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房里的铜镜成精了_独我南行【完结】(65)

阅读记录

  拜堂礼成,新娘被送入洞房,盛秀留在前庭招待宾朋,有皇帝与太后在,众人谈笑有度,不敢放开,皆守着君臣礼节。

  秦王坐在上首的一桌,朝盛秀笑道:“恭贺侄儿抱得娇妻啊。”

  盛秀给秦王斟酒:“多谢皇叔,今日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皇兄不要见怪,第一次成婚,我还有些恍惚。”

  秦王朗笑出声,众人也被气氛感染。

  厅内的一桌喜宴上,薛盈掩着手帕,轻声在盛俞身侧问道:“陛下,这王府是不是还有偏门?”

  “放心,偏门也都有人严守。”

  薛盈这才落下口气,转头朝许太后笑道:“太后,恭亲王与恭王妃已拜完天地,礼已成了,臣妾先送您回宫吧。”

  盛俞道:“贵妃所言是,朕今日想见证皇弟的婚事,便让贵妃先送母后回宫。”

  许太后今日开怀,嘱咐盛俞少饮酒,便与薛盈动身离开。

  喜宴上一派热闹气氛,却忽见一官员从府门外直奔向内,噗通跪在正厅里盛俞跟前:“陛下,有紧急政务要报!”

  来人急切:“经廷尉寺查实,宋赵钧少卿所运送的赈银与粮此刻就在秦王府的库房里!”

  场上欢笑骤熄,秦王冷喝:“绝不可能!”

  盛俞天威严肃,沉声:“派人严查,取物证人证,即刻缉拿秦王。”

  原本守护在庭院中的禁军已瞬间将秦王就地缉拿。

  秦王今日着实是来参加盛秀的婚礼,也没有听到一丝风吹草动,他带的人马只有随行的护卫,几名暗卫不敢现身,怕加重罪责。

  秦王喝道:“臣没有做过就是没有做过,此乃诬陷!”

  廷尉寺众官员呈上物证,那确实是治栗內史下的运送封条,印着皇帝与治栗寺的印章。

  盛俞就地审案:“这是在秦.王.府的库房发现的?”

  廷尉与众少卿点头,盛俞道:“为何朕手中的粮干燥、颗粒分明?京中连日下雨,秋夜潮霜连绵,这谷米该沾惹潮湿才对……”

  秦王挣脱禁军的束缚,跪在盛俞身前,昂首挺胸:“陛下做主,这分明就是有人蓄意栽赃陷害!臣食俸万银,秩中两千石,为什么要贪这几千两白银与三百石粮啊!”

  盛俞沉思:“秦王起身,此事的确有些蹊跷。”盛俞命令廷尉,“这桩案子还需要再彻查,你们是如何发现线索的?”

  他听完官员禀报,思索许久道:“先放了秦王。”盛俞起身,诏秦王靠近说话,“皇叔,此事的确蹊跷,朕信你绝非有此作为之人,但事已将你牵扯在内,还请皇叔暂时留守王府,朕查实后势必会还你公道。”

  案子重新严查,喜宴霎时变得冷清肃穆,众官员携带女眷离去,秦王被押送回王府,盛秀诧异不已。

  “皇兄,难道计划有变?你不是要借此案除掉五皇叔,怎会再放过他?”这结果与早先盛俞给他的交待完全不一样。

  盛俞勾起薄唇:“谁说朕是要借此案除掉他。”他笑,“你想知道?”

  “还请皇兄告知。”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23号,下个月会尽量加更多更。

  作者最近忙着筹备婚礼,都是杂七杂八的事情,凑在一起心累啊~姨妈几天偏头痛 肚子疼,来迟了,这章发个红包弥补~

  大家看完早些休息吧,晚安。

  第35章

  盛俞屏退左右, 目露愧色:“今日乃你大婚,是皇兄对不住你, 你与王妃别怪朕。”

  “臣弟不敢, 为皇兄办事是臣弟的本分。”

  盛俞道:“此事你听好了,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皇兄请讲。”

  盛俞深望一眼盛秀道:“后日, 朕会在上林别院召秦王前去,届时十面埋伏, 秦王得知朕召他前去势必明白已在生死关头, 他一定会带兵马。”

  “皇兄早说过秦王手里还有兵马,如今便是想借此机会收回那些兵力?”

  盛俞颔首:“自然。朕要你接近五皇叔, 无论以何种方式, 一定要引他后日上青峰道, 朕在那里设下了埋伏, 只要他入青峰道,那势必成为他的死路。”

  盛秀沉思,颇有难色道:“臣弟与五皇叔不算亲近, 臣弟如何能有法子让他相信臣弟的话。”

  “皇弟一向机智,朕信你有法子办成此事。”

  “通往上林别院的路有多条,若臣弟付出努力,皇叔却还是没有上青峰道呢?”

  盛俞道:“你既已努力, 朕便不会怪你, 若他不走此路,那便只能再寻机会。”盛俞眉间凝愁,远眺恭亲王府后山那片黛色山峦, “后日上林别院内朕有能力保护自己,却只怕隐患一日不除,便任他扎根入地,日后拔出,恐更艰难。”

  “皇兄,你放心,臣弟定会誓死一搏。”

  兄弟二人四目相对,皆是动容。盛俞嘱咐:“快去陪陪你的王妃,朕回宫了。”

  秦王自此被拘留在王府内,盛俞已秘密安排好一切,只等天时地利与那份人和。

  披香宫内,深秋的夜已十分凉。

  薛盈沐浴罢,正从宫女手中接过巾帨擦拭沾湿水的发梢。

52书库推荐浏览: 独我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