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王家村已经办了千鸡山,如果周社长得知他们生产队有办万猪厂的想法,肯定二话不说就同意。
现在整个王河镇,也就只有孙家村和赵家村办了万猪厂。
但这两个生产队因为饲料不够或是社员不尽心,养得猪平均下来连一百斤也不到。
可算是丢足了脸。其他生产队得知赶紧打消了开办万猪厂的意图。
尽管周社长把那两个生产队的生队大队长骂得狗血淋头,也丝毫拿他们没办法。
养猪可不比养鸡。大家喜欢养鸡是因为养鸡的成本很低,没什么负担。
但养猪就不行了,饲料不够不说,连场地也没有。
他就算让民兵把猪全都抓起来,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喂。根本威胁不了下面的人。
果然第二天一早钱明华去乡政府申请办厂的事,周社长当场就给他批示了。
因为是冬天,王家村自然也不可能立刻就把厂子盖出来。
钱明华就聘请之前那三百个社员成为竹篾厂的临时工。
对了他们生产队的竹篾厂叫竹艺轩。名字很文艺,一看就具有中国特色。
他们工厂的操作地点就集合在两个食堂里。
为了要参加广交会,钱淑兰让王守仁按照她的意思做好几款产品。
在老王家,王守仁编竹筐的手艺算是最好的。
她设计的产品有灯具,竹篮子,果盘,藤筐,竹扇子,礼品篮,食盒都是新兴款式,以前大家从来没见过的。
钱淑兰曾经在淘宝看过不少。
就比如灯具,经过她的设计,这灯充满艺术气息。
一开始大家都没弄明白这是什么东西。直到钱淑兰解释之后,大家才知道这玩意居然是用来装饰电灯的。
许多人都不看好这东西。觉得谁会买这玩意?不当吃不当喝,甚至不当用,就摆着好看,浪费钱。肯定没人愿意买。
钱明华虽然不懂欣赏,可对小姑已经由一开始的怀疑到现在的绝对信服。他立排众议带着这三十多款商品向周社长申请参加广交会。
广交会是春季4月举行的。现在还是申请时间。
周社长听到他们竹篾厂要参加广交会,冷哼一声,给他们泼冷水,“你们这厂子刚申请成功,场地还没盖上。这还没学会走,你们就去跑了。也不怕摔跤。”
王守泉对他的冷嘲热讽也不在意,笑着道,“我们也是想试试看,积攒一点经验,说不定以后办万猪厂也能更有经验。”
周社长眉头紧皱,这次罕见地没有被他们忽悠过去,“你们参加广交会,跟办万猪厂有啥关系?难道你们还想让你们的猪肉也参加广交会?”
王守泉梗着脖子,“有何不可!m主席都说了,要敢想敢干!如果连想都不敢想,如何大跃进?”
周社长见他拿m主席来压他,被他噎得不轻,拿他们没办法,“行,你们要申请就申请,如果失败了,明年你们的万猪厂也得给我开起来!别想糊弄我!”
钱明华和王守泉对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惊喜。
就在他们等结果的时候。一直让大家盼望已久的布票终于发下来了。跟以往三尺三不同的是,今年的布票居然变少了,一人只有三尺。
说啥大丰收!屁哦!有谁见过大丰收,布票还变少了的。那些棉花亩产上千斤,全是忽悠大傻子的!
王家村生产大队的人都在心里暗暗嘀咕!
钱淑兰看着这些布,都不知道该怎么分配了。家里一共15口人,一共才45尺布。15尺能做一身大人衣服,一共才能做三身衣服。正康是个半大孩子,做一身衣服需要13尺。小莲需要9尺就够了。
最后,她用最古老的法子,“咱们来抓阄,谁抓到有标记的,就给谁做。”
大家全都摩拳擦掌,纷纷祈祷自己有好运。
最后,大人中是王丹娜和李春花抓到了。
小孩子是小桃抓到了。
第二天,钱淑兰便带着王丹娜到镇上赶集。
一月三次的大集市又重新开了。
只是东西特别少,粮食一类的根本没有。多数都是以生产队的名义在卖些竹筐,扫把,背篓,砂锅,粗瓷碗之类的。
一眼望到底,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钱淑兰买了几个砂锅和粗瓷碗就带着王丹娜到供销社。
镇上的供销社虽然比县城小了一点,可有一点比县城好,那就是许多东西不需要票也能买到。
唯一不好的就是限量。
比如说,煤油吧,拿着粮油本子就能买到三两。
还有些梳子,剪刀,纸笔之类的都是如此。
这些东西还算是比较容易买到的。
比较难买的是布。
钱淑兰刚走进供销社,就听见有人喊道,“抓糖大婶来了”
钱淑兰一脸懵逼,反应过来才知道那人说得是她。
紧接着之前被她戏耍过的小伙子走了过来。
看到她的时候,十分兴奋,“大婶子,你来了哈,今天要买啥糖呀?”
钱淑兰心想我能说我不要糖吗?
王丹娜不知道两人之间的事儿,她直接拒绝,“我们不要糖。”
小伙子明显有些失望。
钱淑兰是知道这年代的,根本不可能有人会热情到上门推销的地步。就算一天没有开张,人家都不带急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楠苏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