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母这句话说出来属于石破天惊的效果,震得所有人瞠目结舌,他们原本以为如果墨老爷子态度一直这么强硬,墨父也跟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墨母就算再反对也没什么意义了,任谁也没想到墨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简直挑战了他们这么多年对身边所有女性的认知底线,世上怎么会有墨母这样大逆不道的妇人。
当然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墨母性格中本来就有不遵循封建三从四德的苗头,又被墨雍一番引导,最终就变成了这样的惊世骇俗。
墨雍早就预料到了墨老爷子和墨大伯分家的决心,也能想到他们肯定不会给二房分什么东西,所以他一直就在思考要怎么才能让二房保住自己的利益。
如果墨雍还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阁老,墨雍肯定是不会为此苦恼,他巴不得早早和大房分的一清二楚,但可惜墨雍目前不过一个身材瘦小的五岁孩童,还处在人人迷信、一点点异常都会被严厉打击的封建社会,墨雍这个年龄能做的太少了,更别说挣大钱这样艰难的事情,墨雍唯一能做的只有隐晦的给墨母出主意。
好在墨雍之前一直想着怎么继续科举,从而每天让大哥带着自己去邻村的学堂偷听先生教学子读书,这给了墨雍足够的借口,让他可以看似天真的跟墨母说了那个关于女子和离然后立女户将前夫的孩子谋划为自己女户下孩子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听着简单,实际上中间的每一步都是一环套一环、那个女子也确实聪慧过人、对人心的把握精准,才最终促成了这个妥协的结果。
对,内情就是墨雍说的妥协后达成的一致,墨雍没有告诉墨母的是那个女子之所以能够和离立女户是因为她的娘家父母、兄嫂都支持并且暗中照应,而女子能将生育的孩子转到自己的户籍下面也是因为娘家势大夫家势微,并且女子生育了三个孩子最终只有一个孩子是随了她,剩下的两个孩子依然是在前夫的族里。
促成这个故事的除了剧中人各种辛苦的而谋划权势,还有各种机缘巧合以及政治背景的原因,这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凡中间一个环节出了错误对女子来说都是万劫不复,可以说从和离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女子就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情做了之后所有的事情,最终的结果也是她多番努力的结果。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墨母想要和离带走几个孩子可能性实在太低了,微乎其微,而墨雍说出这个故事的用意也从来都不是让墨母认识到还有这么一条路然后为此努力走下去。
如果可以,墨雍会用尽自己所有的谋略和设计来帮着墨母完成这条一劳永逸的道路,但可惜就是墨雍再精心的设计和精妙的计谋,现阶段这个计划都是完全行不通的。
墨雍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告诉墨母为了是让墨母借势,因为这个故事恰恰是这个朝代前不久才发生并且流传很广的真实事迹,并且故事中那个谋划所有最终带走一个孩子的女子恰好相当是墨雍他们这个县城所属市的市长女儿,也就是知府小姐。
所以这个故事在别的地方可能影响并不会太大,他们这个地方却不一定,即使县令脑子再不好也要顾及自己长官的态度,更何况知府小姐这个例子一出,立刻成为所有御使、言官挑刺的靶子,知府恐怕很乐意有墨母出来分散一下注意力。
当然墨雍说这个不一定是肯定知府就是这样的态度,墨雍肯定的是县令肯定会这么脑补,而恰恰是这一点能让墨母这个看似完全行不通的道路有那么一点点转机,同理现在听到墨母这样说法的墨式宗族和族里知天命的老人们同样会有这样的想法,至少会对墨母这个做法有所顾忌。
果然在沉默没多久以后族长发话了,他看着墨母的眼神莫名,直接问墨母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墨母就直接说出了知府小姐的壮举,并表示既然知府大人都是支持这样行为的,她就彻底放心了,这条路已经有前人走过了,她这个效仿的很感恩知府这般开明。
几乎就在墨母说完这句话后族长的态度开始转变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今天如果不干预墨老爷子这次的分家,很可能激怒墨母导致她成为那个跟着知府小姐脚步走的先例,万一不成还好说,最恐怖的就是她成功的话,他们墨氏会因此成为众矢之的、所有人眼中的笑话,彻底抬不起头来。
第211章 体弱多病软饭渣男VS彪悍暴力病娇女(十二)
有时候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深思熟虑或者证据充分,对宗族来说只要有那么一点点苗头就够了,他们会自发稍微偏向你一点,形成那股子可以和墨老爷子抗衡的势力,然后将墨雍之前的打算一点点还原。
最后二房被分了五亩地,一百斤左右的红薯和一小篮子土豆,二房现在住的房子,族里作为见证写了一份分家协议,上面应墨母的要求明确写清楚大房和二房从此毫不相干,彼此互不纠缠,就差没有明确的说明老死不相往来,还有墨老爷子和墨老太太两人的养老全部由大房负责,二房少分的那四亩地就当是老爷子他们的养老费,以后老两口不论是生病还是没有粮食二房都不用出赡养费。
墨雍在确定了协议后长舒一口气,终于从他到这个世界以来的第二件事完成了,二房分家出来从此和大房以及墨老爷子他们算是划清了界限,这样的情况下再发生墨老爷子等人将墨雍几个姐姐卖了的事情,墨母是可以凭借这个分家协议将墨大伯他们告上公堂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现实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