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她一点也没有想到,迟生,也会生她的气,吃她的醋。
叶秋桐压着内心的火气,随便做了碗面条,连蛋也没有煎一个,食不知味地吃了起来。
从这一天起,这对小夫妻陷入了莫名的冷战中。
迟生早出晚归,并且比以往更加频密地在外面参加特训。
出去香港一趟,尤其是看到李家的大场面,迟生发现了自已的许多不足,他还需要奋起直追。
所以,这一次郑团长说他一直向往的维和任务要招两个人,虽然只是短期执行三个月的任务,但是如果成功执行,便能为今后进入新组建的猎豹特种部队奠定基础。
迟生为此是卯上了劲。
军人要想表现自已,只能在战场上。
当然,这个战场可以指打仗的战场,也可以指幕后无声的战场。
部队里有纪律,相关的信息未经允许都不能透露出去,迟生自是不方便告诉叶秋桐。
而因为早出晚归,再加上叶秋桐生意繁忙,两个人都没有时间交流。
叶秋桐最近忙着寻找新的厂房。
原来村部这里,厂房堪堪正好,如果再加一套德国造,这里根本容纳不下。
但是叶秋桐在向阳市四下找了几处,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
不过,叶秋桐这边发愁,长庆镇的林镇长得知消息,却着急了。
这一天,叶秋桐正在办公室里和王娟商量合适的办厂地点,林镇长却不约而至。
“秋桐,我听说你们在找新厂址是吗?”
林镇长倒是单刀直入地问。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章招商引资
“是啊,我们公司新买了条生产线,以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这里的厂房太窄了,我们要找个宽敞的地方。”
叶秋桐如实回答道。
对林镇长,叶秋桐自是怀有一份感激之心,如果不是他大笔一挥,贷了一万元无息贷款给她,她也不能一下子买两台机器,这么快进入赚钱的状态。
现在这个年代,真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即便没有强横的家庭背景,但是只要觑准项目,就能实现生活品质的飞跃。叶秋桐的塑料花生产已经进入了盈利模式,所获得的利润也超过了她的想象。
“哎,秋桐,有困难找组织嘛,你怎么不早说呢?需要用地我可以帮你解决。你不知道吗?我们准备把长庆村这一块附近,都规划成工业园区,实行三通一平免费不说,进园区还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林镇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差没眼睛发绿了拍胸脯做保证了。
今年能不能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尤其是引进外资的任务,可就全靠叶秋桐了。
上级给他下达的任务是引进一家外资企业,四家私营企业,现在他引进私营企业的任务都完成了,外资企业还差一家呢。
可是如今外资企业都成了香饽饽,哪个地面上来个外商,当地的官员几乎是一拥而上,力图把外商搞定,根本不会给别人机会。
国家重视招商引资,逼得他们这些基层官员也要使出浑身解数来。
林镇长知道最恐怖的是,曾经有一个港商来国内投资,考察了一地不甚满意,于是往邻省而去,结果,那个被考察过放弃的市长,连夜跨省追击,用诚意把那个港商最终又吸引回本地投资。
而这样的事例,屡见于报端正面报道和官员们私下的口口相传中,让林镇长全身充满了危机感。
一听到王伟说叶秋桐要扩大再生产,林镇长立即屁股象着了火似的飞一般来找叶秋桐了。
当然,要让叶秋桐把企业留在本地,自然要有相应的诱惑条件。所以林镇长打出了工业园区牌。
不过,他出的这些政策,倒都是国家目前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很长一时间,国内招商引资,都靠这些政策来吸引外资企业。
而全国此时也陆续开始兴起了工业园区热。
叶秋桐一听,哟,这条件不错啊,三通一平,还有税收优惠?而且工业园区还是在长庆村?她同时要管理两个厂也方便。
但是再一思忖,叶秋桐笑了:
“林镇长,我机器下个月就要进来了,可是长庆村的工业园区在哪里?”
她想破了脑壳,也想不到林镇长的工业园区在哪,附近并没有一块叫“工业园区”的地方啊?
“哈,秋桐,没有工业园区,咱们可以打造嘛,只要你的厂落地在我们这里,明天村尾那块地就开始三通一平,下个月保证你的机器进厂。”
所谓三通一平,就是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
叶秋桐看到林镇长拍着胸口信誓旦旦的样子,顿时也有点辛酸,做领导也不容易啊,看林镇长,额头上似乎能看到白头发了,上回看到他还没有呢。
“林镇长,来得及吗?村尾那块地虽然平整,面积也大,但是荒草丛生。”
叶秋桐保持疑虑。
“来得及,怎么来不及?我同时调动十辆铲车入驻,日夜不停开工,然后你的工厂只需搭简单的棚盖就行,象这里这样嘛,十天就能搞定。放心,我保证让你机器一到,马上就有新厂房用,如何?”
林镇长胸口拍得山响。
叶秋桐听了,觉得林镇长应该不至于胡吹海说的,现在全国招商引资大热,一家企业简直是几十个部门在相求,企图挂上引资者的名字,好完成上级任务。
52书库推荐浏览: 江陌南 年代文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