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
但众人的反应都还在他的意料之内。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是中秋节了,祝小可爱们中秋节快乐!!!因为我更新时间的原因,那就选给这章留评的小可爱们发红包雨吧。最近忙的很,更新也不稳定,但是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陪伴,评论我抽时间都会看,谢谢你们,笔芯~
☆、第一百零二章
“当年越氏诞下二皇子,因为二皇子先天不足,就想到了偷龙转凤的法子,将体虚的二皇子与健壮的三皇子掉了包”
如今三皇子已经对皇位心灰意冷,而且也已经翻不起什么浪花,闵应索性就给他留了几分薄面。
而且他也已经答应了闵应,在此次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就回府做个闲散王爷。闵应不怕他会食言,若是他应承的做不了,自有办法对付他。
最重要的是,三皇子其实已经没有几年好活。
二皇子闵慎为了谨慎起见,一直命六安暗中给三皇子下着慢性毒药,与给皇上下的那种药效应该大差不离。
如今虽然还并未显现出来,但是至多三年,三皇子的身子就会迅速破败,然后虚弱至死。
这是穆雨棠在查探过之后,亲自跟闵应说的,此毒无解。
所以闵应才会将事实加以润色之后才呈现在众位大臣面前,不是他太过善良,而是已经没有必要。
“也就是说,二皇子其实是三皇子,三皇子才是二皇子?”
吕奢扬说完这一通,把自己都有些绕晕了。
“吕大人你嘟囔的啥?”
常大人也被绕的够呛,打理的溜光水滑的美髯随着脸上的抽动,一翘一翘的甚是滑稽。
“吕大人说的没错。”
闵应的话让众人再次陷入沉思。
若是真的是这样一个关系的话,也不怪那日越氏会突然反口,陷三皇子于不忠不孝的两难境地了。
一切都是设计好了的,三皇子只是块可怜的踏脚石。
“话说回来,吴大人建议投诚,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嗯?”
闵应似笑非笑的将脸转向一旁,嘴角的冷笑正好冲着吴元那略显无措的脸。
“将东西带上来吧”
闵应的话音刚落,乐湛就领着一名小太监进了殿门。
众人对于乐湛何时出去的并没有印象,也没有人去究问。
所有人端详了一下那名小太监,发现并没有什么异样时,殿内又响起了低如蚊蚋的议论声。
“诸位难道就不好奇这位公公手中拿的什么?”
薛启铭踏出半步,伸长脖子张望着。
听了他的话,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那名太监手上的托盘里,上面有几封信。
然后就没有东西了。
“薛大人眼神这么好使,那就你来读一下这些信上的内容吧”
闵应摸了摸闵怀的脑袋,缓缓的道。
“是”躬身行完礼,薛启铭出列,拿起那托盘最上面的一封信。
“请务必让朝廷调防南边布防军入京……”
“吴大人,还有什么好说吗?这可是事从你府上搜出来的。”
闵应薄唇微启,弯起的嘴角看不出一点温度。
“那信上并没有落款,怎么能证明本官私通西靖?”
话一脱口,吴元就瞪大双目,看着周围的一众官员,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他才惊觉自己的失言。
“本王何时说这封信是指的你与西靖通敌的罪证,你在急着自辩什么?而且,你是如何得知这信上没有落款的。”薛启铭没有读,但是并不能代表没有,可那吴元上来就一口咬定信上没有署名落款,就禁不住让人生疑了。
“我……”
吴元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无措扫过其余的大臣,有几位脸色不太自然的避过了他的眼神。
“其实若说证据,也不难寻找,喏,现在不就有现成的”
薛启铭将手中的信纸展开,这信纸微微泛黄,与大梁内地盛行的白色宣纸不同,它虽然微微泛黄,但是纸质更加细腻柔韧,这是上好的黄宣。
“诸位大人可看,这黄宣可是西靖的特产,每年岁贡的稀罕之物。”
常全等人凑上前,摸摸看看,眼中的神色笃定了不少。
“确实是黄宣”
说话之人乃是当朝一酷爱书法墨宝的大臣,他家藏甚广,对于文房四宝其中的弯弯绕儿也是最明白不过的。
什么纸什么笔,他上前一打眼儿,再不济放在鼻尖下闻闻味儿,就能知晓。
“这黄宣虽然是西靖的特产,但是在京城也不是完全没有的。更何况每年的岁贡,先皇也会赏赐下去不少,我想光是荣亲王府上的黄宣就不在少数吧。”
吴元倒是也有两把刷子,并没有被直接击溃,反而是想好措辞之后,想把祸水东引到闵应身上。
“哦?既是这样,看来吴大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
拿着信的薛启铭突然开口,众人突然又将目光转向他。
“这黄宣若说还有些牵强的话,那这上好的漆烟墨您怎么解释?”
漆烟墨已经绝产多年,是去年冬天才开始复制,只有寥寥的几块,万寿节时被皇上赐给了当时进京贺寿的越家家主,越天鸣。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