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想让你们看这里,不觉得有些奇怪吗?这个印章似乎是个艾字啊,不是唐梨画的吗?为什么落款是艾?”
“听说古人收藏画作也会在上面盖章的,可能是曾经被姓艾的人收藏过吧!”
“你们在看什么宝贵的道具呢?”董婷婷的声音突然从众人身后传来。
“董小姐,是当年唐梨亲手作的画,明天拍戏要用的。”
“真迹啊?韩家还挺舍得的。”董婷婷说着摸上了画轴,显见的要在画上再摸一摸。
“董小姐,黄导说了,我们现在得把画送过去给艾瓷。”道具组的人不敢得罪董婷婷,却也不敢把重要道具任她把玩,只得不着痕迹地移开画赔笑道。
出乎意料,董婷婷这次竟没有生气:“这幅画一点损伤都不能有是吗?”笑容和气到反而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对的。”
目送着道具组的人小心翼翼地护着画走远,董婷婷背过身去勾起一个瘆人的微笑,眼神怨毒:“这么宝贵的东西如果在你手上毁了会怎么样呢……艾瓷?”
作者有话要说:“你对我一无所知”其实是用了《请回答1988》的梗。
下一章开始是v章。
友情提示:尽量不要一口气全订!!如果看到后面不喜欢,还能及时止损。
第26章 真画作与假画作2
“艾瓷,黄导让我给你送这个画。”道具组小刘负责给艾瓷送画。
艾瓷:“什么画?”
小刘:“韩家送来的,就是咱们这部剧的顾问的那个韩家,说这是唐梨的画,借给咱们当道具,黄导让你好好看一下,揣摩一下作画人的心境,明天好好演。”
平日里艾瓷时常帮小刘搬道具,所以两人的关系也比较熟稔,小刘便忍不住多提醒一句:“我跟你说,那韩家可是政界的一大家族,这幅画对他家很重要。所以你看画的时候可小心一些,黄导说了,这幅画哪怕受了一丝一毫的损伤咱们都担待不起。我给你备了一次性手套,你记得戴上手套再打开画。”
艾瓷心头一动:唐梨的画?既然韩雨琳是把她的故事套在唐梨的头上,那这幅画真正的作者应该是……
“我知道了,谢谢你呀。”
艾瓷从小刘手里接过装画轴的盒子,戴好手套之后,才把画取了出来徐徐展开。
——果然不是唐梨的画作,是她自己当年的画。
不对。
艾瓷眯了眯眼:这也不是她的画,确切地说,这分明是幅仿得相当不错的仿画。
可是本来的那幅真画,她当年确实留给了韩景,为什么现在会变成假的呢?
“画得还挺好看的。”田启放下笔凑上来看了一眼。
艾瓷没顾上理他,还在若有所思地喃喃道:“什么时候被掉的包呢?”
韩家人没发现吗?
“你说什么?”田启没听清。
艾瓷回过神来,随手又敲了敲他的本子:“我说你《离骚》又默写错了。”
田启赶紧低头一看:……怨灵修之浩荡兮,竞周容以为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念着很顺畅啊。
“哪里错了?”
“顺序!句子的顺序错了!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艾瓷真是服了田启:“你咋每次默写都能把《离骚》重新组合一遍呢?咱们现在是在学语文,不是在学数学的排列组合!”
学渣田启:“……”
他默默翻了翻前面的默写。
版本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版本二:……亦余心之所善兮,謇朝谇而夕替。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
哈,还真是每一次都不一样呢。
话说原版到底是啥来着?
啊,背《离骚》真是使人头秃。
田启神色绝望地挠挠头,只好再次打开了课本重新背诵。
艾瓷则在一旁重新收好了画轴。
既然这是幅假画,她就没有什么认真看下去的必要了。
……
九月底的云南,天高云淡,秋风飒爽,隐约有风铃声叮叮当当地传来,和着鼻尖似有若无的桂花香气,实在是惬意得紧,连远处人群的喧闹吵嚷声都成了可以忽视的背景音。
田启逐字逐句地对照着课本检查了一遍,才确定自己终于把《离骚》默写正确了一回,他如释重负般放下笔,伸了个懒腰,蓦然发现地上已经排了整整齐齐的一溜空可乐罐。
田启一惊:“这都是你喝的?”
艾瓷随着他的问句漫不经心地将视线投向地面,才注意到地上的罐子连logo和拉环都整齐划一地朝着一个方向,心里也是一惊:她这是被顾庭传染了强迫症吗?!
但她面上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一本正经地回答田启道:“不是,是空气喝的。”
田启:“……姐,这个笑话有点冷。”
艾瓷又吸溜了一口可乐:“我没有说笑话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苏刃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