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比赛”才算真正开始。
单跳能做,连跳和连续跳当然也算,最后连阿克谢尔一周半和两周点冰鲁卜跳都有小朋友做出来了!
杨帆拿着手机一边录像一边感慨,“了不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那个跳了两周点冰鲁卜跳的小姑娘才10岁出头,听主持人说自己拿了第一名,将要和那些偶像们一起同台,拿着话筒,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观众席上,却有人高高举起了手。
女主持人好奇地问:“那位大哥,你有什么事儿吗?”
能被女主持喊成“大哥”的,年纪当然不会太小。他拿起话筒:“我来晚了,也能参加游戏,继续挑战的吧?”
“哈哈哈哈,您真幽默。”男主持人打着哈哈。
这“比赛”本来就是娱乐为主,竞争为辅。都结束了,小姑娘都说完“获奖感言”了,你来“挑战”,不是打击小朋友自信心嘛。
那挑战男可不这么想,主持人们不完全拒绝,他就当他们同意了,小跑着就下来了。
主持人们只得调侃他参与热情高,抱着话筒的小姑娘却紧张了起来,不住的左右张望。
挑战男脱了外套,三下五除二开始跳,先是一个两周的路兹跳接两周点冰鲁卜跳,中间夹杂两个单跳,最后以阿克谢尔两周半收尾。
这技术,怎么看都不像业余的啊!
华华丽丽的9周半,小女孩激动了半天的“和凛风运动员一起上冰玩”的奖励,立刻就拱手他人了。
女孩张着嘴巴,看了半天,没吭声,眼眶却明显红了。
主持人一边激动得鼓掌,一边也多送几个布偶给小朋友以示安抚。
观众席那边也掌声雷动,虽然是“以大欺小”,毕竟人家技术是真好。有几个成人学员也开始跃跃欲试——刚才是碍着小女孩,大家不好意思去试。
如今这位都老大不小了,其他人当然就不客气了。
连跳和两周跳跃不行,单跳多做几个总可以的。
那位大哥却也拽得不得了,主持人问敢不敢继续接受其他人的挑战,他直接抢过话筒喊:“有种就让他们都来试试吧!”
主持人都给惊到了,男人神情嚣张地巡视四周。
连杨帆也按捺不住站起来,“大男人欺负小孩还这么拽,以为自己是上帝啊!”
主持人于是开始毫不客气地点人,一、二、三、四……但凡有意向参加的,全部都给叫了下去。
点到杨帆时,杨帆却又心虚了,低声向简冰道:“冰冰,一起去呀。”
简冰坐着装傻,杨帆无奈,挺着胸膛下去了。
花滑毕竟是一项要求“童子功”的体育项目,年龄越大越不容易练习出成果,而年龄小的出了成绩的,基本已经成为凛风的正式学员甚至签约运动员了。
那几个人成人学员,水平也都差不多。
一个一个上去了试了,就没一个跳出过一个成功的两周连跳和阿克谢尔两周半,更不要说超过挑战男成绩的。
杨帆是最后一个,他知道自己三周不行,便想要在规定时间内多做几个跳跃,助滑的时候缩短了不少距离,做到两周点冰鲁卜跳时落地不稳,“啪”的摔到了地上。
挑战男直接就笑了出来。
简冰早在杨帆摔倒的时候就坐直了身体,见他半天没起来,脸色变了,站起来往场下走。
站在冰刃上的运动,美则美矣,危险也是时刻存在的。
主持人也发现了杨帆的情况似有些不对,在场外待命的队医一起围了上来。
他抱着膝盖,眼眶都有点红了,挤出笑容自嘲:“没事没事,好像拉到筋了。”
挑战男“哼”了一声:“那到底还能不能跳?我还等你破纪录呢。”
这话他是对着话筒说的,嘹亮而冷漠地传遍了整个大厅。
“太过分了,”女主持忍不住抗议,“你这人怎么这么冷冰冰的,好没有同情心呀!”
男主持人和其他人也一起应和,挑战男一脸理所当然:“冰场上就是凭本事说话,有能耐就拿奖,没能耐摔死摔残也是活该咯。”
一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刚走到冰场入口处的简冰停下脚步,表情麻木地看向他。
挑战男此时却只顾得意,压根没留意到她。
医生和主持人一起把杨帆扶到了冰场边缘,简冰伸手去扶。杨帆苦笑:“我真没用,小姑娘都不如。”
简冰没吭声,只是问:“严重吗?”
杨帆摇头,额头却都是冷汗。
那医生让他在椅子上坐下,检查了半天,叮嘱他好好休息:“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去拍个片。”
杨帆点头,简冰想扶他起来,他却摇头:“我就这么坐会,还有点儿晕乎。”
简冰只得作罢,刚在他身侧的椅子上坐下来,就听他轻声道:“在这儿歇会也好,正好可以看看那个骄傲狂被打败的衰样。”
声音虽然不大,那挑战男却正好滑到出口附近的冰面。听到了个尾巴。
挑战男立刻开腔了:“让你失望了,哈哈哈哈,没人再来挑战了。不然你休息够了,自己再上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何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