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嬷嬷不是一个伶俐的人,但为人却是忠心。所以即便是严潇宜让她给纤柔打下手,也没有什么抱怨的。想着自己一定要代大小姐看好陪嫁来的那些人,别在国公府里惹了事端,给大小姐添了麻烦。
纤柔也是俯身应下。
“吉儿,你今后便跟在我身边好了。”严潇宜对一直默不作声的吉儿说道。
吉儿心中一松,也是明白了严潇宜并未有怪老夫人。老夫人要她好生照顾大小姐,那留在大小姐身边便是最好了。
严潇宜做事很有分寸,没有上来就把人全部换成自己的。这让得了禀报的大长公主很是满意。
“祁儿即便是真的……,起码严氏是个聪明的。”大长公主自我安慰着。
正提着笔为大长公主画像的姜文正听到这话,无奈的摇了摇头。“陈太医还未诊断,你倒是先认了。”
大长公主动了动有些僵的身子,朝姜文正摆手道:“本宫的腰都快僵了,你莫要在说话。”
“下官知错了,殿下再忍忍。”姜文正作着揖,一脸恭敬。
大长公主撇过眼,不再理他。
站在一旁研磨的大丫鬟柳叶瞧着姜文正的画作,心里忍不住叹息。
国公爷的画作怕是也就只有大长公主觉得好,这画中的人瞧着都不知道像谁。但是又想到大长公主那一手千里鸟飞绝的琴艺,柳叶低着头,不愿再回想。
不多时,姜文正终于画完了。
大长公主拿着画,乐呵呵的说道:“国公爷的画技是越来越好了,瞧!把本宫画的多好看啊!”
姜文正则是摇着头,说道:“本就是殿下容姿非凡,才有画中美人。”
一旁侍候的柳叶眼观鼻鼻观心,觉得自己是个木头人。
就在这个时候,林嬷嬷在书房外听候。
大长公主唤了人进来,只听林嬷嬷禀道:“殿下,明天是世子夫人归宁的日子,不知……”
“哎呀!我倒是忘了这事儿了。”大长公主说道。“去叫世子夫人过来。”
林嬷嬷领了命出去。
大长公主说道:“严氏的父母已经不在,虽说严培伦不厚道,可府里还有个老夫人在,严氏还是得回去。不然有些人怕是要说闲话。”
虽说大长公主喜欢严潇宜的安分,但更加喜欢她对待姜祁的态度。
姜文正见大长公主不满的样子,笑道:“若是严氏不愿回去,那便不回。严氏既然已经嫁入我们姜家,也不能受了别人的委屈。”
“也是,我们家还真不怕别人说闲话。”大长公主也道。他们宁国公府遭受的闲言碎语还少了吗?
姜文正乞儿出身,大长公主杀夫再嫁,姜祁横行霸道……
整个儿宁国公府再多的闲言碎语都能担的下来,何况严潇宜是被那严培伦送来冲喜的,不回严家又有何错?
作者有话要说: 姜文正乞儿出身,对名声本就不在意。
大长公主若是在意名声,就不会亲自斩杀前驸马。
这样的两人,他们的儿子有怎是一个在意名声的?
整个宁国公府,也就只有严潇宜是个守规矩的!
☆、归宁(1)
不一会儿,严潇宜被请到了主屋,姜祁没有意外的跟着。
大长公主佯做不满的对姜文正说道:“这儿子怕是真的要给了儿媳了,一时半刻也不愿离着。”
姜文正眯着桃花眼,笑道:“祁儿怕是随了我了。”
大长公主嗔怪的锤了一下姜文正结实的胸膛之后,也不管姜文正装疼的样子,转身离开了书房。
姜文正看着大长公主离开的背影,失笑着摇了摇头,无奈却又纵容。
“说起来,明田应该是你归宁的日子。你自个儿有个什么章程?”大长公主开门见山道。“如今你父母已经不在,即便是不愿回去,也是没错。所以,你无须担心有人会说什么,宁国公府还不怕这些闲话。”
严潇宜一愣,犹豫了片刻,缓缓道:“儿媳多谢母亲爱重,只是严家还有祖母在,过两天她老人家便要回乡,所以儿媳如何也要去送送她老人家。”
大长公主听罢,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一会儿我让林嬷嬷准备些礼物,也算是我们国公府的一点心意。”
严潇宜起身,微微欠身道:“儿媳谢过母亲。”
大长公主瞥了一眼一旁坐着的姜祁。“明天,祁儿可是也要一同去?”
姜祁点头道:“宜儿归宁,我怎能不同去?”
说完,便冲着严潇宜傻笑。不管是什么理由,女子归宁的时候,没有丈夫的陪伴,定是要被人说闲话的。姜祁不怕,却是舍不得严潇宜受委屈。何况算起来,梦中除了赴宴的时候,他和宜儿从未有一同出过门的。他知道宜儿是怎么嫁来的,所以若是明天严培伦那一家子给宜儿不痛快,他就让他们不痛快。
“明天让你程叔带一队人,林嬷嬷陪着。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归宁,场面若是小了,怕是要被人小看去。”大长公主说着安排。
姜祁听罢,乐的露出大白牙,笑嘻嘻的冲着大长公主道谢。“儿子多谢母亲。”
程叔是国公府府兵的统领,也是姜文正的亲卫统领;林嬷嬷又是大长公主身边的亲信。仅凭着这两人就能表明宁国公府对严潇宜的态度。
52书库推荐浏览: 六十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