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绍收到消息后,独自在后院开了坛酒喝了,犹豫着要不要回西北。
周丰容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永安公主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一句证词就引出这么大反应,她得避嫌。
酒至半酣,耳边传来脚步声,她以为是竹秀,倚着廊柱头也不回地道:“别急,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要不要回西北。”
“你要回西北?”
她愣了愣,转头一看,应璟站在身后。
“不劳宁都侯关心。”话说出来就后悔了,她从不会用这种阴阳怪气的语调说话。
应璟没做声,缓缓走到她身前,背对她看着院中的池水,手指把玩着折扇上的坠子。
“我与公主结识是在老太尉府上。当初我初回都,得不到任何机会,应家也无人帮我,我只有去求和伯父交好的老太尉。当时家母刚刚过世不久,我心情抑郁,便与他说了一些往事。不想那日公主也在,与其夫人隔着一扇屏风听得清清楚楚。没多久,我忽然得到了先帝召见。后来听老太尉提及,才知道当时是公主心怀同情,替我在先帝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荀绍不料他忽然说起与公主的旧事,当初公主还说是他亲口告诉她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应璟转过身:“虽然后来因为太后干预,我必须出使西域三载,但若无公主相助,我连这个机会也未必会有。”
“所以你才在她面前一直那般顺从?”
“是。”
荀绍勾勾唇角:“挺好啊,公主对你有提携之恩,又深情一片,如今终于苦尽甘来能共结连理,实在可喜可贺。”
“共结连理?”应璟眼珠一转,笑道:“你是为这个才要回西北的?”
荀绍冷笑:“我要回西北是我的事,与你何干?”
应璟走近几步,放柔声音:“那日其实是我自己在敷药,公主忽然来访,我未及遮掩,她非要帮忙,这才让你看了笑话。有时连眼见都未必属实,又何况是耳听来的消息?公主其实从未对我言明过什么,又何来的共结连理之说?你别生气了。”
荀绍倏然起身:“我没生气!”
“真的?”
她咬了咬牙,手紧捏成拳:“我气的是我自己,我不希望自己变成现在这样,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我觉得分外厌恶!”
“你没有变,只是你心里多了牵挂而已。”应璟微微笑起来,走近一步:“阿绍,这牵挂可是我?”
“胡说八道!”荀绍震怒,抽出腰间软剑挥了过去。
应璟并没有退后,手中扇柄挡开了这招。荀绍震怒,再不客气,挥剑又袭,二人在狭窄的回廊上你来我往,一个势如雷霆,一个波澜不惊。
荀绍心中气恼愤怒层层叠加,出了狠招,应璟原本还格挡,此时忽然垂了手。她一惊,连忙收势,剑尖险险停在他眉心前半寸。
应璟静静地看着她,迎着剑尖就朝她走来,荀绍连忙退后,他竟不依不饶,仍然往前。
“你想死吗?”
“你忍心杀我?”
“你……”荀绍的背已经抵着柱子,恨恨地扔了剑:“若非念在你有官爵,我……”
应璟已到了她身前,手扣住她腰,低头轻笑:“哪里变了,还不是这么嘴硬?”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君今天好乖,准时出来了哟~~~╮(╯▽╰)╭
应璟:不留言对得起我傲对冷剑吗!!!(╯‵□′)╯︵┻━┻
☆、第三六章
是什么时候对荀绍动心的呢?
初见时她才十岁,是个双颊还有肉的粉嫩.女娃娃,成天一本正经地跟在父亲身后舞刀弄枪,身边只有一群耿直的军人,没有勾心斗角。
应璟本来和她并没有什么接触,倒是很羡慕她有这样的童年。
直到有一次,他和荀老将军对坐以石子演练对阵,荀绍在旁观战,一局结束,她忽然给了几句评价,让他不禁刮目相看,这才开始留心起她来。
后来渐渐熟识了,他故意要挑拨出她其他情绪,时常逗她。
他曾特地从洛阳带回一盒绣花针给她,跟她说是暗器。她高高兴兴地收下来了,还专心练习了一阵,后来被婢女认出来才知道上了当,脸都气绿了。
五年很漫长,她从一个孩子长成如花少女,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立功,喜怒哀愁,他都见过,但那时只将她看成一个妹妹,一个友人,针锋相对也是种乐趣。
那一年应璟以少胜多光复西北六郡,大杀魏**威,意气风发。可是这赫赫战功最后并没有落到他头上,全都被周典夺去了,不仅如此,他还被调去了雍城。
其实并没有什么部下作乱,真正要掩杀他的是周典。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窜的太快是种威胁,何况他不是周家亲信,还跟荀家走得很近。
应璟眼睁睁看着跟着自己的士兵对自己举起武器,最终只能奄奄一息的倒在血泊里等死。
荀绍杀过来时他已经无法动弹,虎口酸麻拿不动兵器,腿不知道是不是断了,早没了知觉。她的脸探过来,挡住了视线里泛白的月亮,他勉强动了动嘴角,证明自己还活着。
后来他回都,三载奔波,千难万险,生死堆里走过无数遍,愈发觉得,在危急关头有人能伸出援手救你是多么的珍贵。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