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都救不了你(三国)_有绯【完结】(91)

阅读记录

  但是荀攸反对。

  刘表空有荆州却没有雄才,不足为虑。

  他们退兵的目标就是为了更顺利地北上,一旦真的跑去打了刘表,一时之间肯定拿不下荆州,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主次不分。

  曹初思索,也开口道:“现在父亲与刘表结盟,若我们毁约在先,必然会对名誉有所影响,不如先去解决昌豨。”

  是的,东海太守昌豨又叛乱了。

  昌豨是草寇出身,虽然仗着天高皇帝远一直不服管教,可他到底只是个东海太守,而不是东海龙王。他也怕大军压境。

  人群之中,只有于禁的神情不对劲。

  曹操挑眉,喊他的字:“文则有何异议?”

  “末将……与昌豨有旧。”于禁拱手,坚定道,“愿去讨伐此逆贼!”

  曹操点头。

  曹司空一向是个很有魄力的人,面对眼前的大好形势,眼睛都没眨,说退兵就退兵。

  退,是为了更好的进。

  听闻曹军的行进路线来了个大转弯,正在吃瓜围观曹袁相斗的刘表一惊,手里的瓜都掉了。

  他转头问蒯越,狐疑道:“曹司空可是要来打荆州?”

  蒯越看了一眼蔡瑁,摇头道:“主公莫忧,我们方才与他们结盟,曹司空不会轻易来攻伐荆州。”

  另一边。

  袁尚莫名其妙地看着曹军如潮水般退去,松了口气,但他始终觉得还是有哪里不太对。

  曹军的主力的确退去了,但是另一边的曹昂和张辽又去哪了呢?

  找了一圈没发现人,袁尚就暂时把这件事情搁在了一边。

  袁营不缺明白人。曹操退兵背后的意图都那么明显了,算得上是光明正大的阳谋,但是袁营的明白人都没有开口说话。

  因为袁尚和袁谭不会听。

  曹军一撤,没了外力的威胁,刚团结没多久的袁家兄弟果然吵了起来。

  首先他们吵的就是黎阳没守住的问题。

  袁谭气得要命,怪袁尚太不靠谱,援军来的太慢。

  袁尚特别委屈。

  袁谭自己没能力守住黎阳,怎么还怪起他来了?

  是夜,袁谭回到主军大营,气道:“若不是他要亲自过来,援军怎么可能会走得那么慢!”

  郭图开口了:“将军可知他为何要亲自带兵前来?”

  袁谭疑惑:“为什么?”

  郭图附耳道:“他正是担心您得了兵马之后不肯归还。”

  袁谭得了增援的兵马之后会还给袁尚吗?当然不会!

  所以袁尚才要亲自过来盯着。

  自己的小心思被点破,袁谭气得把佩剑往地下一掷,大义凛然道:“大敌当前,袁尚那厮竟还有心思算计这些!”

  见袁谭越想越气,郭图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现在他们军队的辎重并不完备,不如就问袁尚要辎重,试探一下袁尚与他联合抗曹的心思有几分。

  如果袁尚给了,那袁谭就可以放心跟他当队友,如果不给,那就……见仁见智了。

  袁谭一想挺对,于是派人过去,问袁尚要辎重。

  袁尚本来想给,奈何他身边的谋士对一直支持袁谭的郭图可谓是恨得咬牙切齿,就开口撺掇袁尚。

  黎阳不是那么好打的,可袁谭失黎阳却失得如此之快,这其中定有猫腻。

  袁尚一想没错,立马回绝了袁谭的请求。

  袁谭大怒。

  郭图和辛评又撺掇:“将军与先公的关系不睦,皆是审配所构陷。”

  审配是袁尚身边的人。

  袁谭生平最大的痛处就是父亲袁绍不喜欢自己,一听这话果然炸了,立即出兵攻打袁尚。

  而曹操这边已经退到了许都,又亲自出兵平定东海太守昌豨的叛乱。

  袁谭和袁尚不停地在打。

  曹操路过东海作完了一首诗,北边的袁谭和袁尚继续打。

  等到昌豨的坟头都长草了,袁家兄弟俩还在打。

  袁尚继承了袁绍的大部分势力,袁谭自然打不过他,被揍得节节败退,只能退回自己的大本营青州。

  就在袁谭经过数次大败而绝望的时候,郭图又给他出了个主意。

  他建议袁谭联络曹操抗击袁尚。

  这个主意可谓是馊得不能再馊了。

  袁谭不是傻子,他没有同意,而是转头问郭图:“为什么?”

  郭图一本正经地分析:“与曹操结盟不过是个幌子,曹军的目的一直是袁尚的邺县。

  二者相争时,将军可以趁此出兵夺取邺县。

  若袁尚败了,您也能收留他,从而接手他的势力。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袁谭又问:“我这样固然可以得到邺县,那剩下的曹军怎么办?”

  郭图不慌不忙:“邺县距离许都极远,曹军远征消耗必然很大,定会像先前那样打上一阵就退兵,待曹军退去,将军便可高枕无忧。”

  袁谭一听有道理,于是同意了,派人去许都找曹操讲和。

  袁谭欲要和曹操结盟的消息传来,曹营众人诡异地沉默了片刻。

  曹操打破了平静:“谁给他出的主意?”

  “好像是郭图。”程昱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有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