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时,左丞相向皇帝奏明,“臣启禀陛下,我朝在对大漠的战事上屡屡受挫,虽然我朝将士十分勇猛,也忠心卫国,但是无奈是长途跋涉,远赴疆场,加上大漠与我中原地区气候差异极大,我朝将士在没有适应好恶劣气候的时候就要迎战毒蛇般奸诈的大漠蛮人,他们在十分艰难地抵挡了一阵之后终究不敌大漠,溃败下来,一日之内竟然败丢疆土数十里,卫将军更是战死沙场,现下残余的将士正以长城为最后防守线守住我天朝的最后一道屏障啊,但是据可靠情报说我军的粮道已经严重供应不足,这最后一道防守线怕也是难以守住了。此时宜求和不宜再战啊。”皇帝听了禀报后,也是忧心忡忡,虽然前方战事告急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危急,于是皇帝说,“爱卿所言极是,此时当务之急是先向大漠求和,待我军做好休整,恢复国力之时再向大漠蛮人讨回丢失的国土,关于求和,各位爱卿可有何建议。”大臣们听到皇帝这么说,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等了好一会儿,右谏议大夫走上前说,“臣有一建议”,“爱卿但说无妨。”“臣以为可以派公主带着我朝的求和之心前往大漠和亲,有史以来,公主和亲为两国之间求得和平共处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么做不仅可以化两国干戈为玉帛,对和亲公主而言更是一桩功在千秋的好事啊。”“爱卿所言极是,如果可以不动一兵一卒就化解我国现下的危机,必定是一件好事,但是真的公主们到了适婚年龄的都已出嫁,剩下的公主也都还未到适婚年龄,这可如何是好。”有了右谏议大夫的挺身而出,加上皇帝对公主和亲的认同,其余的大臣也都敢于上前直言,此时兵部尚书进言道,“皇上难道您忘了,宣阳公主已到适婚年龄,而且尚未出嫁,更何况宣阳公主可谓是我朝最得宠的公主,并且落落大方,美丽动人,由宣阳公主前往大漠和亲,一定会为我国求得太平。”
皇帝就知道这帮老臣会把主意打到宣阳公主头上,宣阳公主虽然说已经挑战到了他的极限,但是这些年来,他看着宣阳公主长大,她的孝顺体贴是哪一个皇子皇女都不曾给过他的,皇帝是真的不像让宣阳公主远离自己,也不想她收这么多委屈。于是皇帝说,“宣阳公主已经许配给了今年科举的状元卢天策,虽然并未成亲,但朕已经为他们赐婚了,所以宣阳公主也不是和亲的最佳人选。”关于宣阳公主帮助卢天策逃跑的事情虽然皇帝已经下令不得任何人加以议论,但是还是免不了有多嘴的宫人将事情传了出去,所以现在这件事已经闹得京城内人尽皆知了,只是大家都没有放到台面上说罢了。但右谏议大夫不愧是个不怕忤逆皇帝,敢于进言的忠臣,他不顾皇帝面子直言,“臣等早有耳闻,公主协助未来驸马抗婚逃离京城,现在下落不明,此事早已传遍京城,对公主的名声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臣恳请陛下送宣阳公主前往大漠和亲,结束宣阳公主与卢天策之间那名存实亡的婚约。这样不仅能为我朝争取来和平,还能挽回公主的名声,已请陛下三思。”右谏议大夫的话不尽引来了皇帝的不满,还引来了各位大臣的不满,这右谏议大夫自己不怕死在皇上面前提宣阳公主这桩丑事也就算了,还要拉上我们说个“臣等”,这不是明摆着告诉皇上这件事已经人尽皆知了吗,这天子要是追究起来可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果然如各位大臣所想,皇帝在听到右谏议大夫的话后十分气愤,“难道我们堂堂大天朝要靠一名软弱女子的牺牲来换取太平吗,这样的太平跟苟且偷生有什么区别,而且你们胆敢把主意打到朕的宣阳公主头上来,朕没跟你们算账就不错了。”右谏议大夫罔顾皇帝已经气的涨红的脸继续说道,“皇上,如果牺牲宣阳公主一人的幸福就可以换来全国上下百姓的太平,那么未尝不可啊,再者,陛下的许多公主都曾经为了和平委屈自己,背井离乡去到塞外和亲,那么宣阳公主为何不可啊。”右谏议大夫的一句“许多公主都为了和平前往塞外和亲”在皇帝耳朵里听成了是右谏议大夫对皇帝治国能力的怀疑,认识为皇帝昏庸无能才致使这么多公主要牺牲自己委屈求来一时太平,于是皇帝龙颜大怒,“右谏议大夫大胆,竟敢拐着弯骂朕昏庸无能,来人啊,把他拉下去,流放岭南。”“皇上,三思啊,宣阳公主不得不和亲啊。”皇帝听了更为心烦,索性散了早朝,“今日早朝就到此为止,你们都散了吧,有事明日再议。”说着也不等臣子们跪安便走了。
回到后殿的皇帝心情烦躁,他问立侍在一旁的李白说,“李爱卿以为,朕该不该送宣阳去和亲呢,毕竟宣阳也确实如他们所说犯下了大错。”李白从方才朝堂上右谏议大夫的下场已经可以看出,虽然宣阳公主已经冒犯到了皇帝,但是在皇帝心里这个女儿的分量还是很重的,说到底是舍不得让宣阳公主去和亲的,自己当然也不想在皇帝已经气急败坏的时候再惹怒他,让自己遭罪,便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臣以为,不该送宣阳公主前往大漠和亲。”果然李白的话让皇帝气消了一半,他对李白的话颇为感兴趣,“那以爱卿之见,该如何是好。”李白知道皇帝现在是不会因为心情不好治他的罪了,便说,“以臣之见,可以挑选一个公主身边品行样貌俱佳的宫女,谎称是宣阳公主的姐妹,常年陪伴在公主身边鲜为人知,将她封为公主,代替宣阳公主去和亲,大漠蛮人不懂我们中原文化,自然也不知道中原的公主是怎么样的,只要我们大家都一口咬定那就是我们的公主,那也一样能为我朝求来太平。”李白的话深得皇帝的心,皇帝大为赞赏,“好,李爱卿说得是,只是牺牲一个小小的宫女便可以使宣阳公主不受这个罪,还可以换来太平,爱卿真是我朝的栋梁之材啊。”“皇上过奖了,臣只是想为陛下分忧。”“那此事就由爱卿负责,从宣阳身边挑选出合适的宫女来。”李白于是领下了皇命。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纸信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