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
夏宗泽理也不理,转身而走,走了几步,头没有回,冷笑声中,说了一句,“杀人魔头,绝非浪得虚名。”
叶振颓然跌倒在地。
三天后,叶家少数几个有军事才能的人被夏宗泽斩于通州菜市口。
随着叶振的斩首,脓包叶尚勋被夏宗泽放了回去,跟着他回去的还有二千多人,三年前,随着四王爷夏宗琦东征吴国的三万人马,仅余二千人跟着回去了宁国京都阳城。
释放叶家军的时候,也不知道是狱卒大意,还是人多拥挤,一直被关押的老道士随着人群溜了出来。
溜出来之后,他悄悄的隐匿在叫化子之中,找机会出城,三五成群的小叫化子围在一起吱吱喳喳的说个不停。
“听说宁王妃要生了,宁王爷让山真道人留下,他都不肯。”
“为何?”
“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肯留下!”
“给银子都不行?”
边上有人插嘴说道:“好像是为了给他师兄求情,宁王爷不肯,所以他也不肯留下……”
有人笑道,“我怎么听到的跟你们不一样……”
“咋不一样了?”
“我在衙门附近乞讨,听人说山真道人为了银子,故意使坏,让宁王爷抓了他师兄,他想独占他师兄的银子,连宁王爷留他都不肯……”
“一个道士有银子吗?”
“怎么没有,他们给大户人家做个法事,大户人家给的银子不要太多哟。”
“娘咧,说得也是,那他师兄是谁啊,有银子吗?”
“不知道,反正大家都这么说,我也是听来的!”
“啧……”
……
余下的话,天机道人听不下去了,他满脑子都是自己的银子,都是道貌岸然的师弟。好你个白无暇,我说怎么有人敢抓我,果然是你使的坏。
虽然满脑子都是银子和师弟,但是天机道长在本能的驱使下,还是到衙门附近核实了一下,结果可想而知。
衙门不远处有几个小乞丐或坐或站,闲嘴磕牙。
“你今天讨到吃食了没有?”
“讨到了。”
“讨到了,你还坐在这里干嘛?”
“这段时间,我准备赖在这里不走了。”
“为何?”
“宁王妃再过两个月要生了,我得沾喜气啊。”
“哦,也对!”
“不过,前段时时,也不错,因为山真道人在,我们也分到了吃食,可惜他离开了”
“他去了哪里?”
“听说回华云山了。”
“华云山是什么地方?”
“山真道人出世的地方呀!”
“哦,原来是回家了!”
有个半大小子突然抬起头朝周围看了看,低语说道,“听说山真道人是去拿银子。”
“啥意思,听不懂……”
“你们要不要跟过去,我们也去分点?”
“外面世道多乱,我不去,我就在这里蹲点,等着府衙差三差五分食。”
“我也不去……”
……
避天拐角墙根的天机道人眯了眯浑浊的老眼,拔步到朝城门口而去,第二天一早趁着开城门后的第一拔人离开了通州城。
通州城外某小镇,山真道人停在岔道口,看着前方的路。
清风问道,“师傅,往西南,回太平寨,往西,你曾说过,是你们童年呆过的地方。”
山真道人点了点头,“是,这样,自从二十年前探得天命真女,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去了。”
“那你要回去吗?”
山真道人笑着叹了口气,“唉,怎么被人利用了,我还不生气了呢?”
“师傅——谁利用了你?”
“走吧,徒儿!”
清风奇怪的看了一眼师傅,抬脚跟了上去。
通州城府衙守备公务房
三和把外面传过来的消息回禀了夏宗泽,“回爷,天机道人偷溜出城了。”
“左祯派人跟上去了吗?”
“回爷,已经跟上去了!”
“嗯!”
宁王爷夏宗泽第一个孩子出生年份好像特别好,这一年春天,风调雨顺,宁王爷统治区,夏粮长势特别好,田里的麦子在春雨的滋润下,绿油油一片。
不仅粮食长得好,统治区的商业也特别兴旺,漕运不仅让军需物资得到及时补给,连附载的商品都让城镇繁荣起来。
宁王爷的前期投资,终于得到了回报。
可世上之事,从来都是两面性的,一方面特别好了,那么另一方面就会显得特别坏。
三四间,春夏之交之时,也最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什么叫青黄不接,大家都懂吧,就是指前一年的粮食已经吃完了,但第二年的新粮尚未成熟,造成不接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以农业为重的古代社会犹为严重,历史上著名的青苗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对于有备无患的夏宗泽来说,无所谓青黄不接,可是对盘剥民众的另外三国来说,不仅他们本身偿到了青黄不接的苦果,让更多的民众趋向宁王爷的统治区。
52书库推荐浏览: 冰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