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山放下烟袋,拍拍刘氏的胳膊道。
“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了。既然都愿意分家,那咱们说说叫谁来分吧。”
“给二哥稍信,叫他回来。”张氏道。
张青山点头。
“老三和老四还要叫吗?”刘氏擦了把眼里抬头问道。
“叫吧,虽然说和他们没关系,可都是咱家的孩子,叫回来听听也好。”
“要不叫我刘宝大哥来帮着分家?”张小叔道。
刘宝是张青山姐姐的大儿子,和张小叔他们是表兄弟,亲戚很近,关键在于,刘宝是乡绅,还是里正。
里正相当现代的村长,但比现在村长权利要大,掌管百户的户口、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邻里纠纷等,家庭是非多数也去找他。
可以说,是乡下小民中的大人物。
刘宝虽然不是张家村的里正,但因为是亲戚,所以请来帮着分家不会叫本村的里正,也就是村长,生气。
当然,在那一天,本村的村长也要请过来,做见证。
“行,叫刘宝来吧。”张青山还是很相信这个外甥的能力的,“你去稍信,顺便也给你二哥和三哥四哥捎个信,叫他们回来,定个日子。”
张小叔点头。
“好。”
“就刘宝一个人来,有点少吧?”刘氏道,“再找一个吧?叫他老舅来吧。”
这个老舅就是刘氏的弟弟。
张青山点头。
“行。”
“还有把杨明也叫来吧。那是你的表兄弟,都在附近住着,也不远,我待会去稍信。”
杨明是张青山舅舅家的儿子。
确定完了分家的人选,接下来刘氏絮叨着家里的东西。
“田地好分,一堆一块的,其他的咋分啊?”刘氏看看屋子,“我谁也不跟,我自己过,这些东西我还得自己使呢!”
“娘,没啥不好分的,你想给啥就给啥,不想给啥就不给,我们不挑。”张小叔笑呵呵道。
544 劝慰
“你说的轻巧!”刘氏哼了声,“不给,不给你喝西北风啊!小车就两个,你爹那个他用了一辈子了,不给你们啊,我们还得用呢。驴两头,我们还得用呢。犁杖什么的都是一套,你说,你们咋分!还有那些牲口的干草,还有零里八碎的,不给你们你那个媳妇还不反了天,不给他们的,那个冤种还不给我们拼命!”
“娘,这都是小事。他们愿意要就要,你没有用的,我给你。”张氏道。
“我要是要你那个东西,你婆婆还不找上门来,老王家也不是什么好种!”刘氏冷哼道,“明阳,我待他像亲儿子一样,可你看看他,就这么走了,找他来干啥的,不就是帮着拿个主意吗?真是的,走路都怕树叶砸到脑袋上!”
张氏叹气。
“娘,谁叫你待他像亲儿子了?人家姓王,不姓张,你要求那么多干啥!”
“那分家那天叫姐夫来吗?”张小叔道。
“别叫他来了,我回来。”张氏道,“这是咱们张家的事,咱们自己解决!”
张青山嗯了声。
“那就这样吧。”
张小叔探视地问道。
“爹,那我说的那个分法你同意吗?”
张青山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习惯去拿烟袋。
张氏看了道。
“爹,别抽了,都抽了好几袋了。”然后对小五道,“你说的那个分法,大哥会同意吗?”
没想到张青山没好气地开口了。
“他要分家,我答应了,就这么分,不同意就拉倒。”
说着就叫小叔趁着天色早,去给住在近处的杨明送信。
张氏等小叔走后道。
“爹,要不还是跟大哥通个气吧,问问大哥的意思,别到时候大哥不愿意当着外人面闹起来,就不好了。”
“他敢!”张青山下炕穿鞋,“他不是说听我的吗,那就按照我的意思来!他要分家就分,怎么分还要依着他吗!”
说完拿着烟袋背着手走了。
张氏看的出来,爹还是不愿意分家的。
不跟大哥说,这是置气,或者是想看看这个儿子眼里有没有他这个爹?
她叹了口气,很是担忧。
张青山走了,刘氏开始哭诉,当然少不了的对赵氏和小婶子两个儿媳妇的怨恨和不满。
张氏只好劝说着母亲。
……
张青山心里憋闷,出了家门,来到村外的河边大石头坐下,看着水流,拿出烟袋慢慢装烟,半天都没装上。
“老哥好闲啊,坐这看景呢!”
张青山回头见是李大夫,背个篓子,手里拎着小锄头。
“是李大夫啊!来,快坐着歇歇。”张青山起身让位。
“我坐这就行,你快坐,别起来了!”
李大夫把篓子从背上拿下来放在一边,坐在张青山对面的一块石头上,左脚蹬右脚,把草鞋脱了,伸进了水里。
太阳出来了,水很暖和,泡在水里舒服极了。
“你这又上山采药了?”
张青山把药篓子拿过来,伸手翻了翻里面的药草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风吹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