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橄榄树_玖月晞【完结】(189)

阅读记录

  “自那之后,队伍中其他队友也都断了联络。前段时间,战事委员会试图联系他们,商量战争胜利后授予国家奖章的事,可谁都联系不上。唯一找到了凯文,回复邮件的是他的家人,说他身心留下了严重的创伤后遗症,精神状况很糟糕,甚至数度自杀过。他不肯再来东国,还通过他的家人转告,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再联系他。”哈维说完,默然许久,感伤道,“他们是所有库克兵分队里最优秀的一支队伍,清掉了无数个恐怖组织的分据点。”

  宋冉长久地没有说话,目光涣散,望着虚空。她看见酒店外,一辆公交车停靠站边,抱着课本的大学生有说有笑地下了车。阳光很刺眼,她忽然看见山涧的小溪里,一群二十岁出头的大男孩们脱得只剩裤衩,在水里打闹、抓鱼。

  “等你休息好了,我会陪你去仓迪,看看能不能找到关于他的线索。”哈维低下眼眸,不敢直视她,“李上尉是我们的英雄。找不到他的下落,我们也很惭愧。”

  “我明天就可以出发。”宋冉说,“不过,我现在可能需要休息一下。”

  她的食宿问题已安排好。哈维跟她约好第二天的出发时间,又宽慰了她一会儿才离开。

  宋冉回到房间,人感到虚脱,浑身无力。

  她躺倒在床上,缓慢地呼吸,出气。她很累了,但时间还早,她睡不着。也不想闭上眼睛,陷入黑暗。

  她望着天花板发呆。其实并不敢深想这趟过来结果会如何。她甚至不敢问自己的心,不敢问自己阿瓒究竟是活着还是已经……

  她不愿也不肯去想。她只想去找他,哪怕把东国走遍。

  事到如今,仿佛只有这一件事是对她有意义的。

  她甚至无法从东国好转的局势中体验到半分喜悦。

  太讽刺了。

  这是不是说明,或许大爱只是一种幻象?而人终究是自私的,只有个体自身的痛苦才是最为锥心深刻的?

  宋冉走上阳台,眺望阳光下的伽玛城。

  一半重建,一半创伤。

  她看到,隔着一条街,对面竟是伽玛理工大学。

  校园里树木茂盛,年轻的学生来来往往,一片生机。

  宋冉忽然想到萨辛,她想去见他。萨辛见过李瓒。在东国,他是仅存的一个和她有着关于李瓒共同记忆的人。

  如今战争进入尾声,他应该早就回来读书了。

  宋冉一边下楼一边给萨辛发信息,不知他能否及时看到推特。没关系,她记得萨辛的姓氏,去校园里打听一下就可以。

  走进理工大学校园,迎面一群身着白衬衫的年轻大学生经过,男男女女抱着课本,激烈地讨论着学习问题。

  宋冉只听懂了xy和αβ。

  远处被炸毁的教学楼已修补起来,林荫道两旁树木茂盛,大树间夹杂着几株新种的小树,想是原来的树在战火中损毁了些。

  鸟儿在树梢鸣叫,宋冉忽然想起了小鸟和大树的故事。

  那时,李瓒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故事的最后,小鸟找到了大树呢。

  宋冉望着树稍,轻吸一口气,目光落下,发现主道右侧新建了一个小广场。中央躺着一个巨大的黑色长方石碑。石碑不高,但又宽又长。

  石碑四周的边缘摆满了鲜花。空地上燃着一束火,火苗跳跃。

  宋冉走过去,只见黑色石碑的顶面上刻着一行金色的东国字符,她看不懂,但她瞬间猜出了那行字符的意思——致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理工大学学子。因为石碑的四个侧面上印满了年轻人的黑白头像,每个头像下刻着他们的生卒年。

  宋冉走到石碑前,目光顺着一个个年轻而鲜活的笑脸往下找,一直找到第三行第十一个,她骤然停住,心像被刀子狠狠剜开——

  萨辛黑白色的笑脸定格在石墙上。

  那许是他刚入学时的照片,十七八岁的男孩子,笑容青涩而腼腆,大大的眼睛里闪着星星般的光芒。

  照片底下刻着生卒年,死时20岁零9个月又13天。

  宋冉伸手碰了碰他的脸,黑色大理石坚硬而冰凉,视界一瞬间模糊在水光中。那黑白色的照片里,他的笑脸像经过阳光暴晒一般,模糊不清了。

  她手指摁在他的脸上,撑着大理石壁,缓慢而深深地弯下腰去。她大口大口喘着气,直起身再看他一眼,突然就跪倒在地,趴在石碑上,嚎啕大哭了起来。

  第63章 chapter 63

  重回仓迪, 物是人非。

  仓迪城的战争在今年五月初才彻底结束。如今过去两个月,城市尚未从废墟中恢复元气,路边到处搭着脚手架,堆着建筑材料。铲土车、起重机轰隆鸣响。整座城市像一个巨大的工地。

  唯独那座白色的仓迪寺, 寂静地伫立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毫无损毁;连大理石穹顶的轮廓看着都那么柔和, 映在蓝天下, 美轮美奂。

  “我能去看看吗?”她趴在车窗边, 忽然问道。

  哈维少校顺着她目光看过去, 明白了:“当然没问题。”

  恐怖分子撤走之后, 仓迪寺里里外外清洗干净,如今已恢复原样。不少当地人过来参拜祈祷, 外国面孔混杂在人群中,不知是记者还是游客。

  宋冉顺着长长的引道走去, 仓迪寺恢弘大气, 寺体雪白。天然大理石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荧光,像一只安放在蓝天下的精致宝盒。

52书库推荐浏览: 玖月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