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玩转八零年代_江陌南【完结】(1588)

阅读记录

  “他们放弃的都是实业啊,实业才是国之根本。”高勇说起这些,不由感叹道,“我听说隔壁的清海市,有一家锅炉厂,锅炉产品已经做到出口的质量了,但是因为清海市的房地产暴涨,所以那家老板眼红了,说他辛苦一年到头,利润不过几百万,卖房子卖几栋,又不用担风险,一年轻松几千万上亿的收入,所以他就停止了锅炉生产,把钱拿去圈地买地板做房地产了。没错,清海市是又多了一位明星房地产商,但是却少了一位成功的实业家。”

  “房地产业是能赚大钱,这在国内是一种怪现象,在美国,房地产有房地产税、空置税什么的,所以买房囤房来发财,在美国人的思维里是不可思议的事,不就是一堆钢筋水泥搭起来的建设吗?又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还会随着时间增长老化。在美国是没有人炒房的,国内这方面,你们做得很好,大力发展稳定的公租房,三套以上的二手房交易课以重税,向阳的房地产市场还是维持得不错。”

  赵文豪赞许道。他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富翁,对全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都会有研究涉猎,即便他不能亲临现场,自有情报分析人员做好情报送到他案头。

  所以一谈起国内的房地产业,赵文豪也是一语中的。

  “这要感谢秋桐提供的房地产业发展的思维,她老早就提醒我们,房地产一旦成为保值增值的产品,其增值的速度超过其它行业的增值率的话,就会畸形发展。我们也早有警惕,制订了多项措施。二手房第三套课以重税就是在她的建议下提出的,我们不能纵容炒房的行为,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征收房地产税和空置税,有效扼制房价的上涨。因为我听说,著名的W州炒房团已经到向阳来探头探脑,打控消息了。”

  高勇的信息也很敏锐。

  相对相邻的清海市,房价一直持平不涨的向阳市,可谓是投机商的价值洼地。

  他们就如嗜血的大白鲨,闻到金钱的腥味,就会结群成队地游过来。

  “给他们一个教训。”叶秋桐突然在边上冒了一句道。

  “哦?”高勇还有些不解。

  “放他们进来,等游资进入时,再关门打狗。”叶秋桐道。

  炒房团之所以能炒房成功,初期可能只是几个家族资金的纠合行为,但是到了后面,他们实力大增之后,一般都是和政府联合的炒作行为了。

  最现实的莫过于,找政府要一块地,再讨要几个建设学校的指标,然后炒作概念:学区房。

  于是,原价一两千一平米的房子,顿时暴涨到三四千,甚至五六千元一平米。

  这些炒作手法,都是叶秋桐前世屡见不鲜的,对于这些炒房团,叶秋桐深恶痛绝,一点同情心也没有……

  正文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一把手的困扰

  叶秋桐前世见过为了让孩子能得到优质教育资源而用上千万买一间只能放一张床的破房子的父母;见过夫妻为了多买一套房假离婚而闹成真离婚的;见过房子变成奢侈品象征后,普通人家的儿女,为了一套婚房加谁的名字、谁出装修,而感情崩溃,临门一脚分手的……

  反正,炒房的罪恶罄竹难书。最大的罪恶就是导致实业投资价值的崩溃,从而进一步动摇国家前进的根基……

  所以,叶秋桐认为,炒房团的黑手,早晚会伸到向阳这块价值洼地来,向阳一定要挺住了,就象国际游资大鳄索罗斯一样,几次攻击香港的资本市场,都被背有靠山的香港狠狠反击回去,吃了痛,受了教训,索罗斯就不敢轻易再来骚扰。

  炒房团也一样,他们带着巨资来炒作,不让他们“断手断脚”地离开向阳,向阳也会沦为他们的口中食物。

  叶秋桐的话,让高勇眼前一亮。便虚心地向叶秋桐讨教起了遏制炒房团的办法。

  不耻下问是高勇的优点,他不象有些人做了领导,吹捧的人多了,就飘飘然,把自己当那么回事。

  高勇知道,自己在叶秋桐等人眼里,还真就只是那回事,以他们的能力,随时可以捧十个八个高勇起来。自己要不是沾了亲戚的光,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而且,高勇发现,每次叶秋桐的意见都很有前瞻性,基本上会出现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困难时期,叶秋桐都能提前应对。

  高勇把这归结于叶秋桐具有超高智商的缘故,他身为一个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能力,也知道在整合资料方面,智商高的人肯定比一般人强大得多。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象叶秋桐这样的人,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她能从中剥丝抽茧,只要得出一条具有预见性的信息,她也能获得千百倍的回报。

  因此,高勇几乎把叶秋桐这里当成他的智囊库了,但凡有困惑不解的经济导问题,都会咨询一下叶秋桐的看法……

  叶秋桐也不推辞和隐瞒,说了几套应对方法,高勇听得频频点头,道:

  “炒房团的压力,我已经有些感受到了,真是山雨欲来啊,最近屡屡有上级和一些交好的朋友向我打招呼,问我关于在向阳开发房地产的事情。

  向阳的各级部门也知道,咱们在房地产这块抓得很严,有人甚至抱怨说,为什么不放开,象别的市一样,那样他们要完成税收任务也更简单一些。

52书库推荐浏览: 江陌南 年代文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