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笑着与她寒暄了几句,又压低了声音对她道:“方才我便听到姐姐的声音了, 不过这村子里没有几个人愿意与那个成日里把自己的孩子往死里打的疯子说话,想当初他窝囊得厉害, 总是被他的那个彪悍的婆娘揍得一声都不敢吭, 那一身的病有大半都是那时落下的, 后来他婆娘跑了, 他倒是硬气起来, 一天到晚地拿孩子出气, 以后姐姐还是少与他们家往来的好。”
苏蔷只是笑笑, 并未接话, 只是问道:“不知那个人伤势如何, 于伯说我最好去瞧一瞧他, 也好为他明日配药做个参考。”
“午后便醒了,只是精神还不大好,也不说话, 着实让人担心。”刘颖引着她去了西屋,道,“不过我倒是觉得他的外伤的确好得很快,还多亏了于伯的妙手回春。”
虽然西屋看起来是用来放置杂物的,但那掌紧挨着里墙的床榻与他盖着的被褥还算规矩,可见刘颖的确为了他也费了一番心思。
夕阳已经开始落山了,屋里还未点灯,因着窗子不大,里面有些看不清了,但四下却弥漫着一股淡雅的梅花香味。
正如她所言,那人的确已经醒来了,但却躺在床榻上一动也不动,只是在听到她们的动静时淡然地瞥来了一眼,随即又将空虚而含糊的目光投向了半空。
不知为何,直到离开了刘颖家,她还记得他的那种目光,似乎不曾将一切放在眼中,又似乎在执着地留意着某一处。
刘知远是与她一同回去的,他应该是刘颖口中所说的在刘家村愿意与刘木匠说话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不仅陪着她去看了看他家的木雕,而且还亲切地与刘正说了几句话。
难得的是,一向见人生怯的刘正竟十分愿意与他沟通,虽然在屋子里的苏蔷并未听清楚他们在院子里低语了些什么,但他似乎很高兴,最后甚至还露出几分他这个年岁该有的天真笑容来。
她临走的时候,说自己若哪日得了空还会来瞧瞧,还说若是刘木匠有时间便请他收自己做徒弟。虽然刘木匠并未直接答应,但他的心情显然开怀了许多,连看刘正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笑意。
回到于伯家的时候,似乎早就料到她会在路上有所耽搁的于伯已经下了厨房,亲手做了两个菜,那是她自从来到这里后第一次尝到于伯的手艺,立刻便对他又多了几分敬佩之情。
日复一日坚持用如此难以下咽的饭食来养活自己,真真是太不容易了。
接连几日,她都看到了云宣放在天空中的孔明灯,心中难免有些担忧,不知他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既平安无事又无法脱身接她回去。
但好在这里的日子也不算枯燥乏味,她一得空都会在去给刘颖家送药时顺便请教刘木匠的雕工,虽然最开始的初衷是让他不再毫无顾忌地动手打刘正,但几日下来后倒当真觉得那木工手艺着实不一般,渐渐也生了几分兴致。
而不擅于或者不习惯与旁人打交道的刘木匠见她兴趣昂然,也不意思推脱,也是倾力相授,虽然每到那时他依然少言寡语,但眼中却都还是会掩饰不住地放出几分光彩来,那是在得到旁人的肯定与尊重时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而且当她在他家时他对刘正的态度也改善不少。
但刘正却仍然很怕她,除了不得已地照着他爹的吩咐去干点活外,只要她在,他便一直紧挨着厨房的外墙蹲着,一如他那次被他爹揍过之后一样,仿佛四周风浪太大,只有那里是他的避风港一般。
他似乎是个很孤僻的孩子,从不去主动接近除了于伯和刘知远以外的任何人,也没有与他年纪相仿可以结伴出游的玩伴。但奇怪的是,他竟让人瞧不出他有多孤独,因为他即便蹲在厨房的墙根儿,也经常低声喃喃,似乎在与什么人说话一般。
于伯说,许是因为他娘亲的缘故,他很害怕接近女子。
这是苏蔷第一次听说这世间还有将自家丈夫打得遍体鳞伤的女子,也是第一次见到曾经因害怕自己的娘亲而对其他女子都避而远之的孩子。
可见女子若是凶悍起来,也是让人望而生畏的。
若是她往日里听到这样的传闻,大抵会觉得甚是有趣,但这次却是亲眼目睹,总觉得他们父子俩都极为可怜。
但好在连刘颖也说,这几日刘木匠似乎并不怎么再暴打刘正了。
而那个人的伤势也好了许多,她甚至记不得从哪一天开始,那人已经起身了,并且开始在院子里活动。只是他仍然不开口,而且总是站在阴凉地兀自出神,从不出现在阳光下,也似乎依旧没有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那之后,虽然刘颖仍对他细心照料,可刘知远很少出现在她家里了。
沿着绿水河时,苏蔷曾听那些在河边洗衣裳的女子低声议论,说是刘颖移情别恋,对那个她从小北山救下的男子动了心。
“刘颖本就是个水性杨花的,之前一直惦记着于伯家的那个远方亲戚,和那个何大勇也不清不楚的,后来又捡回来一个野男人,孤男寡女地在一起住了这么久,也就那个傻书生相信他们是清白的。”
“我见过那个男人,虽然一脸凶巴巴的,但长得的确比刘知远耐看,而且他身上还有一种很好闻的味道,可不就更勾魂儿嘛。”
“刘知远也是可怜,为了她得了个不孝的骂名,连赶考都误了好几次,还成日里帮着她照顾那个野男人,结果却落了这么个下场。”
52书库推荐浏览: 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