开了银子,淡淡道:“知县的位置,只要孙某一句话儿,就是陈公您的。但银子我不要,只是有位佳人,孙某一直心仪的紧,想要与她见上一面,聊上几句,怎赖总没哪个机会,若是陈公能把那位佳人替孙某找来,代理知县,孙某让陈公当上三年。”

52书库推荐浏览: 浣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