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铮猛地恍然大悟,原来那不是梦,是真的!
他掀开被子,站起来就往外跑:“余承,备车!”
只是车还没有开过来,他满心里都是焦急欢喜,那欢喜里更是掺杂着无依的惶然,院子外头恰拴着军马,他夺过马弁手里的鞭子,翻身跃上,卫戍们慌张地在后头大喊:“三公子,您等一等,等一等!”
他等不及了,连一分一秒也不想等。
#
“安,”车厢里,爱德华迟疑片刻,还是问道,“你既然舍不得那位黎先生,临别前还去看他,为什么不留下来?”
瑶姬知道西方人向来这种事上都很坦率,苦笑了一下:“我对不起他,所以……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但是你不能逃避下去,”爱德华严肃地说,“如果你放不下,那就积极接受,否则只会后悔。”
“可我……”瑶姬轻声呢喃,像是在回应爱德华,又像是在告诉自己,“已经离开了。”
“他要是追过来呢?”爱德华问。
“怎么会……”
她话音未落,汽车突然一个急刹车,轮胎发出嘎吱的刺耳巨响,停在了路当中。司机惊魂未定地抬头,只见车前立着一匹高大的黑色军马,马上的男人一张清俊英气的面孔,没穿外套,衬衣连扣子都没扣好:“三,三公子……?”
“你看,”爱德华朝她挤了挤眼,“我说的是不是很对。”
“教授,您……”瑶姬恍然大悟,上车之前她发现自己的手帕不见了,原来……但她已来不及说什么了,黎铮从马背上一跃而下,走到了车门外。
“去吧,安。”
瑶姬听到爱德华低声说,她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车门。
路边,海棠花开得正好。
=====================================================
之后就是瑶瑶和姐夫破镜重圆啦~\(≧▽≦)/~
HE~撒花()
快给姐夫送上最后爱的珠珠(〃'▽'〃)
第十二篇:帝王策
宫中的端午是十分热闹的,大宴就摆在揽风阁,帘卷彩凤、珠宝生辉,因是节庆,来来往往的宫娥内官俱是衣饰鲜亮。诸王公、公主按位份列坐,只是虽说在京宗室济济一堂,那殿中也不过寥寥数十人罢了。
瑶姬在上头坐得气闷,今日是宫中赐宴,她自是要略饮几杯的,洪州新贡的石冻春,入口甘冽悠长,后劲十足。她想自己约莫是有些醉意了,便站了起来,侍立在身后的司礼监太监段宏远立时上前一步:“圣人……”
她摆了摆手:“无事,朕去后殿更衣。”
后殿中极静,只听得到歌吹阵阵、丝竹隐约,像是从极远的地方传来,飘飘渺渺的听不分明。瑶姬今日因朝中奏议一事本就心中烦闷,那繁华热闹到不堪的盛景看在眼中,更是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淡然。
月光从窗棂的格子间洒落进来,清华如水,冷意湛然,她忽的顿住脚:“吴王还没有来?”
段宏远跟在她身后,和另一边的女官临夏对视一眼:“回圣人,是。”
她一再告诫自己要冷静,待听闻此言,终是忍不住一脚踹向手边的紫檀木雕花架子,那架子上摆着粉彩细颈的花瓶,轻轻一歪,砰的一声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身后的内官宫娥顿时呼啦啦跪了一地,唯有临夏轻轻地走过来:“圣人若是气闷,歇一会儿可好。”
“也罢,”瑶姬深吁一口气,举步欲走,瞥见满地跪伏的人群,“都跪着做什么,起来。”
宫中人素知这位圣人秉性仁厚,轻易不迁怒于人,倒也并不惴惴。临夏见她像是消了气,扶着她在罗榻上坐定,又挥退左右,只剩段宏远守在门外,方才柔声道:“圣人可觉得身子有没有不适?老段也不劝着圣人一点,今天这样的日子,怎好饮酒。”
瑶姬本是无甚所觉的,听她这样说,才觉得小腹有些坠坠的痛意。她想自己大概是做男人做的时间太久,连今天是她的小日子都给忘了,还是早上起身的时候临夏提醒她的。
“想来我今日火气这样大,也是因为这个罢。”她不由自嘲一笑,毕竟要穿着繁琐沉重的冕服参加大朝会,天不亮就得起身,胸口还裹着一层一层的白绫,缠得她连呼吸都得小心翼翼,任凭哪个人脾气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圣人是太劳累了,”临夏柔声说,“圣人又何必与吴王置气,吴王是什么做派,圣人还不知?”
瑶姬不由地皱了皱眉:“提他做什么。”只是想到朝会上的那封奏疏,心里就一阵一阵的烦闷。
“今兹吴王萧煜躬勤克礼,远有定西之功,近有辅政之劳,臣体自圣意,斗胆奏请赐摄政之名,辅佐天子。”
这样赤裸裸的一封奏疏,当堂摆在了她的御案上,瑶姬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她深知这些奏疏都是要经过四位辅政大臣之手才会送到她面前的,那时丹墀下的吴王立时便跪伏了下来,口称“不敢,请陛下三思”,她心里不由冷笑,什么不敢,你是巴不得吧。
巴不得把她从这个位子上拉下来,如今只是摄政王,以后就是皇帝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