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 便临近晌午。
子萱让厨房提前将饭菜送到东苑大厅, 屋内的丫鬟将圆桌布好, 又放上了碗筷和酒杯。
近来老爷衙门上的事忙,家中已经许久没有这般正式待客了,丫鬟们都怠慢不得。又听说来的人是怀安侯, 手上的伙计便又更仔细了几分。
洛青衫守时。
晌午刚到, 苑外的婢子就来通传,老爷和怀安侯来了。
顾氏和洛容远都起身相迎。
姜氏和女儿紫菀, 还有方槿桐和方槿玉都算是客人, 没有让客人迎客的道理, 顾氏又要招呼, 便留了几人在厅中吃茶。
“侯爷。”洛容远拱手行礼。
沈逸辰驻足。
上一世,他就见过洛容远。
弘德二十一年, 先帝薨, 诸子相争,长风内忧外患。巴尔趁势南下鲸吞桑食长风国土,北部百姓惨遭□□。
外敌当前,军中的将领却各为自主。
马蹄盯准的都是京城,却无人肯请缨北上。
江山岌岌可危, 各个盯紧的都是皇位。
最后,是洛容远临危受命,极端严酷的环境下, 将北部疆土最后一道防线守了下来。
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后来景帝登基,大行封赏, 洛容远却无暇返京。一封亲笔书信,求得赏赐当时震惊了朝野,请求景帝重审方家谋逆一案。
那时景帝初登大宝,根基不稳,若是立即重审方家谋逆议案,怕被人借机抨击景帝忤逆先帝,倒行逆施,天下初定,怕又起风波。
洛容远的请求被压了下来。
景帝承诺,等局势安定,会立即重审方家谋逆一案。
弘景二年,巴尔北部一场严寒,冻死了不少族人。连场大雪,又葬了许多可以安身的地方。巴尔一族为了生计,举全族之兵南下。
巴尔一族骁勇善战,又是破釜沉舟。
长风这边却是新帝登基,百废待兴。
这一仗,打得极其惨烈。
长风守军,十去了八/九。
后来长风和燕韩联手抗敌,又向苍月借了重兵,才将巴尔南下的铁骑驱散。
洛容远就是死在那场十去八/九的战役里。
后来景帝追封洛容远为定北侯,又封了顾氏为一品诰命夫人。
血流成河里,守军将士却连洛容远完整的尸首都没有寻到。只在九幽关外立了洛容远的衣冠冢。
……
沈逸辰唯一一次带槿桐离开怀洲城,就是北上九幽关拜祭洛容远。
槿桐在洛容远的衣冠冢前哭得昏天黑地。
他那时才知晓,他们从小青梅竹马,若不是后来连翻变故,方家同洛家是要结亲的。
但命运已经如此,没有逆流的转轮。
沈逸辰记起九幽关一役前,他在朝中最后一次见到洛容远。依旧不苟言笑,寡言少语。
这样的人却有担当,重情义,否则九幽关也守不到援兵到的那一日,或许长风已经山河国破,不复存在。
他敬重洛容远。
……
洛容远唤他一声侯爷。
他也自然而言应声:“洛将军。”
洛青衫和洛容远都愣住。
沈逸辰才觉突兀。
前一世时,他和洛容远同朝为官,那时候的洛容远已经官至定北大将军,君子之交淡如水,他在朝中唤得一直是洛将军。
而这一世,弘德十九年,洛容远还在绒西驻军,时任左前卫副使。
左前卫副使在军中虽然职位不低,却远不到将军的程度。
他这一声“洛将军“实在突兀了些。
“末将不敢。”洛容远拱手低头。
他看了看洛青衫,又朝洛容远笑笑,圆场:“本侯在军中数年,自然有军中的眼光,洛大人,我看洛公子就有将才之相。”
伸手不打笑脸人,洛青衫赔笑:“侯爷过奖。”只当先前是沈逸辰的恭维之词,便都没有再深究。怀安侯府的恭维,并非人人都有。
洛青衫心悦。
等到东苑大厅,丫鬟们已将碗筷和凉菜,还有汤水都备好。
简单寒暄过后,厅中就都入席。
洛容远和方槿桐坐在顾氏左右。
方槿玉临着方槿桐。
姜氏在方槿玉一侧,紫菀的位置就将好临着沈逸辰。
紫菀近乎欢呼雀跃。但有姜氏在,紫菀又不敢太过招摇,只得他们说话时候,才光明正大得看沈逸辰几眼。
无论是先前,还是眼下,沈逸辰都随和。
紫菀很喜欢他。
方槿桐心中一面嗟叹,一面不敢去看沈逸辰,只道紫菀还小,见人家生得好看,就觉得沈逸辰是好人。
其实不然。
幸好她第一次见沈逸辰时就知悉了他的真面目,否则,说不定还同紫菀一样,认为这怀安侯好到天上去了。
这些,方槿桐自然都不会同旁人说起。
不多时,众人拾起筷子,子萱就吩咐厨房开始上热菜。
三月里,日子虽然渐暖,早晚还是寒凉。
洛青衫早出晚归,顾氏担心他身子,于是府中的酒还是都温了再送上来的。
洛青衫先敬沈逸辰。
沈逸辰却之不恭。
顾氏和姜氏先前就在喝果子酒,方槿桐三人也顺搭着喝了一些,很是好喝,也不上头,饭桌上紫菀说要喝,顾氏便让子萱唤人盛了上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