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曾耽于声乐!简直荒谬!乐之道乃孔圣亲定君子必习六艺之一,陛下理政之勤,国朝罕见,黎民共睹!”马寺丞面如寒铁,目光厉厉。
“画师吴伟,创作佳画,乃是为臣之本分,陛下嘉之,乃是陛下赏罚分明。若国无嘉赏,如何公正治民!”
“此言貌似刚正,实则出言无据,非愚则诬,子岂非愧立朝堂!”
谢编修舌利如刀,声如惊雷。
一众学生深得倪尚书真传,火力全开之下,直骂得都察院和六科官员脸色青白,哆嗦着嘴,一时难对。
朝堂一时陷入寂静僵局。
弘治帝适时憋一口气,涨红了脸,咳得惊心动魄,苗永瞬间知机,高叫道:“陛下!”
左右两班首位首辅徐溥、英国公张懋离丹陛最近,看得最清,连忙请圣驾回宫,早朝草草而退。
午后,文华殿。
太子殿下问道日讲官翰林侍读王华,高皇帝施政之德。
讲至高皇帝敕令时奇道,观京城街头,官轿之多,不可胜数,若依卿所言,朝堂大半皆年老体衰之人,如何辅佐君上治理天下?
此“戏言”一出,晚朝顿时一片“祥和”。
弘治帝高坐御座,手指轻快摇动,小儿有急智,为父心甚慰。(* ̄) ̄)
内室。
徐穆亲自给林咏递茶,“指挥辛苦。”
林咏是个老实人,连忙客气谢过,不忘在心里给徐穆打上一个“好人”标签。
待林咏一口茶下肚。
徐穆语调奇异,笑容温柔,开始讲述一段游杭途中遇番商刁难,意外发现其居然是江浙夷匪,市舶司审问后其招认出广东一盗匪窝点,徐穆欲为民除害的一段荡气回肠,跌宕起伏,极富爱国忠君主义的传奇。
林指挥越听眼睛越亮,但激动之下仍保持理智。
“我等不知海盗船只、人员规模,若不慎中计……”
徐穆嘴角抽搐,无语凝噎。
这样的极品,究竟是走了多大运,能身居指挥,又能得两广总督青眼来帮自己?
难不成觉得此人性子绵软,好拿捏?
大明水师素来以船坚炮利著称,十艘船,一船能容官兵一千,一万雄师居然也安抚不了林指挥脆弱的小心肝儿?
就算“不知夷事”,上国的骄傲呢,兄弟?
高皇帝、太宗皇帝在地下若知道,只怕早就忍不住摔鞭开始揍你了。
嘴角使劲抽搐,徐穆面上依然“温言”安抚,“听总督言,水师自有一套呼救方案,指挥可现在派人回船求救,以备不测。”
林咏大慰。
然晚膳时分,徐小榜眼接到回报。
林指挥不慎摔了一跤,短时不能见人,闭门谢客。
徐穆:我大明还是有明白人呀。
袁府,西跨院。
田珉一拍脑门,忽然大惊失色。
“不好!”
“大人怎么了?”
“时间日久,宵禁将近,还未往家中送信!”
眼见田珉从床上一跃而起,成功“伤上加伤”。
徐天只得勉力安抚病号,“让袁大人家人送信便是,大人不必忧心。”
“不…不可。在下还是赶紧回家为妙。”
咣当!
眼见田珉成功将本是少量淤青的左眼变做熊猫,徐天有些压力山大。
如此“任性”的病号,还是头回遇见。
好不容易安抚下田珉,走出房门,正遇许磊。
徐天免不了诉几句不满,不料许磊听了脸色奇异。
“田吏目如此,实是事出有因。”
徐天好奇。
许磊脸色复杂。
忽然起了十二万分的认真,“京城有一官宦人家,姓申,生有五女。然除长女外,皆性格彪悍,闻名内院。”
顿了顿,“说来他家四女如今与你家老爷正是年岁相当,你家老爷同马承又交好,可千万长点心。”
徐天眨了眨眼睛。
马承大人。
浙江市舶吏目。
申氏。
徐天豁然抬头,眼中火苗熊熊燃烧。
这不就是拿什么“夷人”骗老爷去了广东蛮荒之地受苦的罪魁祸首么。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田吏目成功地转移徐书童的怨气于己身,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胜利地过上水深火热的日子,恨不得时光倒流,不曾相见。
作者有话要说:
屏蔽的字小修一下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刘氏同县衙后厨的帮佣们一起备好食材,回到暂居的小院。
刚刚煮好大碗茶,王逸满头大汗地进来。
刘氏递上茶碗,犹豫片刻,问道:“已经这些日子了,徐贤弟可好?”
王逸擦擦额际瀑汗,握紧刘氏的手安慰道:“放心。徐贤弟已经送来书信,事情已经过去了,朝廷正在剿灭符氏,等帮着贤弟把这边的事务忙完,我们便能回去了。”
刘氏蹙眉,“我们一家逃出来,难道没人再找徐贤弟麻烦么?”
王逸挠挠头,放下茶碗长叹,“听谢贤弟说,自己的二叔乃是广东布政司参议,贤弟接到我送来的信后,立即通知了二叔,最后惊动了两广总督,下令亲自派兵围剿。”
52书库推荐浏览: 澹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