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杨贵妃前夫_懒人小熙【完结+番外】(61)

阅读记录

  既然目的达成,他便起身告辞,临走时,见寿王神色跟来时截然不同,仿佛整个人都颓萎下来,叹了口气,转身走出大门。

  李瑁呆呆的坐在那里许久,只觉得又剩下他独自一人面对这无望的人生,她,终究还是离开了。空荡的屋中寂静无声,许久才传出一声哀叹。

  玉茗正坐在院中发呆,这些日子不见李瑁,却不知他可好。正想着,见父亲走进院中,她忙站起身,低着头站在一边。

  韦昭训看着这个女儿,他的气早就消了,却不能容着女儿胡闹下去,这才有了跟李瑁说的那番话,只要他不再见女儿,过不了多久她就会断了念想,一旦出嫁,这件事就变成过眼云烟。

  他开口说:“我知道你心里委屈,可父亲也是为了你好,不管如何,你跟那寿王是绝对不行。他已答应我,以后不会再见你,你便断了心思,安心等着出嫁。”

  玉茗听完第二句便呆住了,后面那些话都没听进去。父亲去找过他?他说不再见她?不,这不可能。她猛地抬起头,盯着父亲问:“父亲是如何跟他说的?”

  韦昭训淡淡说:“那些你不必管,只安心在这府中,不要想着再往外跑。”说完便走了出去。

  玉茗呆立在那里,不相信李瑁会说出不见她的话。她心急如焚,不知父亲到底跟他说了什么,在院中坐立不安,猛地想起什么,径直去了哥哥那院。

  此时元氏正在陪着幼子嬉戏,一见她来,脸上还带着些无措,便让婢子带着孩子去了房中,自己则拉着玉茗到院中,这才问:“妹妹这是出了何事?”

  玉茗将方才父亲对她的话讲了,心神不宁的说:“我出不得府,想来想去,也只有嫂子能帮我了。”

  元氏叹了口气说:“妹妹,不是我不肯帮你,上次公公发了那么大的脾气,又让你哥哥跟我不准再管这件事,若我再插手,怕是不妥。”

  玉茗听了,知道是为难了嫂子,可她已无人可求,想来想去,恳求道:“我不为难嫂子,只求你能替我去见寿王一面,问他到底如何打算,若不能知晓,我必定寝食难安。请嫂子一定帮我这个忙。”

  元氏看她快要哭出来,叹了口气,只得应下。她让玉茗在府中等候,自己则去了宁王府。

  见到元王妃,元氏将这几日的事原原本本与她说了,两人皆是叹气,也没有什么主意。元氏说:“我那小姑对寿王是一往情深,如今家中不允,真是不好办呐。”

  元王妃摇摇头:“若是别的还好说,大不了我去求圣人看在宁王的面上,给瑁儿赐婚,可偏偏中间还夹了个杨太真,这种时候提寿王的亲事,只怕会触怒龙颜。”

  “这件事,我们都插不上手,只能看他俩自己的造化了。我且先让人去问过瑁儿意思,看他如何打算。”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又是斗转峰回刺激的一章,不要错过~

  李瑁:这婚还能不能结了?

  玉茗:这婚还能不能结了?

  韦昭训:这婚能不能不结了?

  李瑁&玉茗:???

  作者:咳咳,这位群众演员不要妄想篡改剧本。

  玄宗、杨贵妃、高力士:啥时候有我们戏份?

  作者:不要吵,快了快了!

  三人:不会一下子到安史之乱了吧?

  作者:......呵呵,那不成你们当主角了?想得美!

  第35章

  李瑁自从韦昭训走后便一蹶不振, 又回到了闭门不出的样子。他整日闷在屋中,似是在看书, 可那书页常常半天也不翻一下,人也呆呆地,不知在想着什么。

  这时,有人来传话,说是宁王府来了人。他强打精神传了那人进来, 听明来意, 低着头沉思许久, 慢慢起身去书案上提笔写了一页纸,轻轻折好封了,交给那仆从。

  将那封信递出时, 他略一犹豫, 似是想要收回,仆从一愣, 迟疑的看了他一眼,不知接还是不接。却见李瑁那只手悬在空中, 终究还是将信给他, 低声说:“请王妃把这信交给韦家吧。”

  眼见那仆从走了出去,他的心仿佛空了一般, 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原本曾有一人的地方, 此刻像被刀剜出一个缺口,而下刀的,正是他自己。他颓然的闭上眼, 仿佛又回到了黑暗中,再也见不到阳光。

  元氏拿了那信便匆忙回了府,径直去了玉茗院中,见她正焦急不安的在屋中等候,忙掏出信交给她。

  玉茗将那页纸掏出来看了,上面的字迹正是李瑁所写,可她看完信,难以想象这便是他要对她说的。他说自己因那前尘旧事,不打算再娶王妃,宁愿一个人逍遥自在,也不愿别人扰他清静。还说她总归是要嫁人的,便不要在他身上消磨时光了。

  元氏见她面色苍白,也猜出这信中写的大概是诀别之话,宽慰道:“如此也好,这样你便可死心了。”

  玉茗摇了摇头,轻声说:“他是故意说出这种话来让我死心。他明明最怕独自一个人在屋中,明明那么想让人陪着他,却为了我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闭上眼,将那泪水忍了回去。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她必须要见他一面,就算要逼着她走,也要他亲口说才行。

  她请元氏再帮一忙,寻个合适时机装作无意跟父亲说寿王写了信来,她看后已死心,唯有这样,父亲才有可能放心让她出府。

52书库推荐浏览: 懒人小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