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婆子看不惯他这样,用力推了推,“就知道抽,回头孙女回来了,我抱着宝儿单独过去,你就抱着那根破烟过吧。”
“急啥?宝儿既然是去参加科举考试的,自然没这么简单,咱们只管等着就是了,这一次让她胡闹,下次可不许乱来了。”
这句话是闻老汉说的,他虽然平日里话不多懒洋洋的,但是一旦发了话,便是一家之主的决定了。
其实众人对宝儿科考这件事都带着纵容的心思来的,谁也没指望一个六岁女童真能考出个什么花样来,这想法在他们脑子里连想都没想起过。
这时院子外传来马车滚动的轱辘声,欢儿人小耳尖,立马跳了起来欢呼。
“我听见马车的声音了,是不是小姑姑他们回来了?”
他说着,跟个小炮弹似的立马冲了出去。
闻婆子二老人老了耳朵不那么灵活,听见这话才反应过来,她拍拍儿媳的手:“可有听见?”
见媳妇点了头,她站起身来:“走,出去瞧瞧。”
“林氏去烧水去,顺道再下碗面放两颗鸡蛋给他们吃,出去这几日也不知瘦了没瘦。”
说到后面一句声音已经随着走出去步子变小了。
待众人走到院门口,欢儿已经扒拉着他小姑姑不放了,牵着手紧紧的,闻大郎和儿子正在卸货,把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卸了车厢,将马儿牵进去喂养。
闻婆子一眼就见着了心心念念的孙女,“哎哟,祖母的宝儿,瞧瞧都瘦了,快,叫她二婶娘再多放两颗鸡蛋去。”
闻子吟挨个儿问候了长辈,这个时候闻谷生方想起来一时蒙了,都忘记报喜的事儿了。
“祖父祖母,快别说了,来哥儿几个来帮忙把东西搬进去,把马牵进去拴好,我大喜事要宣布!”
他眉飞色舞,动作越发急切,恨不得立马说了出来。
闻大郎理都不理蠢儿子,埋头做事。
“有啥事不能现在说,还卖什么关子?”
“走走走,别理这臭小子的,不闯祸就谢天谢地了,还能啥好事!”
众人抿嘴一笑,跟在老太太身后一道回去。
剩下几个兄弟苦哈哈的留下来帮忙卸马车搬东西,索性也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手脚很快,不到半个刻钟便搬了东西进来。
“这些都是县城里买的稀罕玩意,又便宜又好看,还有稀罕的吃食,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
熊孩子伸出手,准备拿散发着香味的糕点吃,闻谷生拉住了。
“诶诶,先别动,我还有事没说完呢!”
众人的目光还是盯着那堆东西不放,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还有花色新鲜的布料头花,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就是他们镇上卖来卖去也都是那几样,看惯了即使没钱他们也不眼馋了。
见众人不理他,还是各作各事,闻谷生闭眼气沉丹田,两手交握,大声吼道:“咱们家宝儿中了案首了!”
众人:“......”
现场如同按了暂停键,静悄悄的人,没人反应过来,也没人说话。
闻谷生摸摸后脑勺,颇有些不理解。
“这是,怎么了?怎么都不说话呀?”
这句话说出来,如同油锅里滴了一滴水一样,顿时炸了起来,把闻家众人懵得不轻。
“臭小子,你刚说什么再说一遍,对,就前面那句。”闻老婆子反应快,她拿着手里木头削成的拐杖戳了戳她孙子,说话声中气十足。
闻谷生被戳得一脸茫然,他不确定地道:“这是怎么了?”
“不对不对,再前面一句!”
“咱家宝儿中了案首了?”
“就是这句!”
“你来告诉我,这案首是个什么意思,是咱想的那个意思?宝儿中了这个可有什么名堂?”
闹了半天,大伙儿都听不懂案首是什么玩意,他们见天儿的种地,只知道科举,秀才举人老爷,哪晓得还分什么名次。
“祖母,祖父,阿母,这是咱家宝儿中了科举,这回不是县试吗?宝儿可是考了第一名,县令大人都夸咱们宝儿聪明有加呢!”
“你是说,宝儿考中了?”
“可不是,咱家宝儿多聪明啊,那两百名学子全是如我一般大的大人,比这更大的都有,宝儿才几岁,宝儿才6岁啊,县令大人可说了,宝儿是那,那什么旷世奇才!对,就是奇才!”
直到晚间各回各房歇息去了,都没人回过神来,他们又惊又喜又蒙圈,这一晚上仿佛活在梦里似的。
闻谷生可说了,县令大人对他们说过,宝儿即使将来没考成或没去参加院试,都照样是铁板钉钉的秀才!不过是时间的早晚罢了!
这句话可是重点,他们才不管科举那一套,只知道宝儿将来是个秀才,这是他们家祖坟冒了青烟了才有的福气!
别说他们家了,就是大阳村累世上下也没出过一个秀才,全是干活种地吃不饱饭的农民,现在整个大阳村只怕是都要沾了宝儿的光了。
这有个秀才跟什么也没有的全是一溜的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那是完全不一样。
有秀才人家好歹说你大阳村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
全村包括大阳山下三个村庄上下全是背朝黄土面朝天的穷酸农民,到外面说出去,人家保不齐看不起你,穷山恶水多刁民就是那意思。
52书库推荐浏览: 云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