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妻_卫风【完结】(44)

阅读记录

  下山的路很顺,那马撒开四蹄,跑起来犹如四蹄腾空,坐在上头一点都没觉得颠簸。秋秋适应了马背上的感觉,开始打量起四周的风景来。

  修缘山延绵起伏,山间云雾缭绕,天空蓝得纯粹,象是用笔画上去的一样干净。

  静兰看着白白嫩嫩的这个小师妹,虽然忌惮她,可是生得可爱又听话的孩子是招人爱的,心里也厌恶不起来。起码跟前面那个大呼小叫的一对比,尤其显得可人疼。

  “师妹还是头回出远门吧?”

  “是,”秋秋点头说:“以前跟着师傅,我年纪小,师父师姐们下山有事也不方便跟着。”

  静兰心说那是,要是她事事都跟着,这会儿保不齐和她那倒霉师父和师姐作伴去了。

  “家乡是哪儿的?”

  秋秋还记得家乡的方位,但是对家乡的印象并不太深了。那是个很小的地方,小的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因为村里头姓陈的人多,所以就胡乱叫了个陈家岰。这样的地名可能几十里地能找出三四个来。

  秋秋又问:“师姐家乡在哪里呢?”

  静兰轻声说:“我原来……家在京城。”

  听起来颇多感慨。

  秋秋的往事非常简单,简单到用吃喝睡三个字足以概括全了。但是这不代表别人也是这样。静兰师姐……嗯,身世可能颇有些曲折狗血故事可挖。

  不过那和秋秋又没什么大关系。

  马走了半天的功夫,中间停下来歇了一次,给马饮水,然后接着上路,正午的时候到了合山镇。

  说是镇,可是远远的秋秋就能看出这镇子可不小,看起来繁华热闹,明明是一座大城,怪不得静菲念念不忘想来玩。

  街上十分热闹,静菲的两只眼快不够用了。秋秋也没比她好多少。虽然她在这个时代也生活了不少年头了,可是原来是在农家,一次门也没出过。后来跟师姐上了山,又一直宅在山上,究竟这时候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秋秋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

  “合山镇是个很太平的地方,因为被夹在修缘山和乌楼山之间,所以才叫合山镇。咱们门派不少弟子都是出自合山镇。”

  可能是地气和心境的关系,所以这里有资质修仙的人会比别处多一些吧。

  进了镇子他们当然不可能再纵马狂奔,静远索性翻身下马,牵着缰绳缓缓向前走。他们从东向西,要去目的地,得从镇子里穿过。

  镇子里的人看起来对他们这种修真人士并不陌生,甚至看到他们也习以为常。静菲指着路边一个摊子说:“糖糕,师兄,我要吃糖糕。”

  静远停了下来,买了两份。一份给静菲,一份给了秋秋,用纸托着,那糖糕是糯米做的,外面炸成金黄,里面还是雪白的,中间还有糖馅儿,热乎乎甜丝丝香喷喷的,的确很好吃。

  静兰微笑着看着秋秋。

  她吃东西显得特别香,两手捧着糕,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得特别珍惜——颇似某种小耳朵大尾巴的啮齿目小动物。

  35 拜访

  静菲和她就不一样了,三口两口就吞了下去,还用托着糕的纸抹了抹手指头,回头看再秋秋还在那儿细嚼慢咽,咯咯直笑:“你用不着这么郑重其事啊。这才刚进镇子,照你这个吃法儿,吃到太阳落山咱们也出不了镇子。”

  确实,他们的首要任务是送信,不是来逛美食一条街的。

  秋秋三口两口把剩下的糖糕全填进嘴里,结果嘛……糯米这种东西大家都是知道的,特点就是黏!

  “咳咳咳……”被噎得要翻白眼的某人。

  ……目瞪口呆的师兄妹三人。

  还是静兰反应快,当然她也站得最近,扑上来就替她捶背揉胸口,借助外力,秋秋总算把糖糕给吞咽下去了。

  “你啊!”静兰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秋秋终于喘上口气儿来,象破风箱一样上气不接下气的说:“给我水……”

  静兰把水袋的塞子拔开,秋秋连灌了好几口水下去,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才算给压下去。

  “没事儿吧?”静兰可真给吓得不轻。

  “没事儿了。”

  静菲的嘴一直半张着,直到这会儿才啊一声,把嘴合上了。

  出了这么个插曲,静菲都不敢再提买零嘴儿解馋,一行四人平平安安穿过镇子一直往西走。

  出了镇子,路两边房舍稀疏起来,有农人在田间耕作。

  很久没见这种景象了,真让人怀念。

  “就在前头了。”

  秋秋知道静远是来送信的,可是没想到那位真人住在这么,嗯,平民化的地方。

  她还以为但凡修行的人,都要找个名山大川灵气充足的地儿占地为王呢。没想到也有这么低调隐居的。

  院子靠着水潭,也算是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就是怎么看都不象是修道之人住的地方,倒象是有年纪的人颐养天年的好去处。

  四个人翻身下马,静远过去拍门。

  有个看起来和静菲差不多大的小僮过来应门。静远客客气气地报了玉水真人的名号,那个小僮打开门请他们进去。

  秋秋可不敢真把人家当小孩子看,她自己就是个心理年龄与外表完全不相符的好例子。想想西游记里镇元大仙那俩欠抽的小道僮,那都是不知道活了几千年的老妖怪了,一点儿都不耽误卖萌。

52书库推荐浏览: 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