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明天就去找大叔,他正好也要去官府办理果园地契。”说着将银子收起来。
张小花又想到了一个事。
“你说奶奶会放娘走吗?我去了小学堂那里,娘再去,家里谁做饭啊。”
张大牛看看她,忽然笑了。
“你笑什么?”张小花被笑的莫名其妙。
“笑你啊,还以为你无所不能呢,原来你也有想不到的事。”
张小花也笑起来。
“我无所不能,大哥还真看得起我。”
“你忘了,再过些天,咱们就有小婶子了,娘也得给人家一个尽孝的机会啊。”
张小花听了,眼睛一亮。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做饭这样孝顺的活娘不能一直霸占着,不然让人说起来多不好!”
兄妹两一起嘿嘿笑起来。
241 筹备婚宴
随着秋天的脚步近了,张小叔的亲事也快到了。
三天后就是张小叔的大喜日子。
乡下结亲不去酒楼那地方摆酒席,只在家里摆,主要是省钱。
当然很麻烦。
人都说小儿子成亲大事已毕,也就是说,最小的儿子都去上媳妇了,爹娘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所以小儿子成亲在乡下都要大操大办一下的。
张青山好脸,就算打肿脸充胖子也会风风光光地把小儿子的喜事办了。
他拿着笔在纸上填填写写一些人名。
张家虽然不是大户,可亲戚朋友也不少,再加上新亲,也就是女方那边人,大概也得好几百号人。这么多人,光靠自家人是没法招待的,那就只能请村里的人帮忙了。
红白喜事,没有人会拒绝帮忙的,毕竟在这样的场合露脸是很有面子的事。
这些帮忙的人在乡下俗称“落忙人”,他们有男有女,帮着做饭、接待客人,酒席开了还要陪酒,总之务必叫喜事办的热热闹闹,圆圆满满,宾客皆大欢喜,这样子的。
这些人里会有个头,相当总管,他负责安排“落忙人”做什么事,缺什么和主家沟通,这样主家就省事多了。
这样的总管要有足够的办喜事经验,才能应付,通常都是四五十岁走过南闯过北经过多场喜宴的人担任。
他能说会道,幽默诙谐,做事干脆利落,必要的时候还能拼酒,处理各种麻烦,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了解十里八乡的情况,总之就是一个方方面面都很能的人。
村里能担此大任的,非李大夫莫属了。
张青山早就和李大夫说好,李大夫当然也答应了。
他写完给刘氏。
“你看看,这些人够吗?”
刘氏拿过来一看,吓了一跳。
“这么多!”
张青山拿起烟袋点上,吧嗒了几口。
“不多不行啊,听说新亲会来很多。”
“小五媳妇不是大姑娘吗?一个大姑娘出嫁来那么多人干啥!”
“你这说什么话!她家是大姑娘,咱家可是小儿子,小儿子成亲,不办像样一点那能行吗,多少眼睛看着你呢!这过日子,平时省点没啥,要是有事再抠抠搜搜的,没的叫人说道!”
“我知道,就像大牛他娘那个妹子家,那家伙,来个亲戚都是一盘咸菜条子!”刘氏撇嘴道,然后又有些牙疼,“可是咱们也不能太铺张了啊,这钱都是借的啊。”
张青山却没像往常那样紧锁眉头,而是神情平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钱的事放心吧,明年开春就能还上。”
“你接了远途的活了?”刘氏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我告诉你,我不许你去!远途,路上有个啥事,你咋整啊!”
“啥远途啊!别瞎操心,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就是想接人家还不乐意呢。”
“那你咋说春天就就能还上了呢?”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告诉你,明天村里就都知道了,你那嘴我还不知道!”
刘氏不乐意,刚想说什么,外面有声音传来。
“我说,老张哥哥在家吗?”
是李大夫。
张青山笑呵呵地穿上鞋迎了出去。
“哎呀,李大夫你来了,快,进屋。”
“在外面说就行,亮堂!”
“也行!”张青山叫刘氏去倒水,过去和他坐在是石磙子上。
“这是我写的单子,你看看这些人够吗?”张青山把自己写好的“落忙人”单子递过去。
李大夫看了也是吓了一跳。
“这么多人啊?”
“新亲那边多啊,我怕少了忙不过来。不过还得你说着算。”
“那边说要来多少人了吗?”
“说是一百多个,多少没说,我估计少不了。”
“那咱们这边能有多少?”
“李大夫喝水。”刘氏端了两碗甜水过来,给他们一人一碗,然后也坐下,说道,“咱们这边我看也就一百来人。”
“哪有那么少啊。”张青山摇头,“我算了一下,得二百来人!”
“咋就那么多啊!”
“你看,咱们村一家一个就好几十口,一家不可能一个啊,别忘了还有小孩子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风吹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