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将提醒说道:“将军,秦由忌比你大不了几岁。”
“那也老。”
“是,是,将军……”小将尴尬的笑笑。
周绍良转头对郑煜说道:“先生,你问一下太子,要是军饷运不过来,我让人修书给王爷,让佑福先调。”
郑煜咧嘴一笑,“周将军还请别急,太子殿下的军饷就在这几天了。”
周绍良特想说‘这几天’到底是几天,面上却说道:“要是不方便,我让骆鸿煊大人先弄点过来救救急。”
“别急,将军,就这几天了。”
周绍良嘴张了嘴,到底没敢追问,毕竟是太子殿下,他再粗鄙也知道这分寸。
宁国阳城太子书房
侍人进来回事:“启禀殿下,文国公求见。”
宁太子顿笔,抬头。
侍人等太子示意。
“让他进来。”
“是,殿下!”
宁太子把手中的笔放到笔架上,看了眼面前的公文,眯了眯眼。
贴身小厮连忙收起手稿,收拾了一下书案。
“把先生叫过来。”
“是,殿下!”
不一会儿,赵先生和文国公在太子书房门口相遇了。
“国公爷!”赵先生拱手行礼。
“原来是先生。”
“国公爷请——”
文国公没有客气,背着手进了太子书房。
赵先生不动声色的跟在后面。
文国公进来时,宁太子正倚在椅背上,看着门的方向。
进来的文国公目光很快与宁太子相遇,目光相撞的那一刹那,是男人与男人的对决,是城府与老谋的博奕,更是无声的征服与被征服。
处于劣势的文国公先收回了目光,冷哼一声,心不甘情不愿的抬起双手,“下官见过太子殿下。”
“舅舅请坐。”
文国公叫道:“你还知道我是你舅舅?”
宁太子淡定的回道:“我当然知道你是我舅舅,我就怕舅舅不知道我是你侄子。”
“我要是不知道你是侄子,我会几十年如一日辅佐你,帮我坐镇京都?”文国公终于逮到机会诉功了。
宁太子没有接文国公的话,微微勾嘴,“舅舅还是先坐吧!”
“你是君,我是臣,我还是站在回话较好。”文国公生气,不给面子。
宁太子淡然说道:“既然舅舅这样说,那随你心意。”
“随我心意?哼,说得倒好听,你早就忘了我是你什么人了。”
宁太子面色微冷,“那舅舅觉得一觉醒来,大门口被人堵,会是怎样滋味?”
“他们敢。”
宁太子反问:“他们为何不敢呢?”
“我……”
宁太子轻屑反问:“因为你有一个当太子的侄子,他们不看僧面还要看佛面是不是?”
文国公不想承认宁太子所说,调转话头:“现在你满意了。”
宁太子紧接道:“我还没有看到舅舅的表现,无所谓满意与不满意。”
“你……”文国公两眼瞪得如铜铃,“让我颜面尽失对你有什么好处?”
“至少能让军中有军饷。”
“你……好,好……好得很。”文国公气得嘴唇发乌、眼睛发红。
坐在椅子上,依然背靠椅背,仿佛没有人在他面前跳脚一样,宁太子依然风淡云轻:“舅舅稍安勿燥。”
“我……唉……”看着一直不动声色的宁太子,文国公觉得自己一败涂地,颓然从袖管中拿出几张银票。
小厮良子连忙绕到文国公手边,伸手轻轻的要接过银票。
文国公没有松手。
良子抬头,唤了一声,“国公爷——”
文国公愤然松开了手。
良子接到了银票,连忙送到太子跟前。
宁太子扫了眼,并没有动银票。
“为何不拿,嫌少?”文国公怒意于形。
“不知是多少,舅舅可否告诉侄子?”宁太子面色俨然。
文国公冷冷回道:“十五万两。”
宁太子的手终于动了,不过不是去拿银票,而是伸到面前,轻轻触了触鼻翼,说道:“刚好够军中两个月的军饷。”
“你拿去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跟我说有什么用。”
宁太子轻轻一笑,“马上中午了,舅舅在这里吃顿便饭再回去。”
“不必了,我约了文襄候去看戏。”文国公说完,拱手敷衍的行了一礼,转身就出了门。
“送文国公——”
文国公听到这样的称呼,顿了一下,继续朝外面走去。
“是,殿下。”小厮领着文国公出了府衙。
等文国公离开后,一直避在边上的赵先生才走上前,“殿下!”
“他把银子送过来了。”
“卑职知道了。”
宁太子松了口气,“倒底是要面子,把银子拿了出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冰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