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下半年的时候,双胞胎就被周雪梅送去上学了。
周雪梅负责的大棚蔬菜每到冬天都卖得特别好。
虽然有点费煤费炭,可给送到城里还是给大家添了不少菜色。
只是冬天一过,周雪梅就无事可做了。尤其是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大棚里的菜几乎已经卖完了。
让她帮着邓云萍养鸡刚刚好。
钱淑兰打消邓云萍的疑惑之后,就让她换上新衣服。
这衣服是项红军寄过来的,质量非常不错。唯一有点不好的是颜色有点暗沉。不过项红军应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寄这个颜色的。
“你在外面套件罩衣,如果没有人挑刺,你就把外面的罩衣给脱了。”
邓云萍忙不迭地应了。
她衣服里面套了一件雪白的毛衣,套上这件墨绿的呢子大衣倒是挺好看,配上她小家碧玉的长相,显得特别有气质。
只是等邓她再套上那件小碎花的罩衣时,气质小美女直接变成乡村小土妞。
钱淑兰只觉得辣眼睛,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哎,就这么穿着吧。
钱淑兰让邓云萍抱着小敏坐在后头,她来骑自行车。
邓云萍担当她娘这么大年纪骑车再摔了,“娘,要不我来骑吧,这儿离县城应该很远吧?”
钱淑兰摆摆手,“就你这身板,还是我来吧!”
钱淑兰把收的东西放到前台的车篮里,又把麻袋从中间斩断放到前头的单杠上,又提心会掉,又用绳子把袋子扎紧。
骑了两个多小时自行车,她们才到了县城。
钱淑兰到了王守义的家门。用钥匙打开一看,我的天到处都是蜘蛛网。
在院子里逛了一圈的邓云萍也走了过来,然后直接傻眼了,“这多久没住人了?”
钱淑兰瞅了眼天色,“今天太阳好,咱们先把被子拿出来晒吧,要不然晚上没法睡。”
邓云萍赶紧答应了。
她跟着钱淑兰走到卧室抱起藤筐里的棉被。把上面系得被单打开,然后抱着被子到外面晒。
两人拿着扫把开始打扫房间。
钱淑兰担心小孩子吸太多灰尘不好,就让小敏到院子里帮忙打水。
这个小院子有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压井,不需要像别人家那样,得要水利局送水才行。
三人打扫了两个多小时,才把这个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房子之前就已经翻修过,灶台上的锅还是钱淑兰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我看咱们还得去供销社买点调料。”
她们带了些新鲜的菜,倒是不用担心没菜可吃。
钱淑兰想了想道,“我去百货大楼买东西,你带着小敏去医院看看你嫂子吧。”
她要找个机会把东西变出来,自然不能带着小敏。
邓云萍点头答应了。
两人分开行动。
钱淑兰到百货大楼,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送点给方永林,然后跟他说自己来县城住一阵子。
方永林便热情邀请,“娘,你们去我家住吧,正好丹娜也想你了。”
钱淑兰摆摆手,“不用了!我在这边还有事呢。”她叹了口气,“最近厂里似乎都挺忙,我已经好几个月没见老大,老三和老四他们了。”
方永林倒是知道,“上面政策规定,也是没法子,娘,等几个哥哥们休息一定会回去看你的。”
钱淑兰也就是随口找个理由,她笑着点头。
“娘,您住在三弟那房子里应该缺东西吧,我带你买去。”
钱淑兰刚刚到前面的巷子里,发现黄牛居然不见了,想到之前说县城在抓投机倒把,想来那些黄牛也不敢冒出来了,她不由得有些迟疑,“我身上没带票。”
听到她这么一说,方永林忙摆手,“娘,您这不是埋汰我嘛,我这有票的。我家老爷子有津贴,副食品券都吃不完,要不是最近不放假,我老早就给您送去了。”
这话说得还挺窝心,钱淑兰便也没有拒绝,跟他一起走到调料区。
方永林侧头看着钱淑兰,“娘,盐,油,酱油,醋和味精每样都来一份吧。”
钱淑兰点头,“行!”
买完调料,钱淑兰不想耽误他上班,直接回到了家。
到了家,发现两人还没回来。
钱淑兰直接刚才灶房开始炒菜。
当菜炒到一半的时候,邓云萍带着小敏回来了。
只是邓云萍的脸上有些气鼓鼓的,她坐在灶膛前烧火,一个劲儿地数落陈萱萱不懂事,“医生都说了,孩子过了预产期十天以上就会有危险,如果再过几天还没动静,医生建议他们打催产针,可陈萱萱偏不同意。还不准我哥签字。两人在医院吵起来了。娘,你说气不气人?”
钱淑兰炒菜的手一顿,眉头皱在一起,“陈萱萱不同意?”
邓云萍气得牙痒痒,“是啊。孩子待在孕妇肚里久了会缺氧,会把孩子憋死的,可她就是不肯同意,死活不听。还是当妈的呢,心怎么这么狠呢。”
呵呵,钱淑兰现在明白了,那孩子十有八九不是邓兴明的,说不定还不足十月。
孕妇怀孕的日期都是从孕妇最后一次月经算起的,只要陈萱萱有意把时间往后移,还真有可能把许文厚的孩子安到邓兴明头上。像这种时间差,连医生都查不出来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楠苏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