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第一的,当然是引起公愤的明月公主宁月,据说她貌比春花秋月,令西子、貂蝉汗颜;
排在第二的,是由皇后娘娘所生,端庄大气的大公主——昌平公主宁梦,容貌自不说,就是那身份可以说是天下女子之最;
排在第三的,就是艳丽无双的七公主——临安公主宁欣。
女榜更新快,荣国的公主们身份尊贵,又不屑后面的名次,是以让人觉得女榜不怎么公平。
男榜却不常更新,秦陌自去年去众国游历了一圈后,直接一跃成为了男榜排名第一,据说这人被称为“当朝第一美男子”,见识广博,身份尊贵,一举一动都风采翩翩。
更是让一众闺阁女子对他害了相思病。
后来,荣国一个学生遍布众国,接触人极多的大儒,根据年榜写出了列国人物传记,虽然是根据每年的年榜排的,但也不单单只评论外貌和身份,更多的是正面向上的事迹!
这人物传记所评价之人不论国籍、不论男女、不论老少、不论职业、不论贫穷富裕……只论功绩和名声。
直有一百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传记上的每个人物都得到众国的认可,这些人在这个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这段历史故事异彩纷呈,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这个秦陌仍然榜上有名,后面的评价是:
千百年来才出此一人,妙乎?邪乎!
午后闷热得不像话,天上的云越来越低,天也越来越暗,渐渐地起风了,勤学殿外面的大树在狂风中乱舞,不多时,一个响雷从空中炸开。
接着便是豆大豆大的雨点呼啦啦地落下来,众公主在勤学殿中望着外面的雨水,均有些倦意,也没了谈话的兴致,纷纷让旁边的侍女给捏捏小腿,揉揉肩膀……
傍晚,雨停了,夕阳的余晖穿过云彩射出来,广袤的天空碧蓝如洗,深邃璀璨,几颗亮晶晶的星子挂在天边闪耀着,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让整个皇宫都清爽不少。
------题外话------
关于秦陌的人物评价,后面可能会改,我想了许多诗句,说实话,后面关于他的具体走向(结局)等,我还没有想好,所以就在这里简单的提了一下
我现在已经写完元宵灯会的一章了,写到后面,我越来越喜欢宫映雪,写他的时候都会傻笑,然后再也想不起宁辞的好来……
突然为有自己这样的性格感到担忧,怎么能喜欢上创作中的人呢!
自恋不说还好花痴,鄙视自己中!
014 简直是防不胜防!
大公主坐着撵车直到正阳宫门口,在两名大宫女的搀扶下,端庄秀妍地走进正阳宫门,一个个宫侍对着她行礼问安。
大公主被皇后娘娘身边的得力丫鬟引进去,才一进去就能闻到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檀香,大大的书桌后面正有一位穿着明黄凤袍的女人,三十多岁,头上梳着复杂的发式,一丝不苟,全身都散发着贵气和雅致。
她正在练着大字,大公主微微行礼,悄步走近一看,赞美道:“母后这字越发沉静闲适,看似朴实无华细看又则兼纳乾坤,变数无穷,好字!”
皇后放下手中的毛笔,凤袍上的暗花隐隐在身上流动,华美璀璨,她看着女儿小小年纪却端庄可人,仪态万方,她展颜一笑:“今儿来可是来夸母后的?”
大公主俏颜一笑:“母后不需要任何人的夸赞,只需要接受世人的膜拜和崇敬即可。”
皇后一听,嘴角的笑容再也止不住,嗔了她一眼:“竟是说些好听的,用膳了吗,让嬷嬷摆饭,我们娘俩一起吃点。”
“嗯,今晚有口福了。”
不一会饭菜上桌,餐桌后站着排排的宫女,手上拿着的东西各不一样,均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皇后和大公主入座,身后的宫女各自上前伺候了,便一一出去,只留了皇后身边的向嬷嬷和大公主身边的奶嬷嬷在一旁布菜伺候。
“今天探子来报,宁辞似乎受伤了。”
“哦?因何受伤的?”
“说的是意外之伤,凌晨从公主殿出来两个小太监,做了亏心事,回去时正巧碰见了皇子,天黑,那两太监也没有看清楚,以为皇子是一个太监,便把皇子给刺伤了。”
皇后略微沉吟:“皇子身边的护卫和宫人呢?”
“他本是悄悄起来晨练,没有带几人,又是在茂盛的梅林中,想来那些人是没有注意到。”
皇后吃饭的动作顿了下:“这全宫上下,就他一个皇子,他还这么努力做什么?一个个果然都是些不让人省心的。”
大公主微微蹙眉,稚气的脸庞在灯光的照耀下有难掩的老辣神色:“谁说不是呢,可父皇毕竟正直壮年,后宫中妃嫔如此之多,难免会再有别的皇子降生。”
皇后没有抬眸,喝了一小口汤道:“景仁宫那对母女不知道在谋划什么,唯一的皇子又是她所生的,她又是因为这个缘故升了贵妃,哪有放着这样的皇子却不闻不问,甚至还有放任不管的道理。且宁辞从小争气,三岁能诗,五岁能文,打小就有‘神童’的名声……”说起这皇子都让她窝火,千防万防,居然还在她眼皮子底下生了下来,那个宫太医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心安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