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般好颜色_何甘蓝【完结】(110)

阅读记录

  豫王许是生病了,面色有些苍白,率先说道:“老突厥王三个月前就病故了,新上任的突厥王是他的侄子,兴许是为了树立威信,所以闹得动静大了些。”

  “看豫王的意思是要主和?”王太尉转头看他。

  豫王点头:“如今四处冰封,天寒地冻,不宜动兵。况且敌人流动性太强,不好追击。”

  “臣不这样认为。”王太尉抬手面对瑶光,“太后娘娘,敌人都打到我们鼻子前来了,难道我们还要装作没有看见吗?有一就有二,新突厥王既然是为了立威,那咱们也给他立立威,让他知道厉害!”

  “王太尉真是坐着说话不腰疼,冬日领兵出征,又是关外,胜算能有几成?今年的收成算不得好,粮食从何处来,兵力又从何处征集?”大司农站了出来,明显也是持不同意见。

  两边争锋相对,竟然当着瑶光的面吵了起来。

  瑶光坐着听了一刻钟,见宣王和秦相国的眉毛都未动一下,这才知道自己还是太嫩了些。

  “好了,争执无意,哀家想听听宣王和秦相国的意见。”瑶光出言制止。

  朱照业言简意赅:“臣的看法与豫王相同,不宜出兵。”

  瑶光的眉毛稍稍扬起,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了。一向逞凶斗狠的人竟然放弃用拳头说话了,真是稀奇。可转眼一想,她又觉得他是不是打着什么其他的算盘?

  “秦相国呢?”

  “臣认为,该出。”一向沉默寡言的人倒是来了点儿直脾气,“突厥人狂妄,竟敢掳走我边境百姓,实在可恶,若不出兵讨回,恐怕会助长突厥人气焰。”

  如此,便是一半人赞成出兵,可一半人不赞成,最终的决定权依然落在了瑶光身上。

  正在头痛之际,忽然背后传来窸窸窣窣地声音,一颗圆乎乎的脑袋从被窝里钻了出来,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众人。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先是一愣,然后才毫无防备、参差不齐地下跪请安。

  “咯咯咯咯!”见着人朝他下跪,榻上的小人儿一下子顶开被子钻了出来,拍着手掌笑得开心极了。

  瑶光扶额,她怎么忘了刚才抱了这祖宗上榻呢。

  “罢了,你们都先回吧。”商议不出来个答案,只好先作罢。

  “臣等告退。”

  朱照业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后方,见她佯装生气地抱起小皇帝,虚张声势地拍了拍他的屁股,以示教训。

  “娘亲——”小皇帝扯着脖子喊道,似乎是在求饶。

  朱照业迅速回头,他将拳头收入了衣袖中。无人知晓,他是多么希望那榻上的小人儿真的是他的儿子啊,这样他就不必伤害他们母子了。

  瑶光抬头,见他背影萧瑟,竟品出了几分沉沉暮气。

  “宣王。”

  朱照业将要迈出门槛,又被她喊住了。

  “太后娘娘还有何吩咐?”他转身看她。

  “无事,你走吧。”瑶光扯了扯唇。

  她本想问他,若她命他出兵,他肯吗?可话到嘴边发现有些暧昧不清,便又吞咽回去了。

  他点了点头,对着她微微拱手,转头大步离开。

  “哦~”小皇帝张圆了嘴巴,好奇地看着那人离开,像是见到什么了不得的生物一样。

  “傻子。”瑶光嫌弃他这副傻样子,却还是疼爱地亲了一口他的大脑门。

  接下来的几日,瑶光不停地接见大臣,从兵力的估算再到粮食的估算,再深入了解了一番新上任的突厥王,心底始终下定不了决心。从感情上,这仗该打,突厥王竟敢掳走大魏的百姓,这简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点。可从实际情况来看,兵力足,粮草不足,宣王不愿出兵,主帅有待商榷。

  深夜了,瑶光还坐在案桌前揉太阳穴,眼前有些昏花。

  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朱照业为何不同意出兵?以他的领兵作战的能力,纵然会有些辛苦,但得胜不是难事。可她又在反问自己,为何一碰到难事就要依靠他,难道她手中已无可用之人了吗?

  她闭上眼,整个人被撕扯成两半。无端地,她开始产生了自我厌恶的情绪。

  “娘娘,平阳将军在外面求见。”高内抱着手走进来通禀。

  瑶光睁眼,一时适应不了这光线:“五兄,他今日当值吗?”

  “兴许是。”

  “他又何要事?罢了,让他近来说吧。”

  秦平阳因之前救驾有功,早已升做禁军副统领,可谓是年轻有为。因着避嫌,他嫌少出现在瑶光的周围,今日倒主动请见,实在意外。

  他身着一身禁军盔甲进殿,利落地给瑶光见了一个礼,然后道:“臣无状,想请太后娘娘下旨让宫里的太医去一趟秦府。”

  “怎么?家里有人生病了吗?”瑶光皱眉。

  “大伯娘病痛数日,多方寻找良医未果,今夜又呕吐昏迷了起来,府里派人来给我传口信,想请娘娘开恩,让许院判走一趟。”秦平阳眉眼夹着担忧,但脸上还是一派沉稳的,想是历练了这些日子的结果。

  “自然可以。”瑶光抬了抬下巴,高公公立马就让人请去了,瑶光责怪平阳道,“大伯娘生病了你怎么不早些告诉我,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你让我如何安生度日?”

52书库推荐浏览: 何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