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刚进厨房,杨瑾抬手就打碎了一只碗,摘菜叶只剩光秃秃的菜心,待他再伸向砧板打算尝试切菜,冯知春一记眼刀飞闪,他讪讪又把手缩了回去。
冯知春捏捏眉心,“知秋不济还能劈柴,赵丰不济还能生火,老爷你是来帮忙还是来添乱的?罢了罢了,趁一身衣服还没脏,你快去外头坐着,与师傅们聊聊闲话吧!”
杨瑾就这样灰溜溜出了厨房。
第一次下厨失败,杨瑾为了哄妻子开心,顺便彰显下自己的学习能力,日后得空便钻研食谱,厨艺虽追不上冯知春,但也学的有模有样,更没想到无心插柳的一举在日后帮上大忙。
这自是后话。
且回今朝,随着最后一道菜肴上桌,一桌人举杯共饮,今年也即将迈向终点。
纵天气再寒冷,也敌不过热闹的气氛。酒杯之间喜气洋洋,所有人都将烦恼、忧愁暂抛脑后,只求贪杯一场,辞旧迎新。
崭新的一年嗬,总是如此令人期待!
“咻!”
皇宫的方向飞出一道亮光,硕大的烟花绽放夜空。紧接着,“咻”“咻”“咻”几道亮羽随之其后,接连映亮天际。圣上放出烟火,王臣百官也跟着打出了自家的礼花,整个京城夜如白昼。
这是县城不曾见过的盛况。
大伙也顾不上吃饭喝酒了,纷纷起身仰头观赏,知夏知秋更是开心,一会说“这个好漂亮”一会说“那个更大”,惊奇地看着,十分兴奋。
冯知春和杨瑾站在离众人稍远些的位子,亦仰头看绚丽的烟火。
杨瑾略一低头,在冯知春耳边轻声道:“倒让我想起了那时候。”
冯知春疑惑回眸,“哪时候?”
“就是那年元宵。”杨瑾微微含笑,烟火的亮光撒在身旁女子俏丽的面容上,细碎的流光汇聚于女子乌亮的眼眸中,他的手缠上她的细腰,将两人的距离拉得不能更近,“还记得吗?我们谈恋爱前,一起看花灯王。”
如今,“恋爱”这个词,杨瑾说的炉火纯青,半点不好意思的模样都没有。
冯知春自是想起了,“怎么会忘呢。”当时她还为这事糗了自己好久,她推推杨瑾,“有人在呢。”示意他人前别这样腻乎。
杨瑾却不放开她,笑着伸手抚上她的脸颊。
“你现在表情,和那时也很像。”他低叹一声,“有一件事,我当年就想做了,可惜没能如愿。”
冯知春不由好奇,正张开唇想问,下巴便被抬起,下一瞬杨瑾的脸伏下来,双唇相抵,轻啄一下。杨瑾眸中带着狡黠,“嗯,就是想这样做。”他不留一点机会给冯知春,复又低头吻住她的唇,唇齿相接,舌尖微绕,一个偷偷又绵长的吻。
在冯知春不停捶打的抗议中,杨瑾留恋地啄了她一口,才拉开两人的距离。
“知春,新年好。”他含笑道。
“哼……”冯知春无力地抓着他的前襟,盛着薄薄羞恼,不情不愿回道,“……新年好。”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并没有写新年这段打算的,写着写着,觉得气氛正好,适合来一发(划掉)腻歪。【捂脸】
第83章 跨年
年夜饭散桌后,冯知春提议一家人守夜跨年。楚云和赵丰便在主屋内搭起小桌,端来果脯、水煮花生、糖霜核桃仁等,码放了满满一桌。
远寺钟响,已是子时。
冯知春神情忽然变得很严肃,她站起身,对着知夏和知秋道:“你们两个,跟我来。”
知夏和知秋有些茫然,站起身跟在她身后。杨瑾对她突然的举止也心生疑惑,看了眼赵丰,赵丰亦摇摇头,表示也不明白夫人何意。
后院空旷,已然冷清。
屋檐下的橘红纸灯笼在冷风中微微摇动,几人交错在地上的影子也随之微晃。
冯知春领知夏和知秋走到院子中间,她抬颈辨了下方向,定定面相西北方向,双膝弯曲,跪在地上。
“姐?”不光知夏知秋,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你们俩也跪下。”冯知春道。
知夏和知秋面面相觑,还是依言一左一右跪在冯知春身侧。
冯知春道:“离京那年,我十三岁,你们六岁。我曾以为再不会踏足京城,却没想,还有带你们回来的一日。”
听到这,知夏、知秋已有些明白,他们的长姐将要做什么。两人肃着脸,一同与她望向西北方向。
“以前,我鲜少与你们谈起爹娘、京城。‘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我唯有拼命护你们周全、安康,才顾不上想那些伤心事。冯家根脉不断,才觉慰爹娘在天之灵,纵是苟延残喘亦有所价值。”
听到“苟延残喘”四字,杨瑾的眉头一皱。
“今日的话,我只说一遍,你们需用心记得:我们的爹冯修文乃是圣上钦点状元郎,娶太医院院判之女吴清姚为妻,任至太常寺少卿,严苛于身,勤俭于政。五年前,冯家变故,爹娘屈罪自结,陈尸当街……一直以来,我都与你们说,爹娘是被冤枉陷害,并不是要你们记住仇恨。而是要你们知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身为冯家儿女、爹娘的孩子,我们虽沦落罪籍,却当行的坦荡做的端正!若寻到机会为爹娘平反自是最好,若不能,也不能自贱本身,而要将冯家的才学反善他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阿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