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公公提点,还请您多在陛下面前美言。”贾政又送了一个小荷包出去,轻飘飘的,里面装的是银票。
待到旨意过后,贾史氏才松了口气,还好,还好,陛下没有迁怒荣国府。
为了这一封圣旨,吊唁的人突然多起来,先前“病重难支”的同僚能起身了,“悲痛难忍不忍再见”的老亲也能拄拐来见了。
当日傍晚,陛下召见了贾政。正是忙碌的时候,贾政从中午等到傍晚,才等到了皇帝召见。
贾政进殿磕头,皇帝叫起,他却许久没有说话。皇帝一边批改奏折,一边抽空接待他,他不开口,臣子自然不敢先说话。可渐渐的,皇帝突然听到抽泣声。
皇帝抬头,贾政却捂着嘴,不敢发出声音,脸上全是泪水,身子忍不住发抖。
“哭什么!”皇帝皱眉,不耐烦丢了朱笔,这些日子,他见过太多眼泪。
贾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沙哑,“我以为……大哥能庇护我一辈子!”
皇帝顺着贾政指的方向望过去,那里挂了一副千里江山图,是太子送他的万圣寿礼,提拔乃是贾赦所书。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三更!
我~怎么~这么~好看!
第74章 假正经6
朕也以为会与太子一辈子父慈子孝, 千古流芳。
皇帝怔怔看着那幅千里江山图,那是太子出阁读书后所做,笔力不足,十分稚嫩,与同悬屋中的名家国手相比,浅薄得可笑。可在这堂中一挂就是二十年, 任何稀世珍品都没有取代它。这些日子, 吃睡都在这里, 若非如此, 下面人早就换了吧。物是人非, 不外如是。
那图是太子与伴读合力完成, 太子那时候还十分倚重各家伴读。而皇帝为心爱儿子挑选的伴读俱是大族名臣之子, 贾政相信皇帝是真心想把皇位传给太子的。可从什么时候开始,贾赦就愁眉紧锁, 作为太子伴读, 他忧太子所忧, 虑滤太子所虑。
沉思许久, 皇帝才把目光转向贾政,既然要召见他, 贾家的消息自然摆在自己案头上。想到他家居然用留出祭祀第一位这样的小把戏逼迫自己,皇帝又生气了。他们在暗示什么, 太子可是谋逆!
“你来谢恩?”
“是,学生一家对陛下隆恩铭感五内,特来拜谢。”贾政匍匐在地, 趁机擦眼泪。
“贾赦身为太子伴读,不能规劝主上,反而助纣为虐,朕很失望……”
“陛下,我大哥不是那样的人!他绝不会附逆!”贾政突然高喊,又反应过来在圣驾面前不可失仪,矮声下来:“陛下,父亲从小教我们忠义气节,我大哥绝不会做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那便是朕的儿子忤逆不孝!”皇帝一拍桌子。
贾政应声抖了抖身子,依旧顽强道:“我……学生不知道,太子殿下是未来天子,他为什么要谋逆?”
皇帝又要发火,突然想起来面前不是那些心思弯弯绕绕的大臣,而是一个风流之名传遍京城的公子哥儿。他懂什么?只有他才能问出这样天真的话来。
皇帝反着想,也许是旁观者清,贾政这样的局外人,才能一语道破真相。是啊,太子谋反做什么?这些年皇帝自认对太子倚重有加,处处栽培,太子方方面面都十分优秀,等朕驾崩太子登基顺理成章,天经地义,为何谋逆?会不会别有内情?
终于找到一个理由,把那颗伤透的心从冰水中捞出来,皇帝轻叹一声,叫:“起来吧。”
“谢陛下。”贾政乖乖站在一边,伤心担忧都快实质化成雾气,缠绕在他周围。
“丧事如何?”皇帝这才想起来关心救驾而亡的重臣身后事。
“还好,一切如常。陛下颁旨之后就热闹了。”
皇帝失笑,果真是未入官场之人,说话就是这般直来直往。
“你父亲上了遗折,给你求个官职。朕瞧工部还缺一个员外郎,你去补上吧。”皇帝心情好起来,就愿意给追随父祖打天下,又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臣一个面子。
“我要做官?”贾政却惊诧抬起头,又觉得不合适低头问道:“能给大哥吗?”
皇帝哭笑不得,“你大哥不是要袭爵吗?”
“是!多谢陛下恩典!”贾政好像明白了什么,兴高采烈的跪地谢恩。
皇帝挥手打发他出去,心想,真是天真啊。虽有才名,依旧不够通透。朕什么时候说过贾赦一定袭爵,袭什么爵。看着贾家兄弟和睦,皇帝又想到自己的儿子。也许太子起兵,都是被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逼的。可朕有什么办法,诸位皇子都是儿子,最疼爱的无疑是太子,可其他儿子也不是捡来的。
心情又跌落下去,皇帝心头闷得慌,叫了侯旨翰林过来,赐贾政官职。想了想,最终没把贾赦从天牢提出来。朕倒要看看,贾家兄友弟恭到什么时候!没道理皇家兄弟阋墙,臣子家却其乐融融。
瞧皇帝这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的心情,当真应了那句天威难测。
贾政进宫一趟,就给自己身上按了个从五品官职,众人瞧着,必须说一句厉害。
贾代善的丧礼终于在喧嚣中走完了。设路祭的人家无数,仿佛大家又都想起贾代善身前的交情。贾家做了出头鸟,其他各家看他们试探过风平浪静的水面,也开始办丧事。原先秘不发丧的各家,通通发了丧帖,贾政最多一天跑五家。
52书库推荐浏览: 简梨