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又传出了淑妃小产的消息,此时淑妃已有四个月的身孕,一番忙乱后胎儿勉强保住,淑妃躺在榻上泪流满面,言道:“是妾举荐元师入宫,如今他死得不明不白,妾如何得安心。愧悔之下却是动了胎气,妾对不住万岁。”
爱妃这般梨花带雨,天正帝自然是温言安慰:“此事与你何干,莫要想太多。”
淑妃又道:“妾原也不欲多思多虑,可元师何罪之有,不过,不过是碍了某些人的眼,便落到如此下场,妾只怕总有一天,连妾也……”
这话中隐含的意思不言自明,天正帝顿时大怒:“他敢!”
“他哪里是不敢,”淑妃扑上去,紧紧抓住天正帝的衣袖,“这朝野上下,庙堂江湖,早已是只知有方相,不知有万岁啊!”
这番惊心动魄的密语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朝中风云涌动,斗争一触即发。
第一个出手的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孟瑶,上奏弹劾内阁首辅方一贯六桩大罪——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卖官鬻爵、贪污受贿、抢占民田、纵奴行凶。在方一贯几十年的秉权生涯里,这样的弹劾不知凡几,因其深受天正帝宠信,不仅从未伤到他分毫,那些敢于弹劾他的御史还会被罗织罪名,有的被贬谪,有的甚至被缉捕下狱。
那天在大朝会上,一身绯袍的女官却是怡然不惧,她迎视着方一贯鹰隼般的狠厉眼神,目光清朗,声音坚定:“如此奸佞,枉为人臣,恳请陛下命三法司彻查此獠,还我大越朗朗青天!”
丹墀上的天正帝沉默良久,这沉默让方一贯的心越来越凉,脸色也越发惨白。直到许久之后,上首传来冰冷的一句话:“查,给朕彻彻底底的查!”
=====================================================
锦衣录19
大魔王撩妹工作两不误天正二十八年,秋,秉政二十余载的一代权相方一贯以六桩大罪被缉捕下狱。因兹事体大,天正帝特命三司会审,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几十个官员昼夜审查、搜罗证据,到的次年二月,这轰动整个大越朝的要案终于落下了帷
幕—廷议,方氏一门,满门抄斩。
邸报在第二天便下发到了十三道五十九州各府各县,那天恰是休沐日,瑶姬在家中看着白纸黑字上触目惊心的痕迹,心中的思绪复杂难言。
能扳倒方一贯,自然是天下称庆的大好事,早在上奏弹刻方时,她便已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奏章她事先未给一人看过,她的顶头上司李耕也丝毫不知,虽然此役大获全胜,但她当时无疑是在行险。
促使她如此行事的,是她心里一个隐隐的猜测,方一贯的倒台,导火索乃是元道行之死,而元道行是死在诏狱里的,苏瑞真的如他声称的那样对此毫不知情?她不相信。
元道行的死自然是有内情,可绝不会是方一贯指使锦衣卫所为。方一贯老成奸猾,不会不知道天正帝已经对他有了心结,也不会不明白一旦元道行身死,淑妃和王荣安必然会拿此大做文章。
这一环环一步步,从元道行死亡的那天晚上开始,仿佛一个精心布置的迷局彻底拉开,淑妃、鹤山党,包括出手弹劾的她,都在布局之人的预料中。
证据就是方一贯的罪证,从三法司开始审理此案后,一切都过于顺利了。
方一贯卖官嚣爵的书信,贪污受贿的当票……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证据总是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审理此案的官员面前,就好像,有人早已精心收集了一样.………会是他吗?莫非他筹课至此,为的就是今天?
她答应过他,他不说,她便不问。
可范师兄的死就像是一根刺,如果他是为了今天当年才会害死范师兄,范师兄又何其无辜。
放下邸报,瑶姬不由地叹了口气,也不知是不是巧合,方一贯被行刑的日子,恰好是范师兄死在诏狱的那天。
范师兄祖籍远在永州,他过世后,范家便来人将他的灵枢带走了。
那天和今天一样,也是个阴雨天,不少读书人都知道他是因为得罪了权相被锦衣卫迫害致死,自发地走上街头来送他。
可瑶姬连送他的勇气都没有,她不敢承认自己的心里还抱着隐隐的期望,
也许范师兄并不是苏费害死的,也许当甲另有隐青。她觉得自己卑鄙极了,愧疚和痛苦缠绕着她,她甚至不敢待在越京这个伤心地。令如今三年候忽而过,青阳山上的草庐一如往昔,她的心境也再不复前。
看到她来了,李治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你也是来看睢阳的罢,”老头儿领着她去了草庐后的佛堂,“给你范师兄上柱香就是了。”
不长的线香很快就燃尽了,瑶姬转身回头,发现李治的面上,是从未有过的疲惫。
“二十年啦,”他有些感概地说,“那个人终究是死了。”
“师父,您说的是方一贯?”
他摆了摆手,没有回答瑶姬的问题:“有时候我总在想,当年收飞卿入门到底是对是错,”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陷入了遥远的记忆里,“那孩子…….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明白了。”
苍老的话音飘散在空气里,越来越淡,越来越轻,瑶姬似乎明白了什么,胸口仿佛塞着沉重的铅块,喉间干涩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