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代表他喜欢把屠刀挥向手无缚鸡之力的、骨瘦如柴的流民。
果真遇着悍匪,他不惧战死沙场。
军人,本就该为战争而活。
然而河东的土地上,并没有多少悍匪。
或者说比悍匪还可怖的,是剿匪的官军。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亲眼见过,方知此言不虚。
孔彰能尽力约束自己的部下,却不能越权阻止旁人。
更何况,他是驸马,粮草充足,当然可以道貌岸然。
那群官兵,平日粮晌就不足,不靠着打仗劫掠,他们吃什么?家中老婆孩子又吃什么?而他充足的粮草,一样来自令无数人倾家荡产的劫掠,只不过下手的不是他。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兵士或许单纯,当兵吃粮,仅此而已。
可作为将领的孔彰,就不得不想,他打仗的意义是什么?
每当胜利后,孔彰站在满目苍夷的战场上,就会忍不住的想起那些女人孩子的尸体。
他没杀过一个幼童、一个女人,但失去夫主的女人和孩子,总是会死的。
他很多次想上书,流寇未必要杀绝,流寇是可以招安的。
可招安后的流寇安顿在哪里?朝廷大员们,谁又愿吐出隐匿的土地?无人敢碰触的利益,而武将,连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太天真了!孔彰再次闭上眼,暗骂自己的无知。
原以为有了军功,就可拥兵自重,逼迫朝廷交出母亲孩子,带着部曲跑回西姜。
然而他忽略了,拥兵自重的前提,是有后勤的保障。
他不愿意劫掠百姓,名下又无寸土,粮草从何而来?无粮草,他就似风筝,看似飞的高,实则被人牢牢握在手中,挣脱不得。
孔彰闲下来便会思考,在劫掠与屈服之间,真的没有第三条路了么?书到用时方恨少,孔彰的确迫切想回京,他想回去问询母亲,史上的节度使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圣上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响,冬日里生存不易,心怀叵测的人自去冻死,何必浪费他的钱粮。
除了驻扎九边,防止西姜入侵的军队,各地剿匪的皆回京回城,养精蓄锐,以待明年的调度。
既有了班师回朝的旨意,孔彰部便迅速行动起来。
此时此刻游牧民族的优势尽显,同样是撤离,孔彰部拆帐篷的速度愣是比旁人快上三分。
说来便来,说走便走,不多话,亦不扭捏。
监军太监与传旨太监见状,都暗自称赞,孔驸马是个忠臣。
骑兵最大的优势在于行军,河东距离京城不远,大量的辎重被扔在了后方,由兵部派出的督粮官方坚押运,孔彰自带着人疾驰入京。
先入兵部交接,再入宫面圣。
圣上狠夸了他几句,赐了一大堆东西后,便笑道:“锦言在淑妃宫中,你去接她一同回家吧。”
锦言,是端悫公主的名字,大概除了皇帝,也没旁的人如此称呼了。
孔彰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低头称是。
圣上笑指孔彰道:“你呀,就是性子太闷了。”
说毕,又唤太监,领人去接公主。
孔彰自是不能入后宫,陈朝的规制,孔彰只在宫中家宴上见过几次岳母。
他等在偏殿里,由太监入内请公主。
分别大半年,端悫甚为想念,令乳母抱着儿子,自己飞奔进偏殿,扑到孔彰怀里,抱着他的脖子笑道:“你可总算回来了!”
孔彰勉强扯出一个笑容,须臾,待端悫放开手,后退两步,规规矩矩的行礼。
端悫把孔彰从地上拉起,笑道:“日后我们夫妻,不必如此生分。”
孔彰淡淡的道:“礼不可废。”
端悫嗔了孔彰一眼,拉着他的手,往外走去。
圣上唯一的外孙孔豫和,年岁幼小,淑妃宣召入宫时便特别请旨,可乘马车入内。
端悫与孔彰行至马车时,乳母已带着孩子在里头烤火了。
公主规制的马车本就华丽宽敞,端悫又极受宠,她的马车只比淑妃的小不到两寸,几个人坐进去,丝毫不显得逼仄拥挤。
端悫从乳母手里接过儿子,放到孔彰怀中。
迦南早丧,孔彰很有一段时间又当爹又当娘,全不似时下中原男子,不知如何照顾婴儿。
熟练的抱起,孔豫和却是认生,哇哇大哭。
端悫哭笑不得,点着儿子的脑门道:“小笨蛋,爹也不认得,你不看你自己一头卷发,跟他多像!”
孔彰哄了一小会儿,怎生都哄不住,登时没了耐心。
他原就对这个孩子没有期待,自然生不出什么情义。
又出门大半年,暂没调节好应对端悫的心态。
顺手就把孩子交回了乳母手中。
夫妻二人不咸不淡的说着闲话,马车径直驶入了公主府。
二门前立了一地的人,迎接二位主人回家。
孔彰把端悫扶下马车,端悫满脸笑意,三步并做两步走向前,将陆氏搀起,道:“你又同我讲客气了。”
叫起众人,端悫正要说话,就见孔娴调皮的冲孔彰扮鬼脸。
孔娴现年三岁多,粉团团的模样,像极了幼时的迦南。
那一年,孔彰父亲亡故,陆氏焦头烂额,无力照管他。
52书库推荐浏览: 潇湘碧影 虐文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