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看着两个儿子在院子里像个小鸭子似的,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她低着头暗自纳闷,婆婆每天都过来看小孙女,可对两个孙子却是爱答不理的。也不知道咋回事?她好像没惹婆婆不高兴啊?
孙大琴瞅着院子里已经一岁半的双胞胎,“老四家的,我看你呀,得早点上工了,你家这俩小子一顿饭吃这么多,我看四弟一个人挣得钱,养活你们娘四个够呛!”
提起这事儿,周雪梅也是发愁。
先不说他们给小桃治病,还欠着婆婆四百块(之前还过两百),现在分家之后,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也不知道婆婆以前是怎么当家的,顿顿能吃饱,还有菜吃,可钱却没怎么花。
怎么到他们自己管家,这日子就过成这样呢。
粮食怎么算都不够吃,钱怎么算都不够花,发的工资每个月只能攒到十五块钱,多一毛都攒不下来。
以后还怎么还婆婆钱,还怎么给三个孩子上学?还怎么给女儿出一份丰厚的嫁妆?
周雪梅也是垂头丧气,“我也想啊,可孩子太小了,我没法出工。”
孙大琴也知道这事根本急不得。
她想了想道,“婆婆说了,等我家女儿断奶了,她就帮着带,我们只要出孩子的口粮就行。”
周雪梅眼睛一亮,“你说我要是交给婆婆行不行?”
孙大琴也弄不清婆婆的心思便道,“你问问看吧。”
养鸡厂这边。
钱淑兰正饶有兴致地看着面前这款婴儿车。
她没想到这个年代已经有婴儿车了。四个小小的滑轮,上面全是木头打造的,围栏很高,不怕宝宝会掉下来。
宝宝要是坐在上面,推着走路,别提多方便了。
“这东西多少钱呐?”钱淑兰问面前这个男人,他是县城百货大楼的采购科长,名叫徐前进。
徐前进见钱淑兰对这东西很感兴趣,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们百货大楼现在就指着鸡蛋开门面呢,为了能多拿到鸡蛋,他好不容易拖人从北京那边弄到这款婴儿车。
之前他就特地跟别人打听过,这老太太对孙女特别喜爱。肯定愿意买这婴儿车。
“一百零八块钱。”徐前进报了价格,担心她觉得贵,忙给她解释,“这四个轮子全是铁制的,而且这车轮的橡胶是从国外进口的,耐磨耐用,轻易用不坏。”
钱淑兰点了点头,从身上掏出钱递给他,“行,谢谢你了!”
说着又在原先的基础上给他增加两千个鸡蛋。
天气越来越暖和,养鸡厂的鸡下的蛋一天比一天多,原先她还想着要不要到临镇的供销社问需不需要定鸡蛋,现在看来,根本就不用,这几家根本就吃得下!
结算好钱之后,钱淑兰看着他们把一篮篮的鸡蛋放上车。
等车开走了,钱淑兰也离开了养鸡厂。
她推着婴儿车到了老王家。
堂屋里正在唠嗑的两人,看到婆婆推着这玩意进来,新奇得不得了。
“娘,这哪来的?”孙大琴抱着女儿走过来问。
双胞胎看着这新奇玩意也跑过来看。
周雪梅眼睛一亮,“娘,这是买给我们家的吗?”
钱淑兰愣了一下,“你先用!等小敏六个月了,我再拿过来推着她四处溜达。”
周雪梅先还很高兴,可听到婆婆后面这话,脸色就是一僵。
她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问,“娘,我想上工,你能不能也帮我照顾孩子?”
钱淑兰眉心一皱,“我一个人可照不来三个孩子,再说我是养鸡厂的厂长,也没那么多闲工夫?”
周雪梅咬着嘴唇,有些失望,可她也没办法怪罪婆婆。
毕竟婆婆可是厂长,婆婆一天可是挣二十个工分的人,再加上她手里还有养鸡厂的分红。
如果把养鸡厂托付给别人,婆婆也不放心。
自从双胞胎能走路了,钱淑兰就在琢磨怎么提升周雪梅的事业值。
养鸡恐怕是不行了,她现在根本走不开。
只能让她边带孩子边学门手艺。
学什么好呢?
钱淑兰想到了大棚蔬菜。
正好现在已经有了自留地,她可以试着种大棚蔬菜,如果她学会了种,到时候可以在生产队推广,肯定能为他们村提高经济效益。
于是钱淑兰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她说了一遍。
虽然周雪梅会种菜,可她到底没有种过大棚蔬菜,担心会把菜养死了。
钱淑兰便道,“你先跟村子里的老人们学。这玩意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学会的。这俩孩子起码还要六年多才能上学,难道这六年时间你都要荒废吗?”
大棚蔬菜是老早就有的技术,王河镇以前的地主就曾经盖过暖房。村里许多老人都是他们家的帮佣,说不定就有人会种。
农村乡下不像在城里,根本就没有育红班。
小孩子都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就直接上小学。
周雪梅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她把两个孩子带到自留地去。
孩子放到地头,她开始翻地。
钱淑兰让孙大琴跟她回家。
“你这奶水可不能断了。孩子现在正在长身体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楠苏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