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庸碌碌,胸无大志。
拾儿看着她迷惘的神情,目光变得更加温柔了。
“不用急,慢慢的想。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秋秋晚上破天荒的失眠了。
她在想拾儿问她的话。
她修道是为了活着,可是活着之后呢?难道是为了活而活吗?
肯定不是的。
哪个人活着也不是只为了活着。有的人想当官。有的人想发财,有的人想出名,有的则想成家立业。
她的目标在哪儿呢?
她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真的明白紫玉诀的真谛吗?
早上起来,严姑姑看见她神情憔悴,眼里都是红丝,以为她是因为考校的事情不安,十分心疼。一边儿嘱咐她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了,一边儿又翻找出一些滋补的丹药给她服。
严姑姑越是关心她。秋秋就越觉得心里不踏实。
师父对她的好真是无微不至,她如果一直这么随波逐流不求上进,对得起师父吗?
严姑姑看着秋秋把丹药服了,又叮嘱她一番。最后才说:“我这两天要离开一趟。”
秋秋忙问:“师父要去哪儿?”
“不走远,三两日就能回来。”严姑姑说:“本来是你宋师伯的弟子出了点意外,但是你也知道,最近咱们门中事情多,还有很多客人没有离开,你宋师伯分不开身,所以托我替她去一趟。”
严姑姑说的这位宋真人,是她为数不多的几个关系比较要好的同门。严姑姑一直待在花圃,深居简出,和同门之间的关系也都显得不那么亲近。这位宋真人话也不多,是个不爱惹事的性子,和严姑姑算是交情要好的了。
“你自己在家里也要当心,有什么事情要是一个人做不了主的就先放着,等我回来了再说。不要到处走动,还有许多客人没有离开,何美君那件事情说不得后头还有麻烦等着。”
秋秋都一一点头应下。
不用严姑姑说她也知道,何美君吃了个大亏,说不定就会恨上她。
既然不是出远门,也不需要特别收拾行装,严姑姑过了午就走了。秋秋一般是上午练功,下午去照料花圃,晚上她从来不乱走乱闯,一般都是待在自己房里。
严姑姑不在,秋秋把前院师父起居的两间屋子收拾了一下,打扫了下庭院,又把门从外面扣上,这才回后面自己的小屋里。
拾儿不在屋里。他并不是时时刻刻都留在秋秋这儿,事实上,秋秋觉得这人算得上神出鬼没。他出现的时候毫无预兆,而离开的时候通常是悄无声息的。
不知怎么,看到他不在,秋秋在微微的失落之余,还隐约的松了口气。
她把桌上一堆东西推到一边,一个人能坐下来好好儿的松口气。
拾儿很好,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也会觉得很快乐。
可是……她还是会有些紧张。
拾儿如果在,她满心思都是他,想的事情说的话总是有意无意的是围绕着他打转的。
他对她的影响太大了。
开始修道之事,秋秋的日子差不多是一成不变的。每天都是修炼修炼再修炼,尽管收效甚微。
她是真的没有过期望和理想,还是因为知道自己天资有限,才根本不去做过高的期望呢?
她已经习惯了普通人的思维和生活,即使环境已经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她的想法却依旧停留在过去。
秋秋望着烛火出神。
烛焰微微跃动,烛光明亮而柔和,并不刺眼。
桌子底下传来沙沙的声响,秋秋低下头去看,火儿不知什么时候来了,正在桌子底下不安份的爬动。
秋秋伸过手,火儿爬到了她的手上。
“你什么时候来的?”秋秋小声问。
火儿的回答是摇摇尾巴。
“你的主人呢?”
火儿趴了下来,它的鳞片光滑微凉,贴在肌肤上让人感到十分舒服。
秋秋拿出一小袋炒青豆。这不算什么好东西,不过吃起来倒是挺发打时间,一颗一颗的,很脆,得有好牙口才能降服得了这东西。火儿的一大好处就是不挑食,给什么都吃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它用爪子扒着青豆,一颗一颗的嚼,嚼得咯吱咯吱响。
秋秋就着它吃青豆的声音翻书看,把自己觉得那书上可能对自己有用处的那些字句都抄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儿,记在脑子里难免会忘,记在纸上,以后再装订起来,方便查找。
才抄了没两行,火儿忽然抬起头来,青豆也不吃了。
秋秋停下笔看它,火儿一纵身窜了起来,落在窗台上,然后迅捷无伦的跃出了窗子。
“火儿?”
秋秋放下笔跟到窗前。
她以为火儿又象上次一样跑了,或是要带她去什么地方。
可是火儿并没有远离,它就在院子里,嘴里不知道咬住了什么东西,秋秋听到它的牙齿错合发出的细微声响。
“火儿?”
火儿叼着嘴里的东西跳上窗台,离得近了,秋秋这才看清它嘴里叼着一条尾巴。
……象是蛇的尾巴,只有短短一小截还露在外面。火儿嘎吱嘎吱几下把这一小截尾巴也嚼了吞了下去。
秋秋觉得自己胃里好一阵儿不舒服。
52书库推荐浏览: 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