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听是这事,想起梦里,沈穆轲曾想把沈柏定记在她名下的事,顿时火大,勾唇道:“我看这不是老爷的意思,是董姨娘的意思吧。”
沈穆轲被拆穿,有点恼怒地道:“你别管是谁的意思,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老爷,这事不是你说定下来就能定下来的,要把庶女记在我名下,充当嫡女,那得我同意。”陶氏强硬地道。她已不是梦中的她,她绝对不会听从沈穆轲的摆布。
沈穆轲审视地看着陶氏,这一两年,这个女人变得太多了,不但不顺从他的意思,还总是与他作对。
“念儿的情况,你是知道的,你现在不同意,等母亲过问了,就由不得你同不同意了。”沈穆轲半是吓唬半是哄骗地道。
陶氏嗤笑一声,道:“老爷觉得老太太会过问这事吗?老爷,不要忘记了二姑太太和三姑太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沈穆轲恼羞成怒,扬起了手臂,“你!你这妇人!你……”
“哇。”沈丹遐见沈穆轲要打陶氏,用哭声解救母亲。
陶氏一见女儿哭了,注意力分散,顾不得与沈穆轲对抗,抱起沈丹遐,边轻拍着她,边往外走,“小九儿乖乖,别哭别哭……”
腊八节如期而至,清晨,沈穆轲带着妻子儿女回沈氏祖宅,参加祭祖。沈氏族长开了祠堂,念了祭文,捧出厚厚的族谱,在上面添上沈丹遐、沈丹迅等人的名字。
沈丹遐看沈穆轲的脸色,跟天空一样阴沉,就知道他和董其秀没能如愿,在沈丹念的名字后面,仍然写着庶字。
从祖宅祭完祖,回到里仁巷,陶氏依照礼数,让沈柏密兄弟去给沈家各房送腊八粥,隔壁程家的腊八粥是沈丹遐送过去的,恰好苗氏亦打发程珝送腊八粥过来。
两个小冤家在侧门处碰到,照旧斗嘴一番,相互嘲笑完彼此身上的肥肉。程珝兴奋地笑道:“小啊九妹,我大哥回来了。”程珝的大哥程玿考中秀才后,就听从程老爷子的安排,四处游历,增长见闻。
“哦。”沈丹遐表示知道了,她没见过程玿。
“我跟你说,上元节有灯会,街上会摆许多小摊卖好吃的,我请你吃。”程珝咽着口水道。
“上元节我不能出门。”沈丹遐指着衣襟上缝得那一小块麻布,“我要在家守孝。”守孝期,年节可以过,可是不能大肆庆贺、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外出游玩。
程珝想了想,道:“那我买回来给你吃。”
“谢谢你。”沈丹遐笑道。
“你不用跟我讲客气,这是应该的,谁让我们是胖兄胖妹呢。”程珝笑道。
“你是胖兄,我不是胖妹。”沈丹遐撇嘴道。
“小啊九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程珝说完,忽想到了什么,“你还小,这句话你听不懂。但是小啊九妹,你是小胖妹,这个你得承认。”
这个熊孩子真不会说话。她胖,她知道,可能不能别说出来?再说了,她这是婴儿肥,她长大了一定会变瘦的,会变成一个苗条的美人儿的。
沈丹遐翻了个白眼,算了,她大度,不跟他计较。
过了腊八就是年,可是直到大年三十,陶氏都没收到锦都沈家送来年礼,虽然她不在意这份年礼,也知道锦都沈家送不来什么好东西,但锦都沈家的做法让人寒心。
年简简单单地过去了,大年初七早朝,新帝改年号为正统,新帝在史书上被称之为正统帝。
正月十五上元节,鲁泰县里张灯结彩,陶氏也命人在院子里挂上了各色的花灯,在花灯的下面,也悬挂着写着谜语的纸条。
“猜中了,有奖。”陶氏把孩子们都聚集起来,包括三个庶女。
沈丹遐和沈丹迅年纪太小,想参与也没办法参与,只能坐在暖阁里,从开启的木窗里看兄姐们玩乐。
沈柏密率先猜出了五道,回暖阁,见沈丹遐趴在窗口,眼巴巴地看着,可怜兮兮的样子,让沈柏密心疼,走过去,道:“妹妹,哥哥出道谜语给你猜好不好?”
沈丹遐回头,甜甜笑道:“好。”
☆、第二十七章 早春出游
沈柏密想了想,道:“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了个白胖子。”
沈丹遐还没答,沈丹迅捂着嘴吃吃笑。沈丹遐看着她,问道:“十一妹,你猜出来了?”
沈丹迅点头,“是九姐姐。”
沈丹遐嘴角微微抽搐,她今天穿得是麻黄色的小袄,里面是浅红色的中衣,看着是有那么点像花生。
陶氏脸色微沉,“十一姑娘困了,抱她回去歇息。”
沈丹迅的奶娘赶紧上前把她抱走,懵懂的沈丹迅并不知道,她已得罪了嫡母。沈丹遐拽了拽陶氏的衣袖,道:“娘,哥哥的谜语,我猜出来的,是花生。”
“我的乖乖好聪明,没错,就是花生。”陶氏欢喜地抱起她,亲亲她红润的小脸。
这天晚上,沈丹遐没能吃到街上小摊上的美食,因为程珝吃得太欢快,忘记了对沈丹遐说过得话。程珏责问程珝道:“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你说过得话,怎么能不守信?你这样,小九妹会很失望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夜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