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_易楠苏伊【完结】(校对中)(253)

阅读记录

  众人现在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还想那么多。

  更何况现在有一条叫法不责众!只要这事许多人来干,政府就不可能会判刑。

  所以村里只要是十岁以上的人都过来签字。而不仅仅只是一家之主过来签。钱淑兰觉得有的人自私到一定程度恐怕连家人也不会顾,所以她得以防万一。

  钱淑兰特地用空间里的宣纸写的证明。这时候的人签名的时候也不会像后世那样写得歪七扭八。而是一行一行的写。

  虽然这年代的人几乎没几个识字的,可大多数人还是会写自己的名字的,实在不会写的,钱淑兰就事先写给他们看,然后让他们照着一笔一画的写。不允许有人代笔。

  签好证明之后,钱淑兰便拿出本子来登记要多少斤粮食。

  这次钱淑兰依旧是小麦,价格也跟以前一样。上半年钱淑兰还让153号帮她种玉米的,只是现在还不到成熟季节。她手里只有大米和小麦两种。

  只是社员们见一次要这么多小麦心里难免还是打鼓,钱淑兰便道,“小麦磨下来的麦麸,我们养鸡厂收,七分钱一斤。”

  这价格还算公道,一开始想把麦麸也准备自己吃的人家都想着把麦麸卖了,到时候吃点细面。

  有的人家却舍不得吃那么好的,就想着到时候和白面掺和在一起,蒸杂面馒头也是一样的。

  这次大家都计算好了量,有的人家因为钱少,只买了一百斤,有的人家人口多,不想饿肚子,所以买了五百斤。

  钱淑兰一家家统计过后,发现这次居然有五万四千多斤的小麦。

  乖乖,这要不是她有空间,还真弄不到这么多的小麦。

  钱淑兰这次依旧是带着王守仁去运粮食。

  这次虽然是全体队员都有份,但这属于个人行为,村里的干部也都是装聋作哑的。

  甚至王守泉和钱明华怕他们中途遇到民兵,还特地让村里几个壮劳力跟着一起去。

  钱淑兰就让王守仁看着他们,别让这些人靠近。

  这些人初次进城,看啥都新鲜,见王守仁不让他们跟过去,也都乖乖不动。

  一连好几天把大家需要的粮食都运回来了。

  有了粮食,照理说大家应该高高兴兴才对。

  只是家家户户的钱包都瘪了,大家干活都没有了劲儿。

  钱淑兰便建议钱明华和王守泉分一次钱。

  自打年底,他们已经卖了好几次藤筐,现在生产大队的账上至少有上万块。

  钱明华皱眉,“小姑,没有这么办的呀?这才三月中旬哪里就能分钱呢。”

  王守泉也是这个意思。

  钱淑兰无奈摊手,“你们瞅瞅大家伙的精神气,你不发点钱下去激励他们,这红薯啥时候才能种下去啊?”

  钱明华和王守泉面面相觑。显然他们也被这几天的进度给愁死了。

  再次召开干部会议。

  会计觉得这事不靠谱,凭白多算一次工分,累的人是他好吧。于是坚决反对,“从来也没听说哪过生产队要在年初就分钱的。”

  王守泉脑子活知道变通,便道,“不如就先一家发二十块钱吧。先让大家偿偿鲜,别整天愁眉苦脸的,要不然上面领导下来视察还以为咱们生产队克扣他们的口粮呢。”在王家村生产大队,是没有挂账这一说的。不够工分你就去补!你下不了地,你手难道也不行吗?你不能编筐子补工分吗?所以去年最差的人家也都能分到四十多块钱。

  大家也觉得有道理,这事就这么定了。

  听到大队干部说每户要分二十块钱,社员们立刻精神抖擞起来,再也不觉得这日子没有奔头了,下地干活也不再说些丧气话,也恢复成以前一样麻利。

  就在大家忙着打垄准备秧红薯的时候。

  从镇上开完会回来的农技员曹传正回来了,看到大家这样打垄,立刻就急了,“你们这样做是不行的,咱们应该全部深耕一遍,并且每三年轮流深耕一次,周而复始。深耕的标准是一尺以上,丰产田二尺以上。”

  一开始大家都没管他,可他却跑过来阻拦大家不让干活。把钱明华气得都想上去踹人。好不容易这些人恢复了精神,居然又碰上个脑子有病过来阻拦。

  王守泉忙拦在钱明华面前,把曹传正拉到田埂上,“曹技术员咱们以前都是这么种的。你那法子咱们连听都没听说过,咋整?”

  曹传正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份报纸。王守泉强忍住才没有翻白眼,这是多缺心眼的人才会相信亩产万斤的鬼话。

  可接下来他就呆住了,曹传正拿着一份文件得意洋洋地冲他道,“你看看,这是我刚从镇上开会拿下来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这可是中央下来的文件,你们是不是不听党的话?赶紧给我住手!都给我停下来!”

  说着就歇斯底里地冲着地里干活的社员们大吼大叫,喊得脸红脖子粗的,非让大家把活停下,甚至还下地把人家手里的工具给夺下来。把大家伙都震懵住了。

  钱明华本来想过来揍人,却被回过神来的王守泉一把拉住,“明华,快住手!”说着把那份文件拿给钱明华看。他也呆住了。

  这。。。这居然是中央下来的文件。

  曹传正见大家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有些自得,转身又回到田埂上继续说着那番大道理。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楠苏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