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Lo,3Lo……
她深吸了口气,和陈辞一起开始做“3”字步,准备起跳。
3Lo中文译名三周鲁卜跳,又称后外结环跳。
像她这类逆时针选手,跳点冰鲁卜跳的时候还可以靠左脚点冰借力,减轻起跳脚的压力。
而鲁卜跳则省略了点冰这一步,需要直接靠着右脚的肌肉力量起跳。
非常倒霉的是,她这次扭伤的,恰巧就是右边的脚踝。
一,二,三!
起跳,旋转,落冰!
三足周!
简冰强忍着右脚的剧痛,面对着陈辞向后滑去。
捻转、接续步……短短的几分钟仿佛有一年那么漫长,最后的抛跳完成时,场外的霍斌激动得把手里的矿泉水瓶捏扁了。
成了!
虽然小失误不少,但关键的几个得分动作的完成质量都还过得去,进自由滑问题应该不大了。
观众席上的冰迷和场外看直播的观众,却如预期一般地失望了。
如果这是一对刚升上成年组的普通小双,他们也觉得情有可原。
但是,现在的男伴可是陈辞啊!
15岁便拿过双人项目的世青赛冠军,改练单人项目后又拿到世锦赛冠军的陈辞!
在他游刃有余的动作对比之下,她那踉踉跄跄的落冰显得分外扎眼。
他们还没出冰场,网上的谩骂就开始泛滥了。
陈辞那些唯粉舍不得攻击自己偶像,便只好一个劲地diss女伴:单跳炸、托举炸、接续步炸,还有什么不能炸雷的呢?
那么能摔,名字也不该叫简冰,应该叫碎碎冰才对!
其他的普通冰迷就没有这么客气了,双人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自己选择重新开始,自己选择业余选手做搭档,当然就得承受后果。
他和舒雪当年的那些比赛视频又被拎了出来,那句叫早年粉丝怀恋的cp口号“不辞冰雪为卿热”,也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衍生出了诡异的味道:
“你们也别只顾嘲女方不自量力了,她技术到底多烂,正主不比你们清楚?”
“就是,我是凛风俱乐部的会员。据说陈辞为了和她滑双人,跟教练都闹翻了。”
“明显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辞冰雪为卿热’,情种哦,姐姐妹妹人家都很喜欢呢。”
……
不过半天时间,在当年冰迷口中的“辞雪”cp基础上,立刻就新发明出了一个颇带嘲讽意味的“扶贫组”称号。
更有甚者,还调侃着将之扩写为:“花样滑冰扶贫偶像剧之姐夫小姨子德国骨科组”。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就爆发了一下,突然就有了存稿~
第81章 全国大奖赛(二)
当事人却不知这些风风雨雨, 等分数的时候,他们顺带还看了几个其他选手的短节目。
陈迪锋和林纷纷的短节目是《卡门》, 技术难度一如既往保有国内一线水准, 默契和配合也没什么问题,但一眼看去,总有股说不出的怪异感。
霍斌坐在他们边上,见她蹙紧了眉头,抬脚轻踢了陈辞一下。
陈辞一愣,反应过来,担当起了解说员的责任:“他们俩属于典型的刻苦勤勉型, 天赋不高, 成绩也不错,却始终没办法跻身一流选手的行列。”
简冰侧头看他:“那……问题出在哪?”
“出在他们只拿比赛当比赛, 竞技当竞技。”霍斌靠着椅子, 慢吞吞道,“花样滑冰追求力与美, 你光有个力量, 光知道往上爬, 爬得那么难看,哪个裁判会喜欢?”
简冰睁大眼睛,一瞬有如醍醐灌顶,“他们缺的,还是艺术表现力吧!”
虽然不同于单言的“干拔跳”,但一举一动, 的的确确匠气十足,毫无感染力。
霍斌赞许地点头:“你看看他们俩,面无表情、肢体僵硬、尴舞尴跳……艺术表现力不行,技术难度也没高到碾压其他人的程度,裁判闭着眼也打不下去高分。”
说完,瞥了陈辞一眼,有些得意又有些失落道:“当年陈辞和小雪能拿冠军,除了难度在青年组里拔尖,艺术表现能力强也是一大优势。”
这还是舒雪出事之后,霍斌第一次当着他的面这么坦坦荡荡地回忆过往。
陈辞有些惊奇地抬眼看他,他靠着椅子,眯着眼睛,花白的头发被灯光照得泛白,染了霜一般晶莹剔透。
见他看过来,温和地露出笑容,俨然一个“慈祥”的老人模样。
似在鼓励,又似安慰。
陈辞觉得眼眶发烫,转过去看场边橙色的挡板。
因为是按着倒叙积分排列的出场顺序,越是往后,选手的综合能力就越强。
曲瑶和申恺虽然是新组合,因为之前两人的成绩都不俗,也排到了挺后面。而容诗卉和路觉,不用说排在了压轴。
恢弘的管弦乐响起的瞬间,一身金黑色的两人的的确确有股王者归来的气势。
行云流水一般的接续步,如风卷草样快节奏的联合旋转,流畅淋漓的三周抛跳……
简冰再一次叹服在他们高超的技术难度和表现力之下,甚至连路觉那张普普通通的路人脸,都越看越有味道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何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