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牛皱眉。
“打听那个唱戏的干啥?”
“不知道。大哥,我答应她了,她回去拿米面了,我给你烙饼,你明天和大虎哥去一趟。别跟大虎哥说是王小莲打听的啊,就说是你。”
296 日子过得很无语
张大牛瞪了她一眼。
“我啥时候说要去的?”
张小花呵呵笑了。
“大哥,就当你们出去玩了,省得在家闹心。”
张大牛看着她。
“那你跟我说实话,王小莲到底啥意思?”
“啥意思还用我说?”
张大牛还是不明白。
“那个成小生你没看到吗?”
“看到了,长得跟女人似得,咋了?”
“人家那叫美,什么叫跟女人似得。”
张大牛撇嘴。
“我没看出来!”
“你看出来就坏了!”张小花嘿嘿笑了,“王小莲看出来就行了。”
张大牛还是不解。
“王小莲看上他了。”张小花只好这么说。
这下张大牛明白了。
“她要嫁给那个唱戏的?”
“不知道,说是打听,其他没说。对了,大哥,你不要跟别人说。”
张大牛点头。
“我知道,放心吧。”可还是担心地道,“那她爹娘知道吗?你咋掺和这事了呢?”
这孩子真是能操心啊。
张小花叹气。
“大哥,你管那么多干啥,咱们赚的是米面!待会你去把明天用的钱拿下来,小心点,爹娘都在家呢。”
“我知道。”张大牛还是道,“不是管那么多,你不知道,说亲这样的事不是小孩子能管得,听你意思王小莲的家人肯定不知道,要是被她家人知道了,咱们帮了这样的忙,还不怪你?”
“那有啥怪的?王小莲只叫我打听,又没说别的。好了,大哥,我心里有数,你放心吧。”
张大牛不情愿地答应了。
“就这一次,不能再有下次了。”
“我保证,绝对没下次!”
王小莲比想象的来的要快,来到打谷场先和那边的小青说了一下就走了,然后小青过来叫张小花去村里某某柴禾垛去拿东西。
张大牛怕王小莲使坏,跟着张小花去了。
王小莲正等在那,见他们来了,从柴禾垛里拿出一个篮子,里面有个小袋子,还有两个鸡蛋,和一个小碗,盛的油。
“你快点倒出来,我还要把东西送回去呢!”王小莲说着紧张地看着周围,生怕被人看到。
张小花道。
“别害怕,有人看到你就说送我东西,反正你也是我的干姑姑,谁能说啥!”说完往家跑去。
王小莲瞪了瞪眼,这时候承认她是干姑姑了,要东西的时候干啥了!
家里只有赵氏和张老大,他们在前院忙活,张小花从后院的大门进了屋,面倒出来,竟然是荞面,这叫她有些后悔,当时说要白面就好了。
把东西还给王小莲,王小莲像是才想起来,将她拉倒一边。
“你咋给你哥说的?”
“放心,没说你的事,只说你要打听他。”
“那你大哥没问吗?”王小莲急道。
“问了,我说不知道。”
王小莲惊讶,这也行?
“好了,你回去吧,明天晚上我哥回来就给你信!”
张小花回到家开始和面做饼。
荞面和白面不一样,很软,没什么劲道,吃多了还放屁,所以张小花决定自家吃,鸡蛋留着给张大牛和赵大虎,正好一人一个,到时候煮熟了就行了。
把荞面和的稀稀的,用勺子舀一下,再倒下,面呈一张透明的网状,张小花满意地点点头。
放葱花香菜和盐,搅拌均匀后烧火热锅,放油,然后像摊煎饼一样,将面摊在锅里。
因为面稀,熟的很快。
张小花用铲子将其铲出来,放在了高粱杆订成的盖帘上,再摊下一锅。
这叫轮饼。
在张小花的记忆里,奶奶,当然是现代的奶奶,就这样做的,轮好了,软硬相宜,将荞面特有的香味充分发挥了出来。
关键是好做,看上去还挺多。
六碗面很快就摊完了,张小花看看数量有点少,出去费力地从一个倒扣着的缸里掏出一个小袋子,里面是米。
这是赵氏生病这段时间,张小花做饭一点一点从刘氏那里克扣出来的,为了晚上给赵氏加餐。
现在剩下不到两斤的样子。
张小花心里诽谤,日子过成这样也不知道反省反省,真是的!
洗米下锅,烧了一锅稀饭,这样应该就够了。
又去前院的菜地,摘了一堆茄子黄瓜,做了个炖茄子,拌黄瓜。
刘氏走的时候没有留下米面,当然屋子也锁上了,这一家人要吃饭估计只能等她回来了。
虽然现在还没到第一顿的饭点。
张小花收拾好了,先去场院喊了张大牛和张二牛,又叫赵氏和张老大吃饭。
张老大惊讶。
“你奶奶给你留了米面?”
张小花摇头。
“是爷爷留的,他怕奶奶在大姑奶奶家住下我们吃不上饭。”
52书库推荐浏览: 风吹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