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_容九【完结】(345)

阅读记录

  人存几载?卿之于我,一眼十年。

  相逢至今,足有一年,足过百载。

  世事难料,命不由己,诚不我欺。

  此去无期,含恨无用,恕我不辞而别。

  若得幸安在,千山万水终不能阻你我重遇。

  若阴阳殊途,愿卿不拘于一人一心一天地。

  我心牵绊于此,便写于此,笔迹潦草,还望莫怪。

  盼卿一世长安。

  作者有话要说:

  长陵为什么不杀符宴归,除了她告诉魏少玄的那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是她内心里隐隐还有一丝奢求,万一符宴归说的是真的——万一叶麒真的还在他手中。只是她没有想到,符沁就此赶来道出了经过。她也没有想到叶麒早就留了一封诀别书给她。

  -------------------------

  哦,对了,关于这封诀别书,因为我是提前一天写的,写完后有拜托一个cv大大布兰德帮我录一个,刚好刚才收到demo,就发在喜马拉雅上面,手机里有下载喜马拉雅app的可以直接搜索:“长陵 诀别书” 关键词。

  如果实在都找不到的,明天我应该会发在微博上,也可以听,我觉得超赞,真的。

  emmm最后就是,这个故事当然不会是be,放心吧。

  第一四三章 :西夏

  别去金陵时尤是立秋, 不想未到长安, 初雪已至, 沿途处处可见霜色染枝丫。饶是如此,上官道后逐渐车马粼粼,虽比不得东夏来的柳绿桃红, 但人物繁阜, 包罗万象,光是看随处搭起的酒肆茶摊, 路人捧碗闲谈自得其乐之态, 便能嗅出这一二繁盛。

  自龙门山兵变后,长陵答应同魏少玄所率的越家军一同去西夏,明月舟眼见拐人无望, 只能口头上邀请了几句“有空来做客”,待过了分水岭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此次符相叛变, 东夏基本上是要江山易主的前奏,若是贺家的主事敢于趁乱来个“拨乱反正”,或可与其一争。然则贺瑜已故, 贺松更没有这种魄力,如此贺家的地位尤其尴尬——尴尬归尴尬, 祖辈们打下的基业也不是说捣就能捣的, 偌大的荆楚封地, 东南重镇,纵是自立为王,单凭现在朝廷那些七零八凑的兵马, 也绝非三五七年能动得了的。

  原本贺家和符党闹掰,为长久计应当还是要找个靠山来的稳妥,所以这一路上魏少玄几番热络言辞,是存了招揽之意,但七叔和陶风皆不是能说得上话的人,待送了长陵离开豫州后,就直接领着贺家兵马回江陵郡同贺老太爷复命。

  这种事,长陵不去掺和,魏少玄也不至胆儿肥的敢唤二公子去说项,何况从离开龙门江后,这路上除了问候越大公子外,几乎也没怎么见她说过话。

  按理说,长盛脉象顺畅,气血充盈,腑脏无病变之兆,恢复得算好,却始终未醒。

  这就不免让人想到了最坏的可能——当初迦叶提过人一旦长久的陷入昏迷中,于脑损伤极大,纵是治好了躯体,若是始终无法恢复意识,便如活死人一般。

  但这只是揣测,如何确诊、可否救治还需得由懂行的大夫来,七叔临别前答应过会派人去寻纪北阑,魏少玄也表示长安也有冠绝天下的名医,事已至此,长陵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只能且走且看。

  她短短时日,先得群雄拥护、再是沈曜不战自亡、寻到兄长之后魏少玄亲率越家军前来以示投诚,这局势变化于她而言本是柳暗花明,她却觉得前路前所未有的迷茫。

  以前年少时,她只觉得中原辽阔无垠,待成就兄长的霸业,定要好好游历,看尽天下奇人异事,吃足风味美酒佳肴;后来她到了金陵城,看着那些身居高位的仇人呼风唤雨、猖狂无道,便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扳倒他们,无所畏惧也无所谓后路。

  但现在,好像五湖四海皆可任她行,可又不知该往何处而行。

  *****

  去西夏这一路上,同行者除了迦叶、迦谷外,还有个比糖人还黏的周沁。符二不在,这小徒弟大抵是担心师父痛失挚爱容易想不开,总是变着法的跟着她转,最初几日,长陵基本在神游太虚,倒也不觉得什么,近来愈发能感到她的聒噪,只是吃一顿饭的功夫就问了三次要不要关窗,长陵终于不堪忍受道:“小沁,你要是觉得冷,可以自己关,无需问我。”

  周沁巴眨着眼有些发愣,“师父,这句可是你这一路上对我说过最长的一句话了……”

  看长陵脸色不对,忙比划了一下窗外,“主要是你都没发觉外头那么多眼睛盯着……”

  长陵略感疑惑,走到窗边往外一瞥,骤听一阵齐声惊呼,但见对楼走廊、隔壁间阳台、以及楼下街摊都堵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来看传闻中死而复生的战神越二公子的。

  “天呐,那就是越二公子么?”

  “听说越二公子本是个美人,我呸,这哪里是美人,简直就是个仙女!”

  “难怪时隔这么久,天下群雄还对她念念不忘……”

  “哎,我听说这次东夏兵乱,贺家的侯爷就是为了……”

  长陵直接关窗,背对着饭桌道:“再遇到这种事,直接关窗。”

  闲人爱嚼舌根,无关喜恶,待魏少玄把这些无聊散客遣走之后,一行人马继续前行,夜幕降临时方入长安城。

52书库推荐浏览: 容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